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八骏图在什么背景下画的

如题所述

  为什么是八骏?这得问问徐悲鸿和参看一些文献。
  《八骏图》里取的周穆王的八匹千里马的素材。《穆天子传》里说:“天子之 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此皆因其毛色为名。网上看了一看,《拾遗记》里又有介绍:“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胜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此则以其行迹而名。

  我以为徐公选这远古帝王的素材,自成大气在胸不说,无意中还给这画留了历史的厚度与地位。引申了画外这话。

  八骏,读过《瑶池》的人,都会知道它们也是“性情中马”。李商稳有诗: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说的就是周穆王驾八骏马出征,在瑶池与西王母好上了,却苦于应召回国,周穆王答应她三年后驭驾重来,与她相聚,却不想一去不返,招来的,当然是离怨了。愁情如丝,再清洌的泉水淌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变成浓浆。西王母永远也想不通,她断是不老之身,但怎知凡间人生苦短,生命于天地,东坡说的,沧海一粟。

  从此,这八骏不仅载着周王朝一个江山的鼎盛与繁华,更是故人归来的“哒哒”之声,给人希望,又揉碎踏烂,中留怜惜;而这马蹄声声从远古传来,回荡在历史的苍穹里,于望人又是多么痛苦失落的事,所以台湾诗人郑愁予在《错误》中说: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开,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 ”

  马,以它锐捷的精气与不垮的项身,力负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走过历史的每一个节点,伴着我们民族渡过沧桑事故,来到时代跟前,又展开新的鸿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5
徐悲鸿还画过八骏图,而且的确在拍卖会上还拍卖,真是笑死我了。
徐悲鸿的八骏图在什么背景下画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世俗流行八就是发的情况下,为迎合不懂艺术的富商,作伪者画的。传承无出处,滑稽。是拙劣的仿品。
徐悲鸿的六骏图在什么背景下画的?是在二十世纪战争饥荒条件下,世俗流行六就是顺的情况下,徐悲鸿亲自画的。传承有序,徐死后,一直放在徐悲鸿纪念馆里。
假画太多!拍卖会上徐的马大多是假的
第2个回答  2020-04-06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第3个回答  2010-05-24
这幅画作于民国37年,即1948年。正值建国前夕,可见徐悲鸿先生心情之激动,高兴,如画中奔跑的骏马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