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何寓意

如题所述

夸父逐日,这是一个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故事。说的是一个巨人夸父突发奇想想要追上太阳。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出发了。他追啊追啊,最后在一个叫禺谷的地方追上了太阳。但是太阳那么热,烤得夸父口干舌燥,于是他就跑到渭水河畔,一口气喝干了渭河的水,但是还不够,于是又跑到黄河边将黄河水给喝干了,两条大河的水依然没能解渴,所以他决定到北方的大泽去喝水解渴。但是路程太远,没能跑到大泽他就渴死在了路上。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一片绵延千里的桃林,回馈后人。

这就是关于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后世文献中也多有引用。晋朝陶渊明就写过一首诗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意思就是夸父突然立下一个宏大的flag,要和太阳比比脚程,看谁跑得快。所以,后世对于夸父逐日这个神话的解释,也大多从这个角度来演绎。无论是山海经中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还是后人赞叹夸父逐日的精神,但是夸父给人的感觉总是一个傻大个,没事练长跑追太阳玩,最后中暑把自己给跑死了。

但是,古人塑造这样一个形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夸父逐日的原文,我们会又新的发现。

夸父逐日在山海经中一共有两段,其一,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另外一段,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特别是第二段的两个细节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个细节是这里交代了夸父的祖辈是后土。后土又是什么人?

《山海经海内经》上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这么啰哩啰嗦写了一长串,我们撇开其他的不说,至少可以知道,后土是炎帝的后裔,后土生下了噎鸣,噎鸣生下了12个岁。

其实我们都知道,所谓神话,其实很多都是上古先民的活动的另一种方式的记载。这里的十二个岁,正好对上了12个月,又和后来的十二个天干相对应。故而我们可以肯定,这里后土的后人,在上古时期很有可能是从事历法记录的工作,以区分天时,告诉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获。而炎帝又号神农氏,只有掌握了天时,才能发明农耕的方法,而现在这个权利,掌握在他的后人岁的手中。

夸父和岁同为后土的孙辈,要说他们没有关系,打死我也不信!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计算历法的呢?

最简单的就是测量影子的长度。

在地上竖一根木棍,一天中木棍的影子的长度会不停的变化。后来这个变成了计时工具日晷。同样,在一年中,同一时刻,同一根木棍的影子的长度也不一样。古人细心地记下了这个长度的差别,当每次影子回到原位的时候,他们知道一岁,也就是一年就过去了。慢慢古人总结出一岁的时间大约是360天左右。这种根据太阳影子来编译的历法就是最早的阳历,而根据月亮的盈亏编译的历法则称为阴历。

下面该说到前面逐日故事中的第二个细节了: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夸父其实要追的,不是太阳,而是日景。什么是日景?原来在古文中,景就是现在影的原字。景的意思就是太阳照在高大的亭台上留下的阴影!

前面说过,古人是通过太阳的影子的长度来计算编译历法,而夸父和岁又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现在夸父又追着太阳的影子跑。别忘了,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根手杖,就是后来化为桃林的那一根!这不正是测量日影的工具么!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我们现在知道了,夸父绝不是个追着太阳跑的傻大个!

他应该是当时的记录天时的勘测人员,拿着一根木杖在方圆大地上奔波,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地方的日影的差别,为编辑历法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

而且夸父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常年在外奔波,有人不耐炎日酷暑,终于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后人为了纪念这样一群追逐太阳记录日影的人,才创造出了这样一个雄奇的神话,塑造出了这样一个逐日的英雄——夸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民间故事有哪些,夸父追日告诉我们人要量力而行,先思考后行动

第2个回答  2017-12-21
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著名史学研究专 家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着深 刻的寓意。它告诉人们:“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 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此处将水作为知识的象征);也 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 不致落后于时间。”杨先生的这一观点被载 入《中国文学》一书,并且受到许多学者的 认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2-2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客观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2:夸父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太阳这一形象的追求和崇拜。 4:也可从客观方面看出先祖们对于太阳东升西落这一规律的探索和求知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