HR如何做“员工”背景调查

如题所述

企业做背调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企业HR自主背调;

2、委托猎头公司进行背调;

3、委托第三方背调公司进行背调;

第三方背调公司通常拥有专门的团队和资源来进行全面的背调,背调机构有更多的官方授权的合规数据源渠道,背调机构能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调查,稳定的大公司通常会找第三方背调公司来做背景调查。

HR做背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个人基础信息的背调,必须征得候选人的同意和授权;

2、在背调前,先对候选人的简历信息进行了解分析,明确本次背调的目的;

3、背调时,需要注意访谈人的语调、停顿、暗示、没有说明或者避而不答的问题;

4、优先选择候选人的上级或者同事进行背调;

5、引导候选人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与背调信息做对比分析;

6、注意候选人语气和表情等细节,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7、要严格保障候选人及证明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做背调的最佳时间:

1、面试后,发offer前:一般情况下,对于已通过面试流程的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时间应安排在面试结束后到发offer前这段时间内。但对于高层管理岗位,最好在初试通过后就进行背调。如果在背调中发现诸多疑问,可在复试过程中做针对性的考察。这样的好处就是,一旦发现有造假行为,企业可以灵活处理,几乎没有法律风险。但缺点就是候选人可能在此期间转向其它公司,导致有可能流失优秀的人才。

2、入职后试用期间:在员工的试用期之内进行,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背调,能尽快提前留住员工,不用担心失去优秀的人才。但缺点是企业辞退该员工要冒较大的法律风险。而且如果该员工存在职业道德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背调时可以用得上的平台:

1、学历真伪验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用于查验2003年后毕业生的毕业证、2008年后毕业生的学位证。

2、个人涉案记录——根据候选人姓名、身份证号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可查询个人涉案判决书等判决资料。

3、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职责、业绩表现、工作态度、离职原因、优缺点、工作风格、是否有竞业限制等背调项目——傲信,让企业享受更具深度的雇前背景调研服务,专业为企业把控招聘风险的平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4

  背景调查里的常见“事故”

  一、学历造假

  最普遍的是伪造某个学历,或只学完课程但没拿到学位证书,却声称自己达到了某个学历。这类行为存在相当的主观故意。

  二、工作时间造假

  这种造假可能并不被很多人重视。比如有些候选人为了使工作经历看起来更稳定,会延长某一段工作经历的时间。但这些情况很可能在背调中被发现,并且不会被当做小失误而原谅,一般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

  三、岗位描述造假

  这种造假通常有两种情况:

  扩大某一岗位尤其是管理岗位的时间。

  夸大工作描述,例如任职的功劳,在描述参与某项工作的情况时将自己描述成项目Leader或占主导地位。

  什么时候进行背景调查?

  一、入职前

  一般针对已通过全部面试流程的候选人进行背调,时间安排在面试结束到上岗前这期间,这样工作量相对少。但对于高层管理岗位,最好在初试通过后就进行背调。如果在背调中发现诸多疑问,可在复试过程中做针对性的考察。

  优点:一旦发现造假,用人单位可以灵活处理,法律负担较小。

  缺点:时间较紧,不一定能充分调查。候选人可能因等待时间长而转向其它公司,导致用人单位失去优秀的人才。

  二、员工入职后

  在员工的试用期之内进行,企业的试用期一般在1-6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完全能进行充分的背调,也不用担心失去优秀的员工。

  优点:尽快吸引优秀的人才。

  缺点:企业辞退该员工要冒较大的法律风险。而且如果该员工存在职业道德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业界比较好的做法是,大部分普通的岗位可采取入职前调查;对紧急招聘的关键职位,可入职后再做背调,但需要在法律上做好相应的防范预案。

  如何合法有效地进行背景调查?

  对于关键岗位,做好背景调查很有必要。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往往不太重视此环节,就会带来较大的用人风险。

  一、调查内容影响背景调查的效度

  背景调查验证的信息一般应包括候选人的身份信息、学历资质、工作经历(职位、工作表现、待遇、离职原因)、原雇佣关系(是否解除劳动关系、有无经济纠纷、培训协议、保密及竞业禁止约定、劳资纠纷等)。特殊岗位(某些高层权利岗位)可能还要了解候选人有无违法记录、个人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较隐私的信息。

  所以,背景调查应根据具体的岗位设计调查内容,对不同岗位,背景调查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基层员工和毕业生:重点验证包括学历在内的基本信息

  中、高层管理岗位:在调查中更注重职业素养,例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沟通技巧、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的能力、过往的经历。由于中高层管理岗位会涉及企业的关键信息和核心技术,因此也可能调查其曾经的职责范围、绩效表现、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

  二、调查方式影响背景调查的信度

  候选人的'身份信息一般可以查验户口本、身份证原件,这种造假较少。学历、职称等虽然容易造假,但可以通过学校或全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核实。

  唯一水分较大、不容易验证的是工作经历及表现。不建议直接使用候选人提供的证明人联系方式,建议在网上搜索单位的总机,向人力资源部了解该员工的职务、管理权限、劳动关系状况并录音。如果仍不放心,可以请人力资源部提供候选人的原部门领导联系方式进一步验证,将两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

  三、调查项目需被调查者授权

  由于有无违法记录、财务、社会关系等信息可能会涉及应聘者的隐私,如果未经候选人的同意,贸然调查可能会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引起法律纠纷。所以建议HR在调查前让候选人书面签字授权单位对其信息进行核实,降低企业的风险。

  背景调查的流程

  1、根据应聘岗位,确定背景调查的内容;

  2、告知候选人需对他/她开展背景调查,获得其同意;

  3、获得候选人的原始信息、所需的额外信息资源;

  4、开展背景调查;

  5、填写背景调查表;

  6、通过背景调查做出判断结果。

第2个回答  2023-05-25
1、对于拟聘用的重要岗位人员,用人单位应当进行必要的背景调查,取代过往通过面试来确认员工的简历或陈述。
2、企业HR应当谨慎审查应聘者的相关资质和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如学历信息、身份信息、资格证信息、工商注册信息等,如金融行业的特定岗位还要核查信用记录以及不良记录等;运输行业的岗位要核查驾驶证信息等。
3、对于部分重点岗位,还需要开展工作评价访谈,确保应聘者的岗位胜任力。
4、严格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避免出现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的情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