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中,为什么只有楚庄王是王爵,其余四个都是公爵?

如题。

楚国是子爵,国君称为楚子。我们听着别扭,楚国的国君们更感觉不爽。一直想提高一下国君的身份,可周王不允许。一怒之下,楚国就自称为王。一般史料皆称楚国称王始于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但《韩非子》记载,楚武王之兄楚蚡冒已有“楚历王”的称号。这恐怕是最早的自立为王吧。

春秋时期的确比较乱套,有的国家国君称“公”,有的国君称“王”。但这一时期不仅仅楚国称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也都已经称王。

无论爵位如何,名义上都是诸侯国,诸侯国的国君对应着爵位等级,称谓就是:宋公、齐侯、燕伯、楚子、许男。这是很严格的,不可僭越。

姜太公封齐国,称为“齐侯”,位居“五侯九伯”之上。五侯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是指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姜子牙是齐国的始祖,谥号为齐太公。谥号需要周王朝批准才行。

这个或许是由于姜子牙对周朝建国的贡献,死后谥号为公,也是一种褒奖,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对于去世的人给与更高的封号,以示尊崇。

春秋时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仅仅是名义上的存在。各诸侯国各自行政,不再把周王放在眼里,不仅不听招呼,而且大多不再朝见和进贡。

国君的更替也不再按照程序上报批准,不管周朝廷是否认可,谁抢到算谁的。国君去世后的谥号也是自行其是,想称啥就称啥,没那么多讲究,也没那么多计较。

诸侯混战,国家随时都面临着灭亡,那些谥号就没多少实际意义啦。春秋时期,各国称谓的混乱也反映出周王朝权威的丧失和对诸侯国掌控力的减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因为楚庄王绝对是沉得住气 ,有远见,有计划的人。同时他绝对是楚国历代帝王综合能力最强的帝王。
第2个回答  2019-09-20
楚国国君是子爵,所以他一直想提高自己身份,在多次被拒绝后,他便自称为王。
第3个回答  2019-09-20
他自称的王爵,然后久而久之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之后坐实了王爵这个称呼。
第4个回答  2019-09-20
一开始楚庄王他是自称为王的,后面他发展壮大了,也就坐实了王爵的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