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呀?有何典故?

如题所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宣传最广的两句标语,人人皆知,但不是人人能解。现在就以原子核来说明这个理论。原子核的研究,在最近十多年间,有着显著的进步,因而有原子能和原子弹的发明。一个原子的质量是集中在原子核。电子的质量只有原子核的一千八百四十分之一。由于原子弹的发明,才证明物质可以变为能力。依照旧说的物理学有两个重要的定律:一是物质不灭律,一是能力不灭律。物质与能是两个家族,永远常住不灭。这个观念是和佛法违背的。因为佛教是说一切法无常的,现在这个违背佛法的定律已被否定,而物质和能力已成一家。 物质就是佛经所说的色,由物质可变为非物质的能力,那不是物质的本体的说是空的吗?再看变成能力之后是怎么一回事吧,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之后,这少量的铀变成工作的能力,把广岛的生物变成死物,把一所建筑变成无数的微尘,把一块大石从东边移到西边。简单的说,就是活变成死,一变为多,东变为西。再简明的说,就是变了一个概念。又查物理学上对于能力的定义,原是力和距离的乘积,力是物体行动的表现。动是空间与时间联合起来的一种概念。时间是从物体行动而生的概念。以上所谓的时间、动力等,都是互相依靠而显发,没有一个是独立真常,可以拈出来给人看的。 但是空又为什么就是色呢?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力是色即是空,那末非物质的能力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了。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能力可以变为物质,但从那一种能力变为那一种物质,用那一种方法步骤,却是到现在还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力形式之一)造成粮食、衣服和人人所欢喜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至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都没有不可能的理由。 我说到这里,不能再往下说,恐怕人家会疑我痴人说梦。但这都是从科学实验得来的理论,即你不信佛说,难道连科学都不可信吗?如果科学可信,那末《法华经》所说从地涌出多宝塔高五百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又涌出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也没有不可信的理由,因为空即是色,一切物质是可以从空无所有处随缘变现的。我用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力的例子来说的色即是空的意义,恐怕有人会误认现象的变灭作为本体的断灭,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的毁灭只是现象灭,本体不灭,因为就在物质毁灭的同时,能力产生了。一灭一生,只是转变,因此灭不是真的灭,生不是真的生。因为物质能够转变为非物质,所以它决不能有固定不变的本体,同时也不能说它没有本体。因此,佛说物质的本体是空。那空并不等于无,乃是说本体不可以言语文字来描述,它可以自由灵活地应付一切的转变,不受任何限制、损坏和污染,但不能被第六意识(即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认识,只能用智慧来观察,因此,这个本体并不是像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可知”。而是可知的。这个色即是空的口号,一向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因而也不容易被人接受。这是我所以要用物质变灭的例子来说明它符合于现代科学的理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1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宣传最广的两句标语,人人皆知,但不是人人能解。现在就以原子核来说明这个理论。原子核的研究,在最近十多年间,有着显著的进步,因而有原子能和原子弹的发明。一个原子的质量是集中在原子核。电子的质量只有原子核的一千八百四十分之一。由于原子弹的发明,才证明物质可以变为能力。依照旧说的物理学有两个重要的定律:一是物质不灭律,一是能力不灭律。物质与能是两个家族,永远常住不灭。这个观念是和佛法违背的。因为佛教是说一切法无常的,现在这个违背佛法的定律已被否定,而物质和能力已成一家。 物质就是佛经所说的色,由物质可变为非物质的能力,那不是物质的本体的说是空的吗?再看变成能力之后是怎么一回事吧,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之后,这少量的铀变成工作的能力,把广岛的生物变成死物,把一所建筑变成无数的微尘,把一块大石从东边移到西边。简单的说,就是活变成死,一变为多,东变为西。再简明的说,就是变了一个概念。又查物理学上对于能力的定义,原是力和距离的乘积,力是物体行动的表现。动是空间与时间联合起来的一种概念。时间是从物体行动而生的概念。以上所谓的时间、动力等,都是互相依靠而显发,没有一个是独立真常,可以拈出来给人看的。 但是空又为什么就是色呢?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力是色即是空,那末非物质的能力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了。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能力可以变为物质,但从那一种能力变为那一种物质,用那一种方法步骤,却是到现在还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力形式之一)造成粮食、衣服和人人所欢喜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至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都没有不可能的理由。 我说到这里,不能再往下说,恐怕人家会疑我痴人说梦。但这都是从科学实验得来的理论,即你不信佛说,难道连科学都不可信吗?如果科学可信,那末《法华经》所说从地涌出多宝塔高五百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又涌出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也没有不可信的理由,因为空即是色,一切物质是可以从空无所有处随缘变现的。我用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力的例子来说的色即是空的意义,恐怕有人会误认现象的变灭作为本体的断灭,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的毁灭只是现象灭,本体不灭,因为就在物质毁灭的同时,能力产生了。一灭一生,只是转变,因此灭不是真的灭,生不是真的生。因为物质能够转变为非物质,所以它决不能有固定不变的本体,同时也不能说它没有本体。因此,佛说物质的本体是空。那空并不等于无,乃是说本体不可以言语文字来描述,它可以自由灵活地应付一切的转变,不受任何限制、损坏和污染,但不能被第六意识(即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认识,只能用智慧来观察,因此,这个本体并不是像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可知”。而是可知的。这个色即是空的口号,一向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因而也不容易被人接受。这是我所以要用物质变灭的例子来说明它符合于现代科学的理由。
第2个回答  2005-11-16
这两句话意思深了去了.佛家用的成部的经书都未尽其意
......

这两句话是用来验证修行者的境界的,也是用来警醒走入歧途的修行者的(在不同境界中的修行者受益是不一样的),.

色既是空--
色 就是你眼里看到的世间万物的各种名相和由之而起的各种贪念.
空 就是虚幻.
意思是 你看到的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不要执着追求世间的各种欲念和享受.因为--那些都是虚幻的.
空即是色--在这里 空 指的是执着于排除杂念以达到于空的境界
意思是 你若执着于排除贪念以达到于空的境界,就还沉在贪念中.(执着也是贪念之一,无论你执着于什么)

再到--
色即是空(修行上了一个层次后)--
这时, 色 还指的事物的实相(实相指的是事物本来的面目).
意思是 你看到了事物的实相后,而已经可以不再受表象的影响 就是达到了空的境界了
空即是色 这里 空 也指的是执着于空的境界(有 "空" 就还是"有"的范踌),和执着于享受在达到空的境界后所体验到的喜悦 悲伤等等的感觉.(上面说到了 执着 也是贪念之一,无论你执着于什么)
意思是 如果执着于此境界或此境界带来的喜悦,就仍又入魔道了.

........

再到---(又上了N个台阶)
色既是空 这时候修行者已经明白无论是名相还是实相都是一样的, 无论人们怎么认识,事物就是那个样子.宇宙中的一切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自己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微尘,对大千世界来说,自己生死及一切也无关紧要(参透生死?).
空既是色 也就是说其实 真正的 "空" 就是用比宇宙还要宽容的心怀(空的,可容万物)接受一切事物,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毫无差别.一花一草,一堆牛粪,伟人凡人,一块石头...众生平等.
........

(汗....这时才体会到相比于佛家的博大精深来说,语言真的苍白无力,只是希望能帮你接触和了解佛家的精神...)
第3个回答  2005-11-16
【色即是空】
梵语ru^pam! s/u^nyata^ 或 yad ru^pam! sa^ s/u^nyata^。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为‘空即是色’之对句。色,广义言之,乃物质之总称。谓一切现象皆为空幻,无有实体。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故说‘人无我’;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而说‘法无我’。所谓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大智度论卷九十、中论卷二观行品、般若心经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华严注法界观门〕

【空即是色】
梵语s/u^nyata^ varu^pam。‘色即是空’之对句。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般若心经(大八·八四八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注华严法界观门〕

参考资料:佛学大辞典

第4个回答  2005-11-17
据我所知,这句话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所谓色,不是颜色也不是女色。而是人眼所能够看到的东西。
空不是空无也不是虚幻。而是表示事物的存在得依赖其他的存在。比如所,柳条在空中飞舞。柳条飞舞的前提是有风,这就是空了。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就是说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得依赖其他事物的存在。体现的是佛家的二元对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