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八骏图》创作于哪一年?其创作有何历史意义?

徐悲鸿的《八骏图》创作于哪一年?其创作有何历史意义?

徐悲鸿的《八骏图》作于民国37年(1948年),为新中国建国的前一年。此画是徐悲鸿送给陈纳德将军的一幅巨作。

其创作的历史意义:

1、《八骏图》所依据的唯美背景故事向我们展现其思想美。

《穆天子传》中记载,八骏本是为周穆王驾车的八匹骏马,周穆王驾八骏出征,在瑶池与西王母产生情愫,但因为要回国复命,不得不与西王母惜别,在离别之时曾许下三年后驾八骏返回与其团聚的诺言,不料一去不返。

徐悲鸿的《八骏图》以周穆王的八骏为题材,让我们从奔腾骏马的背后体悟着故人盼归的急切心情,同时,八骏的出现又带给人们美好的希望。当八骏的马蹄声传来之时便是故人回归之日。

从这个唯美的背景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八骏是胜利与希望的象征,《八骏图》依附于其背景所传递的是坚持不懈必能取得胜利、举家团圆的思想之美。

2、自由与激情的融合,正义的宣导与珍惜人才的隐喻传递出《八骏图》的思想之美。

徐悲鸿的《八骏图》创作于民国37年,即1948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成立前夕。徐悲鸿将这幅画作送给了美国空军少将司令陈纳德将军,二战中陈纳德将军带领美国航空队在中国与日军作战,并最终凯旋,徐悲鸿将这幅巨作送给陈纳德将军预示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八骏图》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徐悲鸿用自己的画笔向我们展现出八匹充满激情、象征正义、自由驰骋的骏马,以其对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向我们昭示对人才的敬慕,对中华民族必将以其自强不息的精神走向强大的信心。

所以,从创作画作的时代背景可以想见,这幅画作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对自由向往、对正义宣扬、对人才珍视的思想之美。

扩展资料:

画家徐悲鸿生平介绍: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

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骏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7
徐悲鸿的《八骏图》作于民国37年(1948年),为新中国建国的前一年。
此画是徐悲鸿送给陈纳德将军的一幅巨作。那时陈纳德将军正从战场上凯旋归来,画上那昂首奋蹄的八匹骏马,映照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是徐悲鸿不可多得的一幅代表作。后来陈纳德将军到美国,这幅画也伴随着陈纳德将军到了美国,一直到他去世后,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将这幅画捐赠给了位于华盛顿的一个博物馆费德(费尔)博物馆,所以这幅画才让很多人欣赏到了,生前,徐悲鸿曾一直想去美国办画展,而他去世后,他的画也终于陈列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也可以说是圆了自己的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05
194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