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的找玩具网的积木玩具怎么选?

如题所述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积木适合 1-6 岁的孩子?找玩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种。

第一,安全性。

1. 材质的环保程度

价格和材质多少是相关的,太过便宜的拼搭积木使用不环保材料的风险更大,比如有毒塑料、甲醛超标等。

普遍来讲,色彩鲜艳的传统木质积木,表面的彩漆通常含铅,强烈不推荐给低幼儿童。另外,表面镀上一层颜色的塑料玩具也不推荐。因为幼儿喜欢把玩具放进嘴里,这些颜色在啃咬的过程中会被小孩吃进嘴里,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智商造成很大的损害。

2. 颗粒大小

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商家会以 3 岁为一个分水岭,3 岁以后卖的就有小颗粒积木了。我个人认为,尽量不要冒这个风险。

我自己的情商培训班里,有些 5-6 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然会出现把玩具放进嘴里的现象。所以即使是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也不要掉以轻心,选择大颗粒设计、重视环保材料仍然十分有必要。

有些专门为 1-6 岁儿童设计的玩具品牌比方说布鲁可大颗粒积木,会有意识地把颗粒做大。这一方面是有利于幼儿手指的抓握和插拔,另一方面也是防吞咽。小玩具吃进嘴里堵住气管的风险是绝对绝对不能冒的。

3. 制造工艺

最后一条,积木边缘平滑,没有毛刺、不刮手,并且是圆角设计。这一条大部分靠谱的品牌都应该能做到。

第二,质感/使用感。

1. 积木插拔是否流畅?

积木太松,插上去以后容易掉。积木太紧,学龄前的孩子掰不动。所以选积木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看价格和档次,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和力气的。

2. 手感细节

有些品牌的玩具有些小心机、小亮点,特别招小孩子喜欢。比如我最新入的布鲁可大颗粒积木,它的恐龙牙齿、尾巴、爪子等等不是纯的塑料,也不是纯的硅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手感,比较 Q 弹,小孩子特别喜欢捏着玩。

热爱硅胶尾巴的大女儿

3. 趣味性和可玩性

由于幼儿的视觉和认知能力发育有限,所以玩具的颜色必须要鲜亮,色块必须要大,颗粒必须要便于小孩子摆弄和操作。我个人不建议那些小小的、复杂的积木,我觉得那类玩具更多的是迎合家长的审美,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幼儿自带一套审美标准。

第三,积木主题的选择。

1. 一岁以内的孩子

1 岁以内,孩子的精细动作发育有限,所以不太用得上拼搭玩具。1 岁以前玩摇铃、牙胶、床铃这类玩具最为合适。

2. 一至两岁的孩子

1 岁以后的孩子逐渐进入动手敏感期。对于 1-2 岁的幼儿,我建议以感官探索为主的简单的积木套装。积木的颗粒数量不宜太多、元素不宜太复杂。

低幼儿玩积木最大的特点是,不管桶里面有多少玩具,一定要给你「哗啦」一下,全部倒个底朝天。

所以,积木太多一方面是收拾起来太麻烦,更重要的是,容易分散孩子本来就不多的注意力。比如图片里的这款布鲁可大颗粒积木的启初精灵系列,一共有大约 20-30 块积木,颜色鲜艳,上面印有动物、数字、眼睛等图案,对刚处于基础认知期的低幼儿来说,刚刚好。

3. 两岁之后的性别差异

2 岁以后,性别的差异、儿童自身的喜好开始显现出来。男孩可能对车子这类会动的玩具尤其感兴趣,女孩可能更被过家家主题的玩具吸引。

不过需要尤其注意的是,玩具的性别壁垒。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尊重孩子的天然喜好,因势利导,而不应该按照自己对性别的固有认知,把男孩子局限于玩车子,女孩子局限于过家家。

这种教育和思维方式不利于孩子形成自我接纳的人生态度,也容易导致孩子否定自我,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天性优势。

男孩玩娃娃,女孩玩车子,没毛病。

4. 万金油主题

另外,如果你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积木,动物主题和恐龙主题都是不分性别的万金油。

世界各地的恐龙博物馆,都是带娃旅游的好去处,不论男孩女孩,都疯狂喜欢。我们家的两个孩子也是这样,各种恐龙的英文学名又长又拗口,但他们就是记得很清楚。

图片布鲁可最新的跑跑变变系列恐龙篇,积木颗粒数比较多,可以多维拼搭开脑洞。它的特色之一是拼好之后,可以用遥控器控制恐龙的行走和发声,配套的布鲁可积木 app 里,还有很多恐龙拼搭指南。

布鲁可积木官方 app 拼搭指南陪玩成果图努力建设中

第四,编程积木的选择。

孩子 4 岁以后,开始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除了逻辑益智类游戏以外,我个人认为编程也是对逻辑思维的很好的训练。

我们的儿女们都是数字土著,是在数字科技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编程对他们这代人的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英语语言,在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编程语言也许会成为他们必须要拥有的沟通技能之一。这一点,和我们这代数字移民是不同的。

看过我上一篇回答的知友可能知道,我比较强调家庭教育和亲子陪伴,目前为止,两个孩子都没上过付费培训班(主要是觉得性价比不高,而且不如我们自己教的好)。因此对我来说,挑选一款优质的在家学习的工具尤为重要。

老大 4 周岁以后,我尝试过 4 种儿童编程玩具、2 款编程桌游和 7-8 款编程学习软件。

总体而言,我的感受是,幼儿编程玩具不要选择高端、复杂的,什么年龄段就用什么年龄段的学习工具。不要想着买一个高级点的编程玩具,然后一用很多年,既省钱又省事。这就好比是给宝宝买鞋子。我们不会给宝宝 12 cm 长的脚,买一双 15 cm 大的鞋子,然后让宝宝松松垮垮穿上很多年,直到他的脚能凑得上鞋为止。

除非经济条件确实不允许,不然的话,我们肯定应该选择一双大小最适宜、设计最合脚的鞋,只有这样宝宝才能走路走得稳,运动能力才能发育得好。

同样的道理,编程益智玩具也是如此。我们应该选择一款最适合孩子当下智力水平和性格喜好的编程积木。等到孩子长大以后,能力变强了,再买一款新的编程玩具,让玩具的难度和宝宝的心智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脚」的状态。

像布鲁可智能系列的编程积木,既是一款编程玩具,也是一款拼搭玩具。它里面有很多积木块,也有官方指导图纸,能拼出各种造型的机器人、动物、车子,等等。

我的习惯是,先和小朋友们一起拼积木、搭造型,再让孩子用布鲁可积木的 app,控制机器人做出一系列的动作。我们家小朋友特别喜欢角色扮演、编故事情节。姐姐假装机器人早上起床上学,经过路上的各种路段和障碍,最终到达幼儿园上学。弟弟表示他不用上幼儿园,所以手动抓着机器人去游乐场玩。

给孩子选好了安全、有趣、可玩性强的拼搭玩具以后,我们再来说说:

拼搭玩具该怎么玩?如何最大化拼搭玩具的教育价值?

1. 保护和引导孩子的学习热情

学习是儿童自带的本能天性。

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护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引导但是不强迫。在游戏中,重视拼搭的过程,而不是拼搭的结果。我们家长陪玩的真正要义在于:通过拼搭游戏,培养孩子的心理和学习能力,比如不断尝试、勇于创造、坚持不懈、反思总结、面对挫折。

2. 家长心态要放平

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画得漂亮、拼得精致、写得好看,再对比自家孩子的表现,难免心里发急、心态失衡。所以,我们家长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和焦急转化成孩子的压力,导致我们对孩子挑剔指责、恨铁不成钢。

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孩子把才艺学习看成是一种痛苦和负担,得不偿失。

3. 让孩子的创造具有功能,培养内驱力

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一个板子、两个轮子的「汽车」就是创造。孩子简陋的拼搭实现了「跑」的功能,使他感受到自己创造的价值,从中收获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积极情绪就是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最佳动力。

我认为,拼出精致美好的作品并不重要,孩子自己的创造虽然简陋,但是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当孩子能与自己的创造成果互动,让自己拼出来的小汽车在红绿灯前面等着过马路、用自己搭出来的小屋子来招待参加生日聚会的客人时,孩子就学会了创造的真谛。

4. 鼓励孩子试错,克服创新带来的心理压迫感

创造是一件很有心理压力的事情。

如果我们仅仅是依据图纸搭建、依葫芦画瓢,那么我们只是一个图纸的执行者,而不是创造者。要想真正地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反复地经历创意、试错、修改的心历路程。

在购买积木的时候,我建议选择像布鲁可积木这样的多维拼搭大颗粒积木品牌,一套积木不仅有 2-3 个官方指导造型,也有很多自由创意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先通过图纸拼搭熟悉积木,再通过自由拼搭培养创造性思维。

5. 培养孩子的成长式思维

与成长式思维相对立的,是僵固式思维。

僵固式思维的孩子执着于最终结果、轻忽过程,因此他们更加害怕错误、不敢尝试。成长式思维的孩子不会把结果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行动,注重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标签、下结论,比如「你就是不如 XX 聪明」「你不擅长拼搭游戏」「你怎么就是教不会呢」。

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用成长式思维来思考,比如:

    我遇到了一个困难,我可以尝试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我无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谁请求帮助;

    如果所有的尝试和帮助都无效,我拼不出我想要的东西,那么我是否能想出一个替代方案;……

    6. 同质玩具不要买太多,同一类型的益智玩具买 1-2 款就够

    重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过度地求新、求变可能会导致孩子对每款玩具都浅尝辄止。我建议,大部分的益智玩具应该以深耕为主,重质不重量,让孩子充分开发每款游戏的精髓,把一套玩具玩到熟、玩到精。

    这样,既经济实惠,收效也好。

    以上分享的内容完全基于我自己在买玩具和陪娃上的心得体会,仅代表我的个人建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0
  什么样的积木适合 1-6 岁的孩子?
  第一,安全性。
  1. 材质的环保程度
  价格和材质多少是相关的,太过便宜的拼搭积木使用不环保材料的风险更大,比如有毒塑料、甲醛超标等。
  普遍来讲,色彩鲜艳的传统木质积木,表面的彩漆通常含铅,强烈不推荐给低幼儿童。另外,表面镀上一层颜色的塑料玩具也不推荐。因为幼儿喜欢把卝玩具放进嘴里,这些颜色在啃咬的过程中会被小孩吃进嘴里,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智商造成很大的损害。
  2. 颗粒大小
  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商家会以 3 岁为一个分水岭,3 岁以后卖的就有小颗粒积木了。我个人认为,尽量不要冒这个风险,有些 5-6 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然会出现把卝玩具放进嘴里的现象。所以即使是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也不要掉以轻心,选择大颗粒设计、重视环保材料仍然十分有必要。
  3. 制造工艺
  最后一条,积木边缘平滑,没有毛刺、不刮手,并且是圆角设计。这一条大部分靠谱的品牌都应该能做到。
  第二,质感/使用感。
  1. 积木插拔是否流畅?
  积木太松,插上去以后容易掉。积木太紧,学龄前的孩子掰不动。所以选积木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看价格和档次,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和力气的。
  2. 手卝感细节
  有些品牌的玩具有些小心机、小亮点,特别招小孩子喜欢。比如我最新入的布鲁可大颗粒积木,它的恐龙牙齿、尾巴、爪子等等不是纯的塑料,也不是纯的硅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手卝感,比较 Q 弹,小孩子特别喜欢捏着玩。
  3. 趣味性和可玩性
  由于幼儿的视觉和认知能力发育有限,所以玩具的颜色必须要鲜亮,色块必须要大,颗粒必须要便于小孩子摆卝弄和操作。我个人不建议那些小小的、复杂的积木,我觉得那类玩具更多的是迎合家长的审美,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幼儿自带一套审美标准。
  第三,积木主题的选择。
  1. 一岁以内的孩子
  1 岁以内,孩子的精细动作发育有限,所以不太用得上拼搭玩具。1 岁以前玩摇铃、牙胶、床铃这类玩具最为合适。
  2. 一至两岁的孩子
  1 岁以后的孩子逐渐进入动手敏感期。对于 1-2 岁的幼儿,我建议以感官探索为主的简单的积木套装。积木的颗粒数量不宜太多、元素不宜太复杂。
  低幼儿玩积木最大的特点是,不管桶里面有多少玩具,一定要给你「哗啦」一下,全部倒个底朝天。
  所以,积木太多一方面是收拾起来太麻烦,更重要的是,容易分散孩子本来就不多的注意力。
  3. 两岁之后的性别差异
  2 岁以后,性别的差异、儿童自身的喜好开始显现出来。男孩可能对车子这类会动的玩具尤其感兴趣,女孩可能更被过家家主题的玩具吸引。
  不过需要尤其注意的是,玩具的性别壁垒。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尊重孩子的天然喜好,因势利导,而不应该按照自己对性别的固有认知,把男孩子局限于玩车子,女孩子局限于过家家。
  这种教育和思维方式不利于孩子形成自我接纳的人生态度,也容易导致孩子否定自我,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天性优势。
  男孩玩娃娃,女孩玩车子,没毛病。
  4. 万金油主题
  另外,如果你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积木,动物主题和恐龙主题都是不分性别的万金油。
  世界各地的恐龙博物馆,都是带娃旅游的好去处,不论男孩女孩,都疯狂喜欢。
  第四,编程积木的选择。
  孩子 4 岁以后,开始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除了逻辑益智类游戏以外,我个人认为编程也是对逻辑思维的很好的训练。
  我们的儿女们都是数字土著,是在数字科技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编程对他们这代人的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英语语言,在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编程语言也许会成为他们必须要拥有的沟通技能之一。这一点,和我们这代数字移民是不同的。
  我的感受是,幼儿编程玩具不要选择高端、复杂的,什么年龄段就用什么年龄段的学习工具。不要想着买一个高级点的编程玩具,然后一用很多年,既省钱又省事。这就好比是给宝宝买鞋子。我们不会给宝宝 12 cm 长的脚,买一双 15 cm 大的鞋子,然后让宝宝松松垮垮穿上很多年,直到他的脚能凑得上鞋为止。
  除非经济条件确实不允许,不然的话,我们肯定应该选择一双大小最适宜、设计最合脚的鞋,只有这样宝宝才能走路走得稳,运动能力才能发育得好。
  同样的道理,编程益智玩具也是如此。我们应该选择一款最适合孩子当下智力水平和性格喜好的编程积木。等到孩子长大以后,能力变强了,再买一款新的编程玩具,让玩具的难度和宝宝的心智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脚」的状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31
这个阶段的宝宝想法更多,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对自己的“作品”追求“完美”,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独特而有美感的。但木质积木容易倒塌、变形,因此宝宝会从木质积木开始转向塑料积木,从简单的拼搭造型过度到复杂的拼插操作。
这时候可以给宝宝选择小颗粒的拼插积木,塑料积木、磁力片积木、雪花片积木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6岁之后宝宝还继续玩积木的话,就可以考虑更加复杂的积木,例如电子电路积木之类的。
第3个回答  2020-03-10
给孩子买一些颜色鲜艳的积木
第4个回答  2020-03-10
大颗粒的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