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散文形成的原因以及过程

如题所述

我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邢育森·   当网络写手仅仅盘踞在网络之上,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带有爱兰说得那些特点。这是说文字、语言和表达上的特性。Sieg 曾经说过“自由的写作,和写作的自由”,这是对网络作品创作状态和发表、传播渠道的描述。不过,我的看法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首先,网络文学不一定都是适合网络阅读的,或者说,不一定是非要在线通过屏幕阅读的。传统媒体一样可以成为网络文学承载方式。正如传统文学上网之后还是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印制成书也依然还是网络文学。适合网络阅读的那些短小精悍、明快生动的帖子是网络文学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网络文学的全部。   2)我现在觉得,网络文学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和定义,代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文学创作的某一种潮流。事实上,从作品区分,不如从作者来区分,而且这实际上也是人们默认的办法。换句话说,这批被人们接受和承认的网络写手的作品,经常被人们笼统的称为网络文学,而很少有人,特别较真的来甄别和挑选宁财神、安妮宝贝、俞白眉这些人写得作品中,哪些是网络文学,哪些是传统文学。如果有人来较这个真的话,一定会感到没什么意思,因为人们已经形成了定论和成见,要改变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没用。   在书店可以看到邱华栋等人出的一批“网络文学丛书”,估计除了那书的编者,没几个人会认为那些作品是网络文学。还有,周洁茹也写过一篇《小妖的网》,这本书也经常和其他网络文学作品放在一起,但肯定没人会说周洁茹因此就是网络作家。相反,看安妮宝贝新出的《八月未央》中的很多随笔散文,跟网络并无任何关系,也并不明快简洁,并无通常网络文学的鲜明特点,但一样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网络文学。   3)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标签,没贴上的可以自己贴上,贴上了可就很难取下来。一个暂时还没有被归为“新生代”、“七十年代后”、“美女作家” 等等这些群落的写手,现在完全可以自我决定和选择是否愿意被贴上网络文学的标签,当然要首先满足几个先决条件:一是业余写作,如果已经加入了某一级作协,基本上就会被归到传统作家里;二是在网络上活跃活动,经历一个混脸熟的推广自己的过程,获得一定数量网友的认可;三是成名作品的发表和被广泛阅读要先于传统媒体,是在网上完成的。一般这几点做到了,人们基本就会把你称为网络写手,今后不管你怎么改变风格,大家还是会习惯性的把你的作品称为网络文学,而且不管你自己本人的态度和意愿如何。相反,如同你想小心翼翼的绕开网络文学这个标签,那你就避免上述三个条件即可。   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标签,就肯定有“多栖写手”。比如水晶珠链,她没上网之前就在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书(不过应该不算成名作),所以可以算是传统作家;她的新书名字叫《偏要是美女》,所以也可以打着美女作家的旗号;她的年龄比较小,又可以被称为“八十年代后”;再加上她在网络上的活动,还可以作为网络文学中的一员出现。贴上这些标签,至少可以帮助她多卖出去几本书,扩大受众面吧。   4)关于文学本身的情况。在互联网这么普及之前的那几年里,实际上传统文学是在不断衰落和败退的。人们要么买杂志报刊,根本不逛书店,要么去书店也是买英语、技术、财经方面的书籍,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书籍几乎无人问津,谁要说是个作家或文学青年肯定会遭到相当数量的人的嘲笑。网络的兴起,免费写作和在线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情况,文学重新在网络上热了起来。网络写手无意间获得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在一个阶段内大大超过了那些成名的传统作家。所以,出现了一个新的购买群:网民。这个购买群的数量应该大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爱好者,换句话说,如果某一网民买了一本安妮宝贝或者宁财神的书,他并不见得抱着欣赏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动机,而仅仅是熟悉这两个人的名字和作品,感觉跟他们亲近,有一种认同感;同时,他未必就会去买余华、苏童、王安忆的作品,尽管可能后者写得比前者更好。   所以,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招牌,目前是出版商为了推动销售获得利润的一个手段,在一定阶段内,这个招牌和概念还会不断得到强化。当然,得到强化的仅仅是网络文学中有利可图的那一部分,但并不是说,网络文学的其他特性就消失不存在了。如果出版商有了其他更好的题材和概念,就会转移力量去炒作别的,网络文学的其他特性就会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此一时,彼一时,万事流转,各有因果,暂时并不代表永远—- 要发展、辨证的看问题。:)   5)既然目前这批网络写手是通过免费写作,在网络上都获得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他们必然是有共性的。第一是他们有旺盛的创造力,否则起初无名无利,他们花费时间精力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创作本身的乐趣。而能感受到这一乐趣的写手,必然是创造力极强的作者。第二是他们作品风格的大众化和亲和力。在网络上写作的作者不计其数,而能够浮出海面的,不过数十人,有的是写得早,历史原因占了先机,但也有很多早期作者慢慢就被遗忘了,这说明现在成名的这些网络写手的作品,除了文字本身达到了一定艺术水平之外,风格的大众化和亲和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他们获得广泛拥护的奥秘所在,而且,更关键的,这并不是刻意营造或者炒作的,而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的结果。第三是他们自身的个性魅力,网民读网络写手的作品,与其说在获得文学审美享受,倒不如说是在欣赏网络写手的个性魅力,而且这一魅力并不是仅仅通过作品,而且通过回帖、照片、活动、 oicq、访谈、mail等等多种方式获得了丰满,象宁财神、俞白眉、安妮宝贝等等这些个性魅力十足的写手,很容易获得网民读者的认可和喜欢,感觉是自己人,并没有其他传统作家的那种距离感和陌生感,网民也自然会看着作者的名字来阅读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正是这批被冠以网络文学称号的作品,代表着一批更新鲜的,更活跃的,更年青的,更民间的创作力量,所以,我才说,网络文学,就是新鲜的、活跃的、年青的、民间的文学。   再把话说白一些,对于那些并不太懂专业理论、没有太深文学素养的一般文学消费者来说,网络文学就是这样一种文学:年青人写的,给年青人看的,通常是比较好看的,已经通过竞争和淘汰在网络上获得了相当广泛的欢迎和承认的,所以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字和声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