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

如题所述

因为梁启超的书斋及藏书室取名“饮冰室”,自然就是饮冰室主人了。

“饮冰”一词出于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是说我今天早上接受国君诏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吧。)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

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梁启超内心焦灼,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借以此别号表达自己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轶事典故

1、斥责志摩

民国十四年(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2、错割右腰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属饮冰室主人。他的书斋及藏书室取名“饮冰室”,是有深切缘由的。“饮冰”一词不可直解作“大嚼冰激凌”,而是出于《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后来,南朝宋人鲍照在《谢永安令解禁止启》中就说:“饮冰肃事,怀火毕命”,来表现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的惶恐情态。而《饮冰室文集》则是梁启超之侄梁建灿于1926年编就刊行,另有《饮冰室合集》是在梁启超1929年离世后,由其侄交林志钧汇编后于1936年交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共分为文集、专集两大部分:文集45卷,专集104卷,收入长篇论著104种,如《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总计800余万字,能够称得“煌煌巨著”了。

是这样子的
答得不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26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属饮冰室主人。他的书斋及藏书室取名“饮冰室”,是有深切缘由的。“饮冰”一词不可直解作“大嚼冰激凌”,而是出于《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后来,南朝宋人鲍照在《谢永安令解禁止启》中就说:“饮冰肃事,怀火毕命”,来表现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的惶恐情态。而《饮冰室文集》则是梁启超之侄梁建灿于1926年编就刊行,另有《饮冰室合集》是在梁启超1929年离世后,由其侄交林志钧汇编后于1936年交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共分为文集、专集两大部分:文集45卷,专集104卷,收入长篇论著104种,如《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总计800余万字,能够称得“煌煌巨著”了。

第3个回答  2005-12-10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属饮冰室主人。他的书斋及藏书室取名“饮冰室”,是有深切缘由的。“饮冰”一词不可直解作“大嚼冰激凌”,而是出于《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后来,南朝宋人鲍照在《谢永安令解禁止启》中就说:“饮冰肃事,怀火毕命”,来表现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的惶恐情态。而《饮冰室文集》则是梁启超之侄梁建灿于1926年编就刊行,另有《饮冰室合集》是在梁启超1929年离世后,由其侄交林志钧汇编后于1936年交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共分为文集、专集两大部分:文集45卷,专集104卷,收入长篇论著104种,如《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总计800余万字,能够称得“煌煌巨著”了。
第4个回答  2005-12-11
我也略知一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