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希望有还是没有都是无所谓,不重要的。

出自:鲁迅的《故乡》

原文: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译文:

希望有还是没有都是无所谓,不重要的。就好像这脚下的路一样,本来是没有的,后来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创作过程

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

《鲁迅日记》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

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

往返大约29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后来由作者编入小说集《呐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又注重实践,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因此不要把“没有希望了”随便挂在嘴边,这就是“无所谓无”。
至于后面的这两句话其实是个比喻,说明“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但是他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的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9-28
这话不能单独解。单独解,随便怎么解都好:“希望”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希望”好像有用,又好像没用;“希望”好像有必要说清楚,又好像没必要说清楚……后一句“走的人多了成了路”也不难:实践中,人类的共性导致了规则的出现,而不是先有规则这才定下了人类的共性。换言之,真正正确的规则,必须是符合人的本性、共性的。
这话的难点在于前后两句的关联:“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另一难点在于:解读前后关联时,还得以《故乡》全文材料为据。
我们先看引出这个结尾的最后部分的原文——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然后我们再来推敲这个关联。
作者先谈自己对于后辈(水生、宏儿)的各种希望,归结为:他们应该有新的、前人未经的生活。
接着指出,“我”与闰土的“希望”,本质都是倚仗他人:闰土自己麻木不争,把“摆脱苦难”寄托在神像身上;“我”自己虽辛苦辗转,却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把“中国人的新生”寄托在后辈身上。两者都用“希望”来麻醉自己。
于是名句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希望”对不对、有没有用、能不能按自己设想去实现、自己是否真的为此努力奋斗,这都不重要。人生都是按照本性走下去的,最后走成什么样,无法预定,更无法规定。所有关于他人“希望”性质的评判,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看到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后做出的比较。既然身处“现在”而不是“未来”,既然“更美好的人生”目前无法预定详情,那么,随他去吧!或许他们最后走出了特别的轨迹,超出了“我”此刻对他们的“设计”,只要他们自己感觉好,就够了。就像“我”现在对于记忆中的故乡的感觉:“我”如果没有带着低落的心态亲身来故乡这么一趟,故乡在我心目中不一样总是深蓝金黄、无限美好吗?
老实说,解读到这儿,我自己都觉得牵强。好像鲁迅一下子想通了,莫名地就认定未来一定美好似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他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下等人的命运有着一种永恒的悲观,他不可能突然坚信中国人会改变。但是想到《<呐喊>自序》里他承认过,“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所以,觉得突兀也还是发来混个答案吧。
第3个回答  2019-11-08
貌似有路实质无路 有也是老路
阶层固化 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第4个回答  2020-10-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