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很多国家都称''公''如齐桓公,唯楚国称''王''如楚庄王,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情况下称王前肯定要有自己的实力,否则其他的强国便会前来讨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楚国的情况。楚国是北方一支部族,商朝人后来开始驱逐他们,所以他们便带领部族逃往南方。
楚国的发展过程也是很艰辛了,中原人不喜欢他们,在中原人思维中,楚国地处蛮荒、人民野蛮,他们不配和中原的诸侯一起会盟,所以都很排挤楚国人。但楚国人一直忍辱负重,拼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逐步壮大自己的国家。
在《史记》中有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我们可以看出来,楚人对''蛮夷''的称号的痛恨,他们还用这个称号挖苦曾嘲笑过楚国的随国。楚国攻打随国后,便让随国国君面见周天子,并向周天子请求给楚国提升爵位。在楚武王三十七年时,随国国君回来了,但却带着周天子否定的答复。
''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所以楚国的国君自此开始称王。总而言之,楚国称王的缘由,无外乎是因为诸侯对楚国的嘲讽、再加上周王对楚国的轻慢,我们不仅为之叹息,历史上的事情总是有因有果的,这就为以后的“问鼎中原”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