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尔克大撤退

敦克尔克大撤退为什么希特勒突然下令停止追击,他有什么顾忌?还是判断失误?

有几点原因,首先,敦克尔克地区多沼泽,而德国的装甲部队是希特勒最钟爱的,他担心装甲部队陷在沼泽里会造成损失,其次,在5月20日,蒙哥马利指挥两个装甲旅给德军以重创,使希特勒高估了盟军的实力,害怕装甲部队的孤军深入会造成损失,第三,希特勒是真心喜欢英国人,他曾多次表示:“那是高贵的种族,是我要与之讲和的民族”,在他的《我的奋斗》中就指出,征服世界,德国最好的盟友是英国。把33万英军放回去,给英国人留点面子,也好使日后和英国达成谅解。第四,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是好大喜功之人,在1941年5月10日西线爆发战事以来,空军一直担任掩护工作,他眼睁睁看着陆军建立奇功,现在33万英军被包围,他立即要求使陆军休息,由空军担负消灭英军的责任,希特勒在征询了德国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司令伦德施泰特后表示赞成,这样就给自己发掘了坟墓,在敦克尔克胜利之后,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胜利不是靠撤退来获得的,但这次撤退孕育着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1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而德军空军却在进攻。被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不利装甲部队前进,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遭受损失。德军总司令部曾计划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希特勒在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后,认为有必要让突前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阻挡敌军突围。同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克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媾和。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著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机会。现在联军在为生存而战斗,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虽然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0
“敦刻尔克大撤退”指1940年英法联军历史最大规模军事撤退行动。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欧洲大陆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
第3个回答  2014-01-01
目前这还是一个谜。各种猜测都有。
第4个回答  2014-01-01
应该是判断失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