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小吃饼“馕”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吃?

如题所述

馕非常的好吃,尤其适合年轻人,他的口感特别的硬,吃起来特别的有劲儿,而且还有一种麦子的香味儿。
馕,外皮为金黄色,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新疆美食的代表是馕,新疆的馕文化才是新疆饮食文化的代表,也是新疆民俗文化代表,衔接起了新疆的过去和现在。



“馕”源于波斯语,在历史上它还有一些其它称号。馕自汉代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代人把馕也叫“胡饼”,就是“不让胡马度阴山”的那个“胡”。张骞开通西域后,把胡饼带入中原。由于胡饼本身具有易于制作、便于携带、久存不坏的特性、成为了长途旅行最佳食品,成为往来西域的饮食标配,馕当时也曾经为内地所接受,“胡饼”从汉到五代、宋一直在中原流行,对中原的饮食文化有强烈的影响。



那么馕与饼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按现在新疆人的划分,只要是在烤坑中烤制出来的才叫馕,如果不是,即使做的形状再类似,也只能叫“饼”,不能称为“馕”。其实现在馕的面食形式现在除了新疆,在内地也有很多了(比如安徽的一种碳烤饼),但却依然称为饼,却不轻易叫馕,馕多为新疆人叫法。



馕的主要原料就是面粉,制作前要发酵,但不放碱中和而只放少许盐。新疆馕的种类和花样很多,所用的原料也特别的丰富。除了使用面粉做主料外,还会放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现在新疆的馕有20多个品种,非常的丰富,最大的馕直径有半米大小,要使用1000克的面粉,这种馕被称为“艾曼克”馕,是馕中之王。但最小的馕却只有茶杯口那样大,厚度只有一厘米,但是做工却很精致,这种小馕叫“托喀西”馕,是馕中的精品。



那么馕为什么成了新疆人的最爱,新疆饮食的主流文化,这是同地域与气候有关的,也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与共,顺应天意与环境的一种选择。新疆的地域大,外出行走一次要好多天,必须要有相适应的食品携带,而馕就是最佳的旅途食品,加上新疆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馕是非常适合长期放置的,往往可以一个月不坏,食用的时候有一杯水就可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是多样化和越来越精致化,馕的变化也是很大的,现在馕有了二十多个品种,而馕的吃法也不单单是外出携带的干粮,可以上餐桌,甚至入席,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可以煮,可以炒等,非常丰富了。



所以到了新疆,一定要了解新疆的馕文化,了解它如何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了解它为什么受到新疆人的如此挚爱,慢慢的你也会爱上它的。
第2个回答  2020-11-01
新疆的小吃饼馕是一种非常好吃的东西,大家都非常喜欢,因为它有很多种吃法。 馕《辞海》上说,馕是波斯语,“面包”的意思,中亚地区的民族都吃馕,这说明馕的分布范围很广。馕在新疆的历史很悠久,在我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的吐鲁番出土的唐朝的馕,说明2000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

  1、馕包肉

  以馕为铺垫,配上刚出锅的清炖羊肉或红烧羊肉,肉香饼香相互交织,闻着都沁人心脾。

  2、馕炒烤肉

  鲜嫩的羊肉炒得香味四溢,配上酥香的烤馕、独特的调料,馕脆肉嫩!这正宗原始的味道,刺激口中每一个味蕾,肉感十足、风味十足、嚼劲十足!!入得口中,辣椒和孜然的香气真的是经久不散啊。

  3、馕包大盘鸡

  烤馕虽好吃,但配上香辣入味的大盘鸡简直无敌了,美味十足的汤汁侵入馕中,咬在嘴里、爽在胃中,美在心头,确实是1+1>2的选择哦。

  4、烤馕

  在新疆,吃烧烤,估计没几个人不会点这道绝味的烤馕了吧。辣椒、孜然放入馕中,经过大火的加工,此刻,调料味早已和馕饼融为一体,那叫一个攒劲。



  5、油炸馕

  经过油锅的二次加工,馕饼变得更加金黄酥脆,不失为一种攒劲的吃法啊。

  6、馕配辣酱

  简单、便捷又好吃,对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哦。

  7、馕披萨

  这绝对是民族风与西洋风的珠联璧合,让外来美食变得更加有西域特色。香酥的烤馕饼搭配各种口味的披萨馅儿,咬一口,心都醉了。

  8、馕泡奶茶

  当奥利奥遇上优乐美,当馕饼遇上奶茶。可口的馕饼泡入浓香的奶茶中,入口即化的感觉歹歹的。

  9、馕配西瓜

  炎炎夏日,左一口西瓜,右一口馕,馕饼配西瓜,你值得拥有。

  10、炒米粉配馕

  米粉配馕,天下无双。任性你就来,美味新疆。一个馕饼和各种食材搭配,都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哟。
第3个回答  2020-10-18
烤馕是维吾尔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食品。最新的数据统计,新疆日产馕550吨,按照新疆特色小吃标准一个馕重200克计算,550吨馕就是275万个馕。

一天吃掉275万个,新疆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馕?

1、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新疆人有句话叫做“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

2、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

作为一个吃货,听到这么好吃的美味,当然不能错过,其实正宗的新疆烤馕我们在家也可以做,下面就给大家带来香酥可口的馕的做法。

烤馕

用料:面粉350克、全麦粉50克、酵母粉3克、食盐1小勺、五香粉1/3小勺、水250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和面,如果有和面机的话可以用和面机活。

2、活好之后,取一小片面团撑开,可以拉出薄膜,但破口不光滑,此时面团已经揉至扩展阶段,可以做饼了

3、将面团取出滚圆,放入大盆中,包上保鲜膜,送入烤箱或者发酵箱进行发酵(28-30度)

4、待面团发酵至两倍大时停止发酵

5、将面团取出排气,分割成三等份(约220克一份),逐一滚圆,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中间发酵10-15分钟

6、9寸披萨烤盘刷薄油,然后掌心抹油,取一份面团按扁推平,像做披萨饼皮一样,边缘推厚

7、用馕戳子在饼坯上打出均匀的花纹。饼坯表面再刷一层薄油

8、烤箱预热,上下火220度,中层,烤10分钟后,上火转为250度,再烤3-4分钟即可

9、烤好的馕饼出炉后趁热表面再刷一层薄油。

烤盘可以选择稍微深一点的,馕也会稍微厚一点,吃起来更加香酥。
第4个回答  2020-10-18
中国人饮食大变化,出现在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不只就食行为和方式出现改变,食品的制作手段也出现了变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吃法”,因为吸引了外来制作方法,更为丰富。

最典型的是,“烧烤”手段流行,现在大家常吃的烧饼、烤红薯,就是使用西域烧烤法,制作出来的面点。

烧饼有各种叫法,初称“胡饼”,继称“麻饼”,而原产地称“馕”。烧饼进入中原之前,中原面点制作手段主要是蒸、煮、烙,烧烤不流行。“饼”的概念也很宽泛,相当于馒头那般蒸出来的面点,亦称饼——“蒸饼”。

(馒头,古代的蒸饼)

据清乾隆《回疆志》“食”条:“回人不甚吃米饭。以饼为常食,大径尺余。用土块砌一深窟,内用细泥抹光,将窟烧红,饼探盐水,贴在窟内,顷刻而熟。贫者唯食此,饮冷水而已。富者用糖油和面,煎烙为饼,亦有小如象棋子大者。”

馕有大小、厚薄、带馅无馅、带无糖之分,大者现在内地人惯称“馕饼”,是新疆传统的面点;小者即面内地常见的烧饼,或方或圆,带芝麻则为麻饼。新疆人为何喜欢 吃馕饼?当地居民说并不仅仅好吃,还有一特别的原因。

(馕)

馕饼为什么出自西域?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西域多沙漠、戈壁,馕饼不易变质,更方便携带,晚清民国人黄慕松《新疆概述》称:馕“(馕)耐干耐久,着水即软,利于携带,于沙漠中长途放牧最宜”,所以,古时丝绸之路上往来中原商旅的干粮中,少不了馕饼。

(打烧饼)

胡饼何时进入中原的?不晚于东汉。时人刘熙《释名·释饮食》中已有“胡饼”条:“胡饼,作之大漫沍[hù]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

其中的髓饼,是放进制作胡饼的“胡炉”中烤出来的,应是内地人在胡饼基础上的创新。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馕,已碎了.)

由《释名》的解释来来看,东汉时“饼”的种类已不少,其时胡饼已与现代的烧饼做法差不多,上面要撒芝麻(胡麻)。这种面点汉灵帝很有兴趣,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

到四世纪十六国时期,胡饼始被后赵皇帝石季龙改名“麻饼”。唐徐坚《初学记》称,“石季龙讳‘胡’,改‘胡饼’曰‘麻饼’。”到唐朝时,胡饼制作技术进一步流传。唐朝诗人白居易便喜欢吃胡饼,他在《寄胡饼与杨万里》诗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

(烤包子)

需要提一下,在烤饼的同时,西域在后来又反借鉴了内地包包子的做法,开始烤包子。烤制出来的包子很好吃,我在走“一带一路”到达嘉峪关时,便特地买了当地烤包子尝尝,很好吃。而新疆的烤包子更有名,到新疆不吃烤包子,就遗憾了。

(烤红薯)

(诱人食欲)

到十五世纪前的明朝,又出现了一种烤出来的美食。以制作胡饼的基础上,古人又把从海上丝绸之路引进的山芋,又叫红薯的植物茎实,放进了制作胡饼的烤炉——烤红薯又流行了,到清朝时官场上甚至出现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歌谣。

如今,烤红薯已成无职业者在城里谋生的方式,街头很容易发现烤红薯的摊子。

(烤羊肉串)

至于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的“羊肉串”,则是使用西域烧烤手法制作食物的又一种类型,直接把肉放在炉火上烧烤,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