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主要思想主张及意义?

如题所述

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变革维新主张。依靠政治改良的方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戊戌时期变法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但是,在戊戌变乱之后,他打起保皇的旗帜,坚持立宪,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因而落在了时代的后面。

经济思想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指出“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教育思想

康有为把教育作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主要途径,所办万木草堂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康有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在《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中力陈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注重八股、试帖和楷法的危害,请求光绪帝令“今乡会重试,请改试策论”。并且进一步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他主张“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具体办法是乡立小学,县立中学,省府立高等学堂,京师立大学,并分设海、陆、医、律、师范等各专门学。

康有为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反映了改良主义者的良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空想色彩。

总结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分三个层面去观察,通过事实去辨别他的好坏、忠奸、能庸、功过等等诸多方面:一个层面是他的事业是否对时代进步有利;二是他的学说是否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仍然是不易之论;三是个人的品行是否是人中君子、道德楷模。康有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建议“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且提出了具体六个方面的变法措施。不断提出改革思路,得到光绪的高度重视,组织推动了戊戌变法。从这一点上来看,康有为还是值得肯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立宪和共和三种.在专制政体下,“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而立宪政体则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因此,“宪法”就是“维新之路”.早期出国留学或出使海外的中国人,也曾经提出应当改革内政、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但往往是简单的制度引介,没有意识到宪法限制君权、对抗封建专制的作用.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直至清末立宪,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未尝不应归功于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
主张君主立宪
康有为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他认为君主权威无限“大背几何公理”,主张“立一议院以行政,并民主亦不立.”又说,“君臣一伦,亦全从人立之法而出,有人立之法,然后有君臣.今此立法权归于众,所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者也,最有益于人道矣.”由此,康有为在中国明确提出了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立宪理论基础的身份平等观.
民权思想与政治观
在康有为之前,中国虽然有“民本”思想,但是却没有民权思想.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自治.
在《万身公法书籍目录提要及实理公法全书》中,康有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民权观.他认为,人生来平等,同时又充满差异性,这些充满差异性的人是独立的,有自主权,应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对此进行规范.他不但主张长幼平等、朋友平等(治事门、论人公法),甚至认为君民之间也是平等的.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以公民自治理论为基础,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他认为:“中国地方之大病在于官代民治,而不听民自治”,“立法之意但以为国,非以为民,但求不乱,非以求治.有大官而无小官,有国官而无乡官,有国政而无民政,有代治而无自治”.康有为所主张的地方自治,类似于“古者之封建也”,“但古者,乱世封建其一人,则有世及自私争战之患,此所以不可行也.今者升平封建其众人,听民自治,听众公议,人人自谋其公益,则地利大辟,人工大进”.
第2个回答  2020-11-13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立宪和共和三种。在专制政体下,“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而立宪政体则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因此,“宪法”就是“维新之路”。早期出国留学或出使海外的中国人,也曾经提出应当改革内政、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但往往是简单的制度引介,没有意识到宪法限制君权、对抗封建专制的作用。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直至清末立宪,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未尝不应归功于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
主张君主立宪
康有为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他认为君主权威无限“大背几何公理”,主张“立一议院以行政,并民主亦不立。”又说,“君臣一伦,亦全从人立之法而出,有人立之法,然后有君臣。今此立法权归于众,所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者也,最有益于人道矣。”由此,康有为在中国明确提出了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立宪理论基础的身份平等观。
民权思想与政治观
在康有为之前,中国虽然有“民本”思想,但是却没有民权思想。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自治。
在《万身公法书籍目录提要及实理公法全书》中,康有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民权观。他认为,人生来平等,同时又充满差异性,这些充满差异性的人是独立的,有自主权,应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对此进行规范。他不但主张长幼平等、朋友平等(治事门、论人公法),甚至认为君民之间也是平等的。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以公民自治理论为基础,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他认为:“中国地方之大病在于官代民治,而不听民自治”,“立法之意但以为国,非以为民,但求不乱,非以求治。有大官而无小官,有国官而无乡官,有国政而无民政,有代治而无自治”。康有为所主张的地方自治,类似于“古者之封建也”,“但古者,乱世封建其一人,则有世及自私争战之患,此所以不可行也。今者升平封建其众人,听民自治,听众公议,人人自谋其公益,则地利大辟,人工大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20
导语: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千名举人联合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上清帝第二书》是一份系统的改革蓝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国御辱,但与洋务运动相比,有更深一步,在师夷长技的同时,也学习西方其他方面的长处。
1.洪亮吉的改革主张
改革是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伊始,各种各样的改革如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可见,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进程。古有秦国商鞅变法,使封建制度在秦得以确立;到了近代又有戊戌变法运动,尝试着对维持了两千余年封建制度进行改变。
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二书》洋洋万字,上陈时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主张,在政治上提出了迁都的主张;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在文化上则提出了引入西方的教育制度,这无疑对传统社会构成了挑战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带有浓重的西方色彩,反应出了近代是中西文化相争相融的时期。相比康有为的大名,洪亮吉可能很多没听过。洪亮吉在嘉庆年间以大胆敢言闻名,提出了大量的改革主张,主要侧重于政治方面改革,整顿吏治,革新政治等等。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其改革主要是对原有封建专制制度的小修小补,改革主张仍然束缚在封建君主专制度的框架之内。洪亮吉提出了当时政治领域的三大弊病“一则处事太缓”、“一则集思广益之法未备”、“ 一则进贤退不肖似尚游移”。这三条弊病是古代政治体制下的通病,因此古代社会的盛世必须有赖于明君的出现,从这个角度上讲,洪亮吉的改革主张更多地是对皇帝个人的道德要求。不过即使皇帝采纳了洪亮吉的建议,仅仅也是给污浊的官场风气带来一时的清风,不在体制上加以改变,改革的最后结局是回到起点。
康有为的改革主张更为彻底,要求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了农商并重,要求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要求做一些颠覆性的改变。与洪亮吉改革的改革目的不同,介于当时中国面临仍由列强宰割的局面,康有为企图借助于欧美国家成功的经验,希望实现独立自强,“大雪国耻,耀我威棱”。康有为说“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这无疑都是对西方的学习与模仿。如果说洪亮吉改革是纯粹中式的话,那么康有为的改革主张就是对当时病入膏肓的中国进行中西结合式的治疗。
2.《上清帝第二书》的改革主张
《上清帝第二书》痛陈签订《马关条约》的危害,“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之民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进而又提出了迁都的主张,认为“吾之款和输割,皆为都畿近海之故”,此外康有为也指出了训练新兵,装备新式武器的重要性。以上“皆权宜应敌之谋,非立国自强之策”。所以康有为提出了系统的变法主张,这一部分也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精华所在。自强之策,富国为先,“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百姓匮乏,国无以富,康有为又提出了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微言大义,例如恤穷,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中,恤穷之法分为移民垦荒,教工和养穷。由此引申到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的教育体系。
洪亮吉
与洪亮吉的改革主张相比,改革的目的不同,改革的方向各异,所面对的阻力也就完全不同。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弹。对比两份迥异的改革蓝图,我们可以看出,从结果可以看出,康有为式改革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很难推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二书》中认为当前最迫切的是迁都,详细具体的陈述了迁都的理由,包括北京近海,难守易攻,成为列强要挟的资本,以及“疑其地气当已泄尽”等等,将迁都摆在了重要位置。
康有为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不过变法的许多主张到现在仍能引起共鸣。比如,古都北京经过几十年地快速发展,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地双重叠加使得北京越来越难以承受,千余万人口的巨大城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交通拥挤,水资源短缺等等,或许可以将首都前往西部地区有利于西部的经济发展。
再如康有为的富国六法中,就有修铁路一条,认为铁路“便于运兵,便于运械,便于赈荒,便于漕运,便于百司走集,便于庶士通学,便于商贾运货,便于负担谋生,便于通言语”,近年来高速铁路发展方兴未艾,铁路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百多年前,康有为就提出了广泛修建铁路的建议,今天铁路建设依旧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现在的铁路运输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安全、舒适、高效。一百年前,康有为提出“恤穷”,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一个世纪已经过去,我们仍然在努力一点点地建成和完善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
3.蓑翁说
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草草收场,但历史以将它铭记。无论如何,公车上书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西方的冲击之下,中国缓慢开启了自己的近代化过程,前途并非一帆风顺,戊戌变法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开始。慈禧太后能够阻止得了戊戌变法,但阻止不了中国近代化的大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上清帝第二书》
2.洪亮吉:《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客》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第4个回答  2022-06-20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什么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2、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3、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康有为怎么死的
坊间传闻康有为是食物中毒或者是被被慈禧太后买通的杀手所杀。

1、食物中毒。他去一位广东同乡家中作客。回家饮了一杯柠檬红茶,腹痛如绞,请了两位医生诊断,一位日本医生断为食物中毒。但是这种说法,并不能让众人信服。至少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便认为她的父亲是”被国民党特务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

2、被慈禧太后买通的杀手所杀。康有为提倡进行变法,损害了慈禧太后的利益,因此慈禧太后对康有为一直怀恨在心。暗中买通了杀手,准备除去康有为,康有为之死很有可能死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在她七十大寿的时候,曾经下令赦免了一些戊戌变法罪人的罪行,但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均不在此列。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谁写的
1、清末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2、为了驳斥康有为的保皇理论,澄清人们的思想,同时宣传革命主张,章太炎在光绪二十九年上半年写了一封致康有为的公开信,即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康有为的主要思想主张:依靠政治改良的方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康有为的主要思想的意义: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它对清朝的封建统治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和挑战、它使改良主义的思想得以扩大和传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起了启蒙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