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5-22
给思维给理念才是上策
其实,思维和理念不仅是拉开国与国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也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因素。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什么能缔造他的商业神话?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的思维比人家领先一步。从塑胶花到房地产,从股市到IT业,每一次投资,他都比人家抢先一步。
思维和理念对教育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不教做人,何谈培养杰出人才
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关键因素不是先天的智商,而是后天的教育。品行优良不优良,思维高远不高远,意志坚强不坚强,人格健全不健全,这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才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培养主要靠后天的教育。
讲到做人,那做人包括哪些方面呢?按照现在比较新的提法,做人主要指3Q:品商、情商、逆商。
思考是成功之父,重视提问就是重视思考
思考越深入,解决问题才会越彻底。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因为思考的深度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产生了。
思考很重要,可是我们中国的家长往往不把思考当一回事。我们国家跟西方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中国的家长看到孩子从学校回来,问他的是: “你今天考了几分啊?”而英美国家家长问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呀?”为什么西方教育那么重视提问题呢?其实,提问题就是思考的开始,重视提问题就是重视思考。
第2个回答 2020-05-22
“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人们都认可,可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总是如何劝说孩子,如何给孩子讲道理。
比如我经常收到这样的来信:年轻父母们详细陈述了老人带孩子如何包办溺爱,导致孩子有许多毛病,后面提出的问题却是:“这种情况下,我如何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改正缺点?”
也有不少家长,他的孩子遭遇了学校老师的冷暴力,导致孩子厌学。家长不去想办法向学校反映,解决老师的问题,也不去做任何和老师沟通的努力,却来问我“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再厌学”。
这样奇怪的逻辑经常遇到,明明是成年人做得不对,伤害了孩子,却把改造的矛头对准孩子,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状态,这怎么可能呢?
2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
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
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
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示负责和爱,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不过,这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
孩子经常很固执逆反,不管家长怎么说,就是不听。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做得对不对,周围又不时地有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想让他做什么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必须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
第3个回答 2020-05-2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转变爱的方式方法。爱在心里,而不是表面。
2
/5
学会拒绝,学会放手。不是孩子的所有要求,都要答应,也不是孩子所有的活动都要关注和干预,你不可能用你的知识覆盖孩子的知识,更不可覆盖孩子的情感,也没有必须,只要孩子不碰底,不犯原则,大方向没有问题就行了。
3
/5
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话说:“龙养龙,凤养凤,老鼠养儿会打洞。”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总结,这说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就带出什么样的孩子,你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你要求孩子不能做了,自己也最好不做,如果要做那也最好不要让孩子知道。
4
/5
家庭和睦,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是教育好孩子的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爸爸妈妈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要观点一致,爷爷奶奶也协同作战,如果分歧千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吵,更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辱骂对方。一般发现孩子有问题时不可一哄而上,要留下回旋余地。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就唱白脸,一个正面进攻(谁在孩子面前有威慑力,谁就下面进攻),孩子最爱谁,谁就留下,一旦僵持了好拉回绳。
5
/5
批评孩子三步曲
第一警告,警告要有威慑力。第二批评,如果警告不听,那就要批评了,批评要有理有据有力,触及灵魂,痛彻心扉。第三抚慰,批评之后还让受伤,得到抚慰,让孩子怕你又爱你,那就成了。
第4个回答 2020-05-22
我认为上上策是先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教育孩子的时光是有保鲜期的,一但错过,再无时机了。
注重言传身教,继而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好习惯!
多陪伴孩子,陪伴对任何人来说是大于金钱与物资的给予,对孩子的陪伴是任何东西代替不了的。
多关注孩子,随时引导,教导孩子,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想各种富有转化力的方法来获取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及敬佩之心。
对待判逆期的孩子,父母要保持一种冷静的心态,观其颜变,用软硬兼并,收放自如的方法慢慢来引导孩子走出判逆情绪。
切勿使用置之不理,随其任性发展的态度,或以长辈的身份急于形成的来强制管教孩子,从而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是耗费心血,多费精力与时间多多注重自己的孩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开花结果。
别让金钱与利益蒙蔽了双眼,模糊了心智,占用了陪伴教育孩子的时间与精力。等醒悟后,转过头来,管教孩子的最佳时光也飞逝了,后悔之晚矣!
第5个回答 2020-05-22
学会快乐地分享
对于小孩子来说,分享就意味着失去,小到零食玩具,大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关心,他们都不会愿意有别的小朋友参与进来,这是天性,父母要首先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要引导分享,可以在孩子们看上别人的玩具的时候,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玩具去尝试交换,这样就不会那么难以接受;或者在陪伴宝宝的时候,主动向他/她借走某样玩具,过几分钟后还给他们,然后再让宝宝从你这里借走某样东西,同样过几分钟要还回来,通过这些方法带宝宝完成学会分享地第一步。
家长要终身学习
学习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学习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培养孩子的情商,学习如何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教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学习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帮孩子渡过成长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