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它为什么又叫洋芋

如题所述

土豆别名很多,洋芋之称来源于阳芋,“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

扩展资料:

关于马铃薯的具体营养价值描述为每100 g马铃薯中含蛋白质1.6 ~ 2.1 g,糖类13.9 ~ 21.9 g,粗纤维0.6 ~ 0.8 g,钾1. 06 mg,钙9.6 mg,磷52 mg,铁0.82 mg,胡萝卜素1.8 mg,硫胺素0.088 mg,核黄素0.026 mg,尼克酸0. 36 mg,抗坏血酸15.8 mg。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丰富而齐全,其丰富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远远超过粮食作物;其较高的蛋白质、糖类含量又大大超过一般蔬菜。马铃薯营养齐全,结构合理,尤其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基本一致,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几乎高达100%。有营养学家研究指出:“每餐只吃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可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可以说:“马铃薯是接近全价的营养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0

土豆为什么又叫马铃薯呢,看看视频中的图片就知道了,没错就是因为跟马铃长得很像,所以才叫马铃薯

第2个回答  2015-10-22
  这个主要是因为地区不同,叫法也就不同。在古代时候,因为通讯不发达,很多物品在南方和北方的叫法均不用。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第3个回答  2015-10-22

  土豆别名洋芋,这是一种地方特称,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


  马铃薯别称:洋芋、荷兰薯、地蛋、薯仔、土豆、荷兰薯、番仔薯等。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第4个回答  2015-04-02
土豆就是因为长在土里长得又像豆子··所以就叫土豆~~
原产于马来西亚··所以叫马铃薯。又因为长的跟芋头很像··所以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就叫洋芋了!~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 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