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起因及经过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又称“五四风雷”。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全国多地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最终决定暂缓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中华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爱国民主运动的时候,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以德奥等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了。

一九一九年一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所谓“和平会议”。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由于在大战中参加了协约国方面,所以也以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向和会提出了三条正义要求:(一)取消列强在华特权七项(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二)废除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三)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利。但和会在美、英、法、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不仅拒绝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正义要求,反而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

这样中国虽然以“战胜国”的名义参加了“和会”,不但没能收回任何权利,反而受了一次莫大的凌辱。而对这个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所谓“和平条约”北洋军阀政府竟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群情激愤,蕴藏在人民心中的爱国怒火,就象火山一样地爆发了。

五月四日,北京的十三所大中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卖国。学生高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收回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当时任交通总长)陆宗舆(订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当时任币制局总裁)章宗祥(是把山东权利让给日本的签字者,向日本借款的经手人,当时任驻日公使)。

大会通过宣言后举行游行示威。游行队伍走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时,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竞派军警阻拦,群众情绪愈加激愤。于是游行队伍便直奔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一赵家楼。爱国青年不顾军警威胁,冲进了曹家住宅,曹汝霖闻讯躲藏,他们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祥,放火烧了赵家楼。

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了军阀政府的镇压,当场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全市学生总罢课,表示强烈抗议,并通电全国。接着,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五月七日,天津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从此,以无产阶级为主力,全国各个阶层联合起来,进行声势浩大的斗争,使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六月三、四日,北京军阀政府为了镇压学生爱国运动,逮捕了学生近千人。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首先起来支援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从五日到十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六、七万人以上,使上海的工业生产陷于瘫痪,商业大都停闭,对外的水陆交通断绝,给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他们惊呼:这是“第一次动摇上海工业机构的罢工,显然是政治性的”。上海工人的罢工,推动了全国各地工人的斗争,唐山、长辛店、九江、长沙、武汉、天津、济南、青岛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工人斗争不断地扩大,给反动政府以极大的威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9-17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

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群情激奋,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得到了中国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并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

五四运动同时是一场文化、思想改革运动。运动中全面质疑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与科学”(即德先生与赛先生)。并提出新文化运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北京大学是这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这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中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向会议提出废除袁世凯和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其他权利归还中国,同时还提出七项“希望条件”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但这些要求和希望均遭到参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并将其写进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至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完全失败。但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愤怒的爱国学生痛打了亲日派官僚章宗祥,并放火焚烧了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0多人。全北京学生立即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学生也纷纷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在日本、法国等国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南洋华侨学生都开展了爱国活动。6月3、4两日,军阀政府又逮捕北京学生近千人,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等地的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上海和全国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后举行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即从开始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运动,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五四运动实际斗争的锻炼,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产主义者。他们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罢工斗争,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3个回答  2006-09-17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 “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 “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 “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6月4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大力声援北京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从6月5日起发动了有六七万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宣布 “批准”曹、章、陆三人 “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 “民主”和 “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 “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准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第4个回答  2006-09-17
五四运动之起因
1.政局:民国成立后,先有袁世凯称帝.继有军阀混战;袁世凯为求称帝而接受日本之二十一条.其后段祺瑞为贷款,亦承认日本在山东之特权。在内忧外患下,爱国运动由此引发。
2.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欲取回山东权益,但因英法等国袒护日不而无功;中国外交失败之消息传来,举国愤怒,遂爆发五四运动。
3.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自顾不暇,中国工业得以发展;惟日本于此时乘隙加强对中国之经济侵略,引起国人不满,抵制日货运动时有发生。
4.文化: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胡适等倡导学术自由,鼓吹新文学运动:加上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之涌现,成为推动五四运动之力量。

经过: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6月4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大力声援北京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从6月5日起发动了有六七万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宣布 “批准”曹、章、陆三人 “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http://54.china1840-1949.net.c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