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它在平复学生的精神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的课

古诗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它在平复学生的精神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的课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朗诵古典诗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南国花园小学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激活传统,继往开来。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 ,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使南国花园小学师生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正呼唤学校教育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因此我们的人文教育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用这些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诗文内容可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读、熟背,以作为学生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1
你看看这个回答怎么样
让历史的灵魂跳荡在我们的胸膛

——浅谈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山东省青岛市志成实验中学 林诗红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那么,什么是素质呢?一位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说:“素质就是将你所学的知识统统忘光以后剩下的东西。”我们很多人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甚至还有人读到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那么,将我们所有的文凭拿掉,将十几年、二十几年以来所学的知识统统忘掉以后,我们还能剩下多少东西呢?可以说很多人所剩无几。素质是什么,显而易见,素质是一种学习、生活、工作能力,是一种追求、信念,是一种意志品质,是一种人格,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深切感受到的东西。现代教育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对于文化底蕴的积淀,对于人格的塑造,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则相对缺乏。这种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是狭隘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狭隘的教育内容培养出的人才不可能是高素质的,更缺少创造性。

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很多人常常有一种隐痛,当想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时候,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深究其原因则是:文化底蕴不足,语文素养不高,心量不广,涵量不深。那么,要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大量诵读古诗文经典作品不失为一条捷径,尤其是在一个人记忆力较强的青少年时期。“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这是博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他还说:“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少年时期熟背一些古书的效果。”中国的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积淀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绝的长廊。”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永恒经典。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像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大量诵读古诗文,大量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和前人的智慧,让历史的灵魂跳荡在学生的胸膛,无异于让学生们站到巨人肩上看世界,必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画出一条更高的起跑线。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并要求初中学生在7~9年级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段)。有人认为,这是在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有些教师也不理解:老教材每册书一个单元的古诗文背诵,都常常让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单元,可怎么教呀!其实,古诗文的学习远没有这么复杂。它不需要深入分析、理解,只需要先“吞”下去,先记住它,时间长了,它自会消化、吸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对诵读还是很喜欢、很热衷的,如果我们不创造条件引导、督促他们诵读有用的古诗文经典,他们照样会去背电视广告、流行歌曲。

古诗文教学实际上是用文学的方式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如果只为教古诗文而教古诗文,那就把古诗文教死了。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的确已背离了自己的传统,正被一些所谓现代的重理性、重分解的教学方法给束缚住了。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大都陷入了一导语、二文学常识、三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四翻译、五分析、六总结等僵死的模式中。这样一种情景是我们在古诗文教学课上经常看到的:老师絮絮不止地解词、译句、讲篇章,学生不停地记笔记。应该说,目前的古诗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非文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文化底蕴的迅速流失,使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具趣味性的文学课变得干巴巴的,枯燥乏味。长期以来,我们不仅迷失了古诗文的教学观念,而且还迷失了流传几千年的教学传统。

中国的古诗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应得到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盲目模仿西方却被扔掉了。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诵读的。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诗文特别适合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像《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样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诵读是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的。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正应该多诵读一些古诗文,而少进行一点烦琐无用的分析。至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古诗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教师什么都问:获得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非得让学生说出个一二三,就说明他明白了吗?未必。古人云“四十而不惑”,读书读了几十年,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不惑”,45分钟怎能让一个孩子“不惑”呢?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之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在古诗文中有相当多这样的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甚至是只有古代人才懂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是很困难。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追求什么?读书不是追求学究式的理解,而是要“会意”,一旦心有所得,便达到每一个读书人所期盼的“忘食”的境界。这种读书就是感悟。教古诗文,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读着读着,字里行间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就会有某种程度的“会意”,就能从中悟出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即使暂时没有感悟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要紧,首先孩子有权利理解到作为一个孩子能够理解到的层次和东西。其次,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有些好东西,吃是吃进去了,可也得有一定的消化时间,孩子们读得好东西多了,慢慢地积累厚了,人生阅历、人生经验丰富了,在未来的某一天才有可能被什么东西悄然拨动心弦,突然领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明白人生的真谛。而这些决不是语文老师急功近利的简单做法所能够奏效的。

所以我认为,古诗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好的朗读就是分析,好的背诵就是理解和鉴赏的前提。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整体感知、大体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又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势必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中学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多是精粹语言,只要粗通大意,先吞下去再反刍是完全可能的。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的王财贵博士把这种教学方法很风趣地叫做“填牛”——牛的胃很大,你一直给它填下去,它什么时候消化,你不要管它,总有一天它会反刍。

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植根于中国的以往,编织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需要科技层面的东西,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东西,尤其离不开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祖国的未来——青少年。重视古诗文诵读教学,让历史的灵魂跳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胸膛,我们的文化底蕴势必加厚、审美情趣势必提高、人格势必完善、社会责任感势必增强,社会必将加快发展与进步。所以,古诗文教学有传承民族文化、铸造青少年灵魂的重大意义,古诗文教学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民族文化教育的责任。

参考资料:http://www.chinese001.com/czyw/jxlw/gswjx/0002.jsp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