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有哪些现实的例子?

如题所述

先解释下囚徒困境是什么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举个例子

A和B犯事被抓了,如果A供述了,而同伙B保持沉默,那么A就无罪了,但是B要判五年。反过来,如果A沉默,但是B供述了,那同样,B就自由了,A要坐五年牢。AB两个人都供述认罪了,他们各自要坐三年牢。但是如果都沉默,每人判两年。

现实里最好的例子就是美苏军备竞赛,这其实也是囚徒困境的一种,冷战时期的美苏军备竞赛都是各自的优势策略,双方都无法信任对方不搞军事发展,都担心自己被设计而陷入危险,所以即使曾经出现了“盟约”,最后这份盟约还是不得不撕毁了。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但现实中也都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了解囚徒困境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