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要素(摘抄自《非暴力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因素:需要。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导致自己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2)指责他人。一般会感到恼怒。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伤心,因为我们看中信任和接纳。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这么说是需要体贴和支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我们开始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乐于互助。既表达了自己,又关心他人。这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因素: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提出具体的请求。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明确谈话的目地。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时,总是希望有所回应。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请求反馈。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以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特别是在集中讨论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了解他人的反应。再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2.对方正在想什么。3.对方是否可以接受我们的请求。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做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地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地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