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从不和亲?

只有明朝不和亲,为什么?

自从《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之后,喜欢明朝的人是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写得好,更是因为相较于中国近代史的屈辱,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更让人热血澎湃一些。然而,明朝不和亲只是因为国力强盛吗?

首先明朝建立之初,正值汉人被屠杀奴役的的时候。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就是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因而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所以,建国之后再和游牧民族和亲的话,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何况明朝建立之后,周边的民族都被朱元璋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在这种情况下着实是没有必要和亲,亲手打自己的脸的。

其次就是明朝末期是想和亲也没办法和亲了。和亲是因为什么?要么是巩固两国的邦交,要么就是我们一直打仗分不出胜负,我不想打了,我跟你和亲这事儿就算翻篇了。如果你国力特别弱,你还想和人说,你别打我了,我给你个公主这事儿就过去了,你说谁会放着一个国家不要只要你一个公主?明朝到了后期就属于后者,本来是有机会和亲的,但奈何官员死活撑着不同意,于是想和亲也晚了。

事实上,和亲并不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它还代表着两国的交好,而不仅仅是一方面的示弱。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明朝并没有坚持不和亲,而是积极的去周围的国家加强联系,那么他是否能在历史上多存活几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一是不能和亲,因为明朝的使命、打的旗号就是跟元朝对着干,是你死我活的对立。任务就是打北元,还聊什么和亲之事。


第二是没必要,这主要是朱元璋的后期甚至是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明朝对北元以及后来的瓦剌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
北元也就趁火打个劫还行。尤其是朱棣没事就带着兵马轻轻松松到贝加尔湖旁边放马,这样一边倒的优势,还聊什么和亲。


汉朝为保自身与匈奴和亲,唐朝为开盛世与列国结盟,宋朝为苟延残喘与金国称臣。
而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和议,君主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是一个汉族值得骄傲的时代。
明朝末期,崇祯帝在位,满清兵临城下,清军提出议和政策。


崇祯左右为难,手下猛将卢象升进言: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这个有骨气的朝代终结于此。
晚期的明朝政府,还是那么不屈,哪怕最后一个皇帝也是这样!
崇祯皇帝继位后,铲除宦官魏忠贤等阉党,勤于政务,生活节俭,不算昏君!只怪他生性多疑,导致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事情也没办成。
然而,崇祯皇帝至死不屈,宁肯吊死,也决不做亡国之君!

第2个回答  2019-07-03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相对于屈辱的近代史,我们更怀念“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整个明朝,无论是皇帝做俘虏,瓦刺大军围攻北京,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明朝皇帝决不认怂,这是为什么呢?

在明朝之前,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两宋、元朝,这一阶段汉人被屠杀奴役。朱元璋起兵之后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从民族大义上不可能与游牧民族妥协。朱元璋派遣徐达、蓝玉进入草原打击北元残余势力,朱棣更是五次御驾亲征深入漠北。

明朝前期对周边民族都是压倒性优势,这种情况下,和亲就没有必要了。土木堡之后,受到之前“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的气节影响,或者说道德绑架,明朝朝野上下均视和亲为耻辱。越是形势紧迫,明朝反而越是不和亲,坚决抵抗。

到明朝后期已经不具备和亲的实力了,纵观中国历史只有强势的朝代才能和亲。刘邦与匈奴单于打个平手,双方都见识了对方的强大,刘邦晚年不愿再打仗,于是采取和亲。松赞干布向李世民要求和亲被拒绝,松赞干布与唐朝打了一仗(败了),李世民一看松赞干布有点气魄,才同意和亲。而南北朝、两宋等一些较弱的朝代,根本没资格和亲。人家统治的地盘也有汉人,直接把钱送来就行了。

明朝后期内忧外患,蒙古、后金的活动范围都离北京不远了,这时候再想和亲或者和谈太迟了。崇祯派出陈新甲与后金和谈,被发现后陈新甲做了替罪羊。事实上明朝的言官太厉害,不要说和亲了,连迁都到南京都不同意。崇祯想要保住大明江山,用什么方法都行,但官员们可不同意,崇祯说“诸臣误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明朝灭亡的锅就是崇祯来背。

不要一提到和亲就觉得屈辱,拿女人换和平。但你要知道,游牧民族每次南下就要掳掠百姓。更重要的是中原王朝要防御侵略,要大面积布置兵力,往往都是徒劳无功耗费国力。所以能和亲都不想打仗,明朝如果能和亲、和谈,缓和一下各股势力的矛盾,未必就会灭亡的这么迅速!
第3个回答  2019-07-03


一是,不能和亲。

由于明代的使命,其旗帜是反对元代的,跟元朝是对立的。朱元璋和朱棣在北伐中提出的口号是:驱赶胡克虏虏,恢复中华,立纳了陈纪,救济万民。

任务就是打北元,根本不谈和亲的事。

第二,根本没有必要。

这主要是朱元璋晚期,甚至在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明代相对于北元朝和后来的瓦刺,保持了军事上绝对的优势。北元也就偶尔趁火打劫,其他的根本不行。尤其是朱棣,与他的军队和马匹十分强大,轻轻松松就能打的北元找不着北。



这样的一边倒的优势,还谈什么和亲。明末清初,崇祯皇帝当政,清军提出了议和政策,当时崇祯也是进退两难。

但经过对明代的仔细研究,发现明朝的不屈不挠只是皇帝家族的想法。人民的愿望只不过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有足够的温饱。而且,如果明朝在晚明时期资源得到适当的使用,那么明朝的军力就不会这么早就结束了。

晚明时期的政府,依然还是那么强硬,连末代皇帝也是这样!崇祯皇帝继位后,就消灭了魏忠贤等太监。他勤政,生活节俭,是个好皇帝。但正是由于他的偏执,才导致了大臣换了一批又一批。不过,崇祯皇帝却宁愿上吊自杀,也不愿成为亡国之王!

如果他当时采取一些和亲政策,也许明朝不在亡在他手中,这也许就是明朝皇家的血性吧!

第4个回答  2019-07-03
那明朝不和亲的原因我们来分析下
原因无外乎这么几种,一是不能和亲。这个时期是朱元璋的早期。当时是不可能和亲的,因为明朝的使命、打的旗号就是跟元朝对着干,是你死我活的对立,朱元璋北伐提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任务就是打北元,所以不可能谈什么和亲了。
第二是没必要,这主要是朱元璋的后期甚至是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明朝对北元以及后来的瓦剌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也就打个劫还行。尤其是朱棣没事就带着兵马打到了贝加尔湖旁边。这样一边倒的优势,自然也不需要和什么亲。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是明朝无和亲的原因,就是明朝的公主大多嫁有点钱但绝不是阀门,尤其是不嫁当官的人家。明朝公主的地位在历史中是最低的。这样一来,以前那些要求和亲的外围也觉得没啥意思了,公主没啥地位,娶回来也没啥用啊。另外,他们最主要的诉求还是要求做生意,换点生活必需品,赚点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