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怎样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如题所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应具备灵活自如、化解难题的能力,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这样,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反之则犹如掉进了泥潭。不要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要大打折扣。
一、尊重学生,冷静处理
孙云晓教授说:“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这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是高度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耐心的。因此,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冷静处理。有一天下午的第一节课,临近下课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姗姗来迟,当他在门口喊“报到”时,所有同学的目光都望着他。有的同学说:“老师,他是去玩到现在才来的。”我刚想发火,但看到那无辜的眼神,我忍住了。我叫他先回座位坐好。课后,我了解到,原来这位学生的奶奶病了,他和妈妈上山采草药,所以来晚了。我真庆幸,幸亏当时冷静处理,没有冤枉了一位孝顺的孩子,没有伤及其自尊。
二、捕捉偶发事件,创造性地教学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如何处理,就要看教师的应变能力,处理得当了,整个课堂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如果处理不当呢,往往就会事倍功半。记得有一次,全班同学都在全神贯注地听我讲课,突然教室里跑进来两只鸡,还在不停地“咯咯”叫着。这下子教室里可闹开了花,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两只鸡身上了。这两只鸡好像通了人性,知道有人关注它们,叫得更欢了,还打起架来。于是,我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写成一篇日记。第二天交上来,写得非常精彩。在这里,我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把“难题”抛给学生,共同探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因此,在这种氛围下,许多教师经常被学生给难住,在课堂上被问得哑口无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比如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在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探究。课下,教师查阅资料,到下节课再慢慢讲解。这样既维护了教师的尊严,同时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加深了印象。
四、特殊学生,特殊处理
有些不听话的学生,有时候会故意在课堂上制造麻烦。这类学生不怕你斥责他,就怕你不生气,冷静地研究他。有一节语文课,上到一半,突然一位调皮大王故意跑到教师后面的椅子上坐着。这时,我走过去,和蔼地说:“看来,这里的视野比较好,老师也要坐在这里上课。”于是我也搬来一张凳子,和他并排坐着上课。同学们全部都把脸转到后面来。结果,他不好意思地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从此以后上课的时候他再也不跑到后面去坐了。我想,如果当时我大声训斥或者惩罚他,或许会让他产生逆反情绪,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提高课堂的调控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讲究艺术和方法,作为一个教师要“多用情,少用气”,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让我们积极动脑,用方法,用爱心,用行动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调控艺术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