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过劳死怎么办?

如题所述

将他们的行为去人格化

假设同事过度工作是为了超过你,这种念头是很诱人的,但这是“基本归因错误”这一认知偏差的一个典型例子。社会心理学中,这种认知偏差是指人类倾向于把另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为其性格,而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不受自己控制的外部或情境因素。

换言之,同事可能不是为了威胁你或者超越你而过度工作的。考虑他们行为的其他原因,让自己摆脱思维偏误。比方说,也许同事在个人生活上遇到了困境,投入工作是一种逃避。或许他们的行为是对过去留下的职场创伤的反应。

不要美化这种行为

如果一项成果明显是因为过度工作才实现的,不要赞美这种成果。举例来说,如果你知道同事通宵准备讲演,赞美他们的牺牲可能会对效率产生反效果。同样,下次同事抱怨自己被工作淹没时,不要说“哇,你真的一直在超额完成”这种话去强化他们的工作狂心态。

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促成同事的工作狂行为。在周六下午把收件箱的邮件全都回复完,对你来说或许很方便,但还是安排在周一好了,这样就不会在周末收到一堆新邮件。继续努力为自己保持平衡。积极的榜样作用会让同事也能好好照顾自己。

抵御同辈压力

内疚会让你容易陷入与同事相同的工作狂模式。你可能会开始对比自己和对方的能力与产出,“我工作真的足够努力吗?”在勉强自己努力“赶上”之前,留意这种心情,意识到自己陷入极端的想法。

举例来说,如果你不参加晚上八点的电话会议而同事参加了,并不代表着你懒惰不负责任。花时间休息、照顾自己,不是放纵,而是你表现良好的前提条件。

如果同事表现出消极攻击,对你冷言冷语,“不做那些工作肯定很爽吧”,你可以回答,“是很爽。我看到很多人觉得自己需要昼夜不停地工作,但我不会那样,这对我有各种好处。如果你不接受‘忙起来更好’的想法,很多压力就会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