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色:为人世间的物质与人的欲望,
色即是空 即是人世间一切物质的东西与欲望只不过是虚幻的东西罢了 死了以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空:即是虚无
空即是色 即是一切非物质性的东西 例如感情 回忆等才是人真正能得到的实质性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8
佛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不异空]
的色是代表物质的现象,指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具备形体之物。空,并非虚空或无之意,更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
指[没有实体性]、[没有自主性]的就叫做空。不异,可以解释作[不离],世间的物质现象在形相作用上虽有种种差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性---无实体无固定的性。我们姑且称它为[空]或[空性]。[色不异空]
,是指一切事物都不离空性的存在,以眼睛可以看见的最具体的物质来说,它是由众多因缘条件造成而存在的,因此一切物质虽然存在,
却没有实体性,自主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由于本身没有固定的实体性,所以可以随因缘条件而变化---[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说明空性的显现,是不能离开一切法而有的,并非灭除物质,等物质变坏灭了,然后才知道它是[空],无自主性。当它宛然存在的当下,就要觉察到无我,无常的道理,才能彻悟其空性。只要我们稍加思考[有形之物,皆不离空]
的道理,并不难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切的体悟到:不管如何坚固、豪华、伟大的东西,其实都没有实体性,它只是因缘组合的现象而
已,唯有超脱心中的执着,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色不异空,等于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等于空即是色。这四句的意境都在说明物质现象皆依各种因缘条件而产生的。也依于不同的因缘条件而消失,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依因缘
存在而无实体性的,所以说,色尘事物,一切皆空.....色即是空。
佛教指示我们以[空]
来观察世间一切事物,并非要我们对事物绝望,或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一切,而是让我们了然大悟,确知世间一切的真实现象。不要
一味向外追求不实的东西,应反观自己的内心,发掘自性智慧,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空即是色]
.....空是说明一切事物没有实体性,可以随因缘条件不同起种种变化而成不同的现象,所以空能含摄万物,好比虚空无形无相,却
能包容万物,一切万物皆不离虚空而另存。
如果我们能体会[空的]道理,放下执着,必定可以发挥智慧的潜能。。。。。
世间的事都在不时的变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谛观,不为所动是最重要的。有观空的智慧,虽则面对同样的环境但感受却不一样。
如果能彻悟[色即是空]便能享受无执着的风光,若能体会[空即是色]必能在空的见地上,积极的建设多彩多姿而又富有意义的欢乐人生。
第2个回答  2006-05-14
空和色即哲学上所说的意识与物质。佛学上空与色的关系大概等同于主观唯心主义对意识与物质的解释。东西方人的唯心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与客观现实关系的解释殊途同归。
第3个回答  2017-11-20
第4个回答  2006-05-13
"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见,唯真空能见。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无眼能见,无手能行拳。神通妙用遍身互换。

“空即是色”

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三界众生则著相分别。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周沙界。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即不可执着于色,亦不可执着于空,而落入二边见。亦无空,亦无色。

参考资料:重庆大学教授 蓝允恭注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