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诗句?

如题所述

有人说这是一副对联儿,有人说这两句是一首诗当中的两段,不过大体上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就是这些文字出自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现在摘抄一下原文,让大家看一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觉得无论是诗也好对联也好,总之这两句话说的还真的是比较有气势,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或者说这一诗句呢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果笼统的去看这个诗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志者事竟成!要想成功你就要有大的格局,大的志向就像项羽一样,关键时刻能有破釜沉舟的精神。

这是第1句诗词的解释,那么第2句诗词的解释是什么呢?苦心人,天不负,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轻易的成功,就算你身在逆境的时候,你也要有卧薪尝胆的心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是在考验你,你只有经过了这样的考验,你才能够真正做到像越王勾践那样凭3000越甲打败吴国的大军。

这是这两句诗笼统的解释,如果要去了解两句诗的具体故事呢,其实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另外一个是越王勾践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可以说是大大有名的人,但是这两个人的境遇却是截然不同的,不过这两个人都能够在秘境之处发挥出自己身上最强大的那一点。

秦王暴政,民心声望楚国大将项燕带领着自己的侄儿,项羽一起反抗秦王,在一次作战当中项羽面对兵力胜于自己十几倍的秦军,玩了一次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也正是由于这一战奠定了楚霸王项羽的威名,也正是因为这一战让人们看到了不可一世的秦军,是可以被打败的,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天下,最后归了楚霸王,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百二秦关终属楚的道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啊。


至于越王勾践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应该无比熟悉了吧,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第1次大战,越国差一点灭国呀勾践当了俘虏,但是勾践能够忍辱负重,被放回越国之后,能够卧薪尝胆重整河山,最终打败了夫差人在困境之处,不低头不认输,心中有着初心,心中有着执着,那么也一定能够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原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是鼓励人们要坚韧不拔。上天不会辜负苦心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3-19
更深层的含义是,只要我们自己有决心,有毅力,那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都可以实现。
第3个回答  2021-03-19
这是两个历史典故。告诉人们认定目标,坚持不懈那么就可以实现。即使你现在弱小也不重要,等你经过自己努力变得强大了,目标也就实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