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2+1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3个主科为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1”是物理和历史为2选一科目,每科满分100,也是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2”是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选两科,每科满分也是100分,按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


扩展资料:

3+2学校的特点:

3+2学校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时间里,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

3+2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它以经济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支柱产业和高科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计算机平面设计、物流管理等,充分体现适用、新兴、现代、复合等特征,密切贴切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深受社会欢迎。

3+2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用人单位评价,3+2大专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优”,被称为“中专大学生”,就业形势较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2本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2大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4

“3+1+2”模式,这种模式中的“1”为物理或历史,两科必选一科,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原始分总分可能是100分),2指的是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进行任意组合,以等级分计入总分,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学生“弃物理”现象。

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学科。

扩展资料: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5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高考3+1+2模式既不会让同学们太过于“偏科”还让更多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学科,不仅仅实现了教育部门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不耽误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选择权的减少反而加剧了选择课程的难度。



扩展资料:


改革进程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市成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2019年4月23日,八省份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截止2020年11月7日,全国已有14个省市实施了高考综合改革。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采用的是“3+3”模式。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采用的是“3+1+2”的模式。


2020年12月29日,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的八省市公布了各自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八省市将采用“3+1+2”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1+2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14

“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3门仍作为必考科目;

“1”是指物理、历史作为选考科目,考生从中选择1门;

“2”是指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2门作为选考科目。

自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入学新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14门科目。

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学生可从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合格性考试每门满分100分,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60分及以上为合格。

扩展资料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物理、历史成绩采用原始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成绩依据转换规则转换后(也就是:以等级转换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每门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将每门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2%。

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这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40~30分五个分数段,得到考生的转换分。

参考资料来源:福建省教育厅-福建高考新方案:“3+1+2”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11-09
所谓“3+3”模式,是指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高考“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