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先生要说“消灭汉字”这种话呢?

如题所述

因为汉字不容易在打字机上打字,它影响了媒体和文化的发展。 另一个原因是汉字太复杂,无法提高识字率,人们经常写错字,认错字。 写这封信花了很长时间。 当时,中国正处于生存危机之中,被外敌包围。 鲁迅曾经说过:“汉字是珍惜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但是我们是最大的财富,我们是否要放弃汉字,汉字或放弃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可以立即回答这个问题。 当时流行的观点是,如果不放弃汉字,汉语和中国人就会灭绝。  

 但鲁迅先生是人,不是神,人当然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所以要“辩证地”看待一切观点。 如果鲁迅活到今天,他可能就已经改变他的看法了。 后来的改进,不需要拼音,只需要简化汉字。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简体字是民国时期发明的。 事实上,许多汉字都是古代的“隶书”和草书,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关于简体字的呼声。

但简化字符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从历史上看,字符往往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新字符借用了原始字符的部分,而原始字符又基于旧字符。 然而,目前的简化方案并不完善,最大的失败是“合并”。 举几个例子:“游”和“游”合并成“游”,导致“游玩”和“游泳”用字不清;“干”,“乾”,“干”都被简化成“干”,但三者完全是不同的意思;大陆人分不清”後”和“后”的区别,前者表示方位的“後面”,而后者只有“皇后”的意思。当初学文言文的时候,讲范仲淹勤勉读书,“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以为范仲淹晚上学累了,就给自己下了碗面吃,结果竟然是范仲淹用水洗脸,让人哭笑不得。这句话在繁体字中就很清楚,因为”面“和“面”是完全两个意思。

汉字本就严谨,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加以保护。 模棱两可的词语并不是所谓的“博大精深”。 根据汉字六书原则,人们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寻找汉字的最佳方式,而不是急于实现政治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5
鲁迅先生说的,消灭汉字并不是说现在的汉字,而是指文言文和繁体字,因为文言文和繁体字实在是太难理解了,非常难以学习,非常难以被临摹,比较影响中国汉字的发展,所以才说要消灭汉字。
第2个回答  2022-02-25
主要还是因为鲁迅认为汉字书写起来比较困难,影响了媒体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22-02-25
因为汉字非常的复杂,而且每个汉字都有很深的意思,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