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新进员工与老员工的薪酬关系

如题所述

企业引进了新人,由于薪酬关系无法“摆平”,结果“请来姑爷气走儿”,老员工愤而出走,这是很多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
保密薪酬:半鸵鸟政策
正是因为无法摆平,于是就杜绝员工相互之间比较薪酬,保密薪酬因而产生——当然这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保密薪酬模式。这种处理方式类似于鸵鸟政策,不能解决某个问题,那就把这个问题隐藏起来。当然问题并没有因为隐藏而解决,而是暂时性、表面性的平息下去。
事实上,这种保密薪酬无法实现绝对保密,即使企业将“薪酬保密”作为“天条”。一旦薪酬曝光,必然打破原来的平静,争斗由此开始。
新员工引进的性质和价值
为何引进新员工,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看,企业引进新员工归结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类:
量的增长: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用人需求的数量增长。
平行发展:由于离职、退休等产生的岗位空缺导致的用人需求。
质的提升:企业竞争环境、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引进具有更高技术、能力的人才。
当然,企业还需要根据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成长潜力的人员,这些人员是将来时的质的提升。
管理需求:由于内部文化老化,企业借助新人引进激活人力资源存量,即所谓的“鲶鱼效应”。
结论:将新进员工非常如上几类以后,我们发现:只有当引进员工是从质的角度弥补和提升企业能力不足时,才可能产生严重的新老员工薪酬平衡问题。这在下文会做具体讨论。其他几类情况,只要按照原有的薪酬制度执行就可以了——当然这也需要企业薪酬制度对新进员工薪酬作出安排。
在我们明确了问题产生的主要方面以后,我们的分析就具有了针对性。一般来说,企业之所以对走掉的“儿子”心存惋惜,正是由于老员工对于企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才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点所在。相反,激活人力资源“存量”的合理流动正是“鲶鱼效应”发挥作用的标志。
1、业绩明星:这类员工代表了现实的企业业绩,其离开往往是企业极不愿意看到的。业绩明星在没有感受到切实的威胁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离开,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相对于新进员工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话,他们会选择观望、消极怠工。当然,业绩明星从来不担心找不到“下家”,他们只不过需要观察一下。
2、任劳任怨的老黄牛:这类员工代表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很多所谓的“脏活累活”、琐碎的工作要依靠他们。老黄牛们更容易不满,因为与业绩明星相比,他们会处于劣势,老黄牛们的论点是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3、未来之星: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收到新进员工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新进员工实际上就是竞争对手。
解决思路1、在薪酬制度中为新进员工薪酬套入确立规范
应当在企业薪酬制度中对新进员工薪酬的套入办法进行规范,当然这需要企业首先建立薪酬制度——如果仍然实行老板对员工的一对一的协议工资的话,这一问题不可避免。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实行岗位工资制的话,首先按照岗位确定薪酬等级,然后按照新进员工的具体因素套入该薪酬等级的相应档次。这些因素一般包括经验、学历,国企可能还要包括职称。
2、岗位特点决定的体力、经验、知识等因素对绩效的影响方式
某些岗位学习曲线较长,即员工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才能成熟,从而得到较高等级的薪酬。如果不对这一因素给予相当考量,一位新员工一进入企业就获得与老员工相差无几的薪酬,这样自然会引发老员工的不满。
相反,有些岗位则对员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老员工的知识老化,新进员工完全应该得到与老员工水平相当的薪酬。
3、公平、均等的发展机会
对于未来之星,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由于新员工的引进,管理层作出了错误的暗示,则容易引发未来之星们认为发展的机会已经被新进员工堵死,那么选择离职时必然的。因此企业必须为新老员工提供完全公平、均等的发展机会。
4、对历史贡献的承认
承认历史贡献也是必须的。“功劳”必须得到即时的奖励,而“苦劳”也必须给予相当的回报。正如柳传志在推到幕后时给杨元庆的信中所说的那样,“企业的创业者们把事业做大以后,交下班去应该得到一份从物质到精神的回报;而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机制的不同则不一定能保证这一点。这就使得老一辈的人把权力抓得牢牢的,宁可耽误了事情也不愿意交班。”[1]
对于历史贡献的承认,可以通过年功工资、年资晋升薪酬等级等方式实现,实际上这些承认方式精神激励大于物质激励。这些方式主要针对老黄牛们。
5、关键人才必须依靠自身培养
最后,一个建议是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必须依靠自身培养。依靠外部引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关键人才的持续供给。作者:朱国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