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哲赫忍耶有多少年历史了???

如题所述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苏非思想在我国西北地区广为传播,甘宁青穆斯林聚居区逐渐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嘎德忍耶、虎夫耶、库布林耶和哲赫 忍耶等派别,由此带来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全新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9
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相关信息,您可以尝试问我其它问题,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第2个回答  2019-11-15

哲合忍耶,中文又译哲合林耶、哲赫林耶,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哲合忍耶、虎夫耶、尕德忍耶、库布忍耶)之一,原为中亚伊.斯.兰苏菲派纳什班迪耶教团的一个分支,盛行中亚、西亚、南亚和北非一带。公元18世纪中叶由清代西北著名伊.斯.兰经.学家马明.心传入中.国(马明.心后成为该门宦始祖,教内尊称道祖太爷),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门宦中人数最多、传播区域最广、教权最为集中的门宦之一。


历.史背景


乾隆时期由马明.心传入中.国,由于受到穷苦回.民老百.姓的喜爱与拥护,威胁到了老教的利益,于是与虎夫耶华寺门宦发生冲.突,事发后清政.府处置不当,扶持老教,打.压新.教,所以就发生了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民抗清起.义。乾隆皇帝称新.教哲派是“邪.教”,田五暴.动被镇.压,清庭禁止它传播,采用乡约民防,没有阻止住它的秘密发展。同治前后,第五代穆勒师德(传教人、主.教人)马化龙和马明.心之四世孙马成麟(即马圣麟)大力秘密发展哲合忍耶,于是哲合忍耶又达到了第二次鼎盛,但由于受到清廷的残酷镇.压与迫.害,哲合忍耶又处于被灭.亡的边缘,多位穆勒师德都惨遭杀.害和流放。至马元章时期,马元章采用保存势力的忍耐方法,使得哲合忍耶学派走出困境,并出现中兴。


自从清乾隆以来,由于不当的民.族政.策造成回.民屡次反.抗清廷统.治,这危害到了清廷统.治者的利益,于是他们采用“以回治回”、“以汉制回”“汉强连回击汉,回强则连汉击回” 的策略,不惜利.用一切措施和手段,已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所以,欲要了解中.国的伊.斯.兰历.史,不能不首先了解哲合忍耶学派。哲合忍耶追求宗.教信.仰自.由,在清朝屡遭残.害的黑色年月,推崇“舍希德”精神和“束海达依”思想,“舍命不舍教”,所以一度被称为“血脖子教”。 这一切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一种以暴制暴的回应,和后来的哲合忍耶学派大相径庭。


道统历.史


明.心之死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初,“哲”、“华”两个教.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械斗,冲.突以华寺门宦的失败结束。随后,惨败的“华”派领.导,告到陕甘总督衙门。总督勒尔谨委派兰州知府杨士玑,会同河州协副将新柱、皋司福菘等,带兵丁40余名赴撒拉族地区查办。新.教群众听说,假装成老教信.徒,抢先出迎,借以探听官.府旨意。杨士玑等以为他们是老教,便表态说,官.府要为老教作主,如新.教不守法.令,将尽洗之。苏四十三、韩二哥等听了清政.府官.员的这些言.论后,大为愤激,遂决心率部暴.动。是日晚杀死新柱,次日晨赶往旗台堡斩了杨士玑,夺取了大量军械和马匹,乘胜攻占河州(即今甘肃临夏)城,杀死知州、都司等官.吏。这时正值连年灾荒,加以清政.府又连年发动战争,战祸频仍,赋税繁重,回.民对清政.府恨.之.入.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原为哲合忍耶和老教之间的教.派斗.争,很快便转变成了以哲合忍耶教.徒为主并包括若干其他教.派的撒拉族和回.族、东乡族等一些人的联合反清暴.动。


清总督勒尔谨闻讯后,一面调西宁镇副将贡楚克连尔由循化截住归路,并派循化文武官.吏率兵赴河州镇.压;一面将马明.心逮.捕,由官川解押兰州。苏四十三和马明.心的义女赛利麦(撒拉族人)等闻马明.心被.捕,遂率男女教.徒2000余人攻陷河州城后,由小路经唐汪川,夜渡洮河,兼程进逼兰州,要求释放马明.心,扬言如不释放,即攻打兰州城。时起.义军士气正盛。兰州只有清标兵800名,城中空虚。布政使王廷瓒大为惊恐,无奈之下,便迫令马明.心登城,劝谕苏四十三等退兵。苏四十三等见马明.心后,跪地泣不成声,口称“圣.人”不止,马明.心为免遭生灵涂炭,乃劝其退兵。由于苏四十三等不解马明.心的意思,仍围城不走,于是马明.心将手杖扔下城去,众人得此,如获至宝,抢着抚摩,互相传递。王廷瓒等见此,认为放了马明.心回去,必将酿成更大变.乱,随即杀.害了马明.心,同时散布谣言说十日后释放马明.心,并将马明.心的随从先行释放从而麻痹叛军,等待援兵(如在城上杀.害即无有后话)终年63岁,时间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二十七日。


扩大起.义


马明.心既殁,苏等反清之心更坚。清军怕受哲军袭.击,每夜经常鸣枪放炮,自相惊扰。清政.府为了镇.压哲军,四下调兵“围剿”,派大学士何柱带京师健锐营、火器营兵2000赴援,先后派阿桂、和珅、马彪、伍弥泰等人率兵万余进剿。哲军十分暴.虐,赛利麦率女兵与清军对阵时,一仗即杀死清将官9人,她与丈夫在阵上将人头亲自割下,挑竿示.众,清军震恐,但终因众寡悬殊,哲军不支,赛利麦同丈夫一并阵亡。苏四十三等被.迫退守华林山后,坚持战斗3个月之久。四月十九日,图钦保率游击王三杰等仰攻华林山,撤拉族利.用有利地形,大败清兵,打死清军990人,图钦保、王三杰等也被打死。勒尔谨因“师久无功”被革职,和珅被调回。后清政.府又派大兵“围剿”,并施用“以夷制夷”的办法,令撒拉族土司韩煜率众打先锋;又调四川金川屯藏兵千名和阿拉善旗蒙古兵七百“助剿”,围困华林山,断绝山上水源,将华林山清.真寺的房屋尽行烧毁,撒拉族义军死伤400余人。六.月初,清军乘大雨进攻,苏四十三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血战而死,哲军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这次起事,就这样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清统.治者对起事哲军家属和新.教群众采取了“斩绝根株”的野蛮政.策,将安定、河州、官川、唐汪川、洪济桥等地许多人杀.害,许多人被充军伊犁或云南。此外,清政.府还颁布禁.令,限.制宗.教活动,不准人.民互相往来,不许留外来的回.民学经、教经及居住;当地的回.民也不得聚.集寺内念经,回.民不得复称掌教、阿訇等。为了加强控.制,防止反.抗事.件再起,把陕、甘地区的军事重新作了部署,即在循化厅改驻参将一员,加强武力震慑;把提督府由西安迁到固原,把总兵由固原迁到河州。


马明.心在押期间,因受.刑两腮胡须被拔掉,此后教.徒为了表示纪.念,便永远不留腮须,这是哲合忍耶教.派在留须形式上异于其他教.派的原因。马明.心被杀后,据说尸体先埋于衙内马厩中,以后又移埋于兰州西门外之龙家滩。衙门中有一回.民班长石某,继又从龙家滩将尸体偷挖出来,葬于东稍门外石家荣。嗣后于清光绪末年建“拱北”于该处。民国2年(1913年)又重.修。1958年迁葬于兰州北山,后又迁桃树坪。原“拱北”墓地被兰州市东岗西路第二小学占用。1⑨85年2月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解决东稍门马明.心墓地的决定,经有关部门同信教群众“协商”,将“拱北”墓地作了退还。


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伏羌县(即今甘谷)、阿訇田五等,为了给马明.心复仇,在甘肃平凉盐厅的小山中又举起了叛乱之旗,战火延烧陇南、陇东、陇西各地。后来,田五阿訇战死,余众退入通渭石.峰堡,据险固.守。清政.府仍用对付苏四十三事.件的手段,令撒拉族和回.族中的老教兵和甘州、凉州的回.民兵,以及宁夏的满兵共约万.人“助剿”,围困石.峰堡。哲军坚守了三个多月,石.峰堡才被攻破。当阵地被清军突破后,1000多名叛军,或战死,或投崖,全部被杀。


邪.教之说


《从海富润案.件看乾隆对回.族的统.治政.策》介绍:乾隆皇帝称新.教是“邪.教”。此后,清政.府明令“永禁回.民不得立新.教”,并在各地推行乡约制.度,监.视新.教群众行动。(据《甘宁青史略》记载,凡有寺的地方“由地.方.官择立该教公.正之人充当乡约,责令约束回.教”)。从此,哲合忍耶教.派便被.迫转为隐秘活动了。(田五起.义细节请参阅宁夏社科院《西北回.民起.义研究资料汇编》)


秘密传教


马明.心有两妻,一是由也门回国后在循化传教时娶的撒拉族韩姓女,因不生育,又娶通渭马营草芽沟张姓女,生三男三女。次子长女均夭亡。马明.心殁后,长子马顺清(马元章之祖父)被清政.府发遣云南省塔郎厅(今墨江县),三子马顺真(9岁)发迁盐江抱母井(今景谷县),不久亡故。马顺清到塔郎厅后,遇到曾在马明.心处受过教的、人称古城马三爷的马学成(即马云照),被营救脱难。在其帮助照顾下,娶妻成家,落居河西县之东沟。生有五子,三子马世麟(又名马复生,马元章之父)曾参与云南杜文秀反清斗.争,在同治十年二月因失败服毒自.杀,教内尊称“云南三太爷”。马明.心之妻张氏、韩氏、三个女儿及侍女海姑被发往新.疆伊犁。因上述两地均随去一部分教.徒,由此,哲合忍耶教.派便传至新.疆和云南地区。


因慑于清政.府的镇.压,未敢公开进行传教活动。马明.心被杀后,由平凉穆宪.章,经名昆鲁·利撒来·穆.罕.默.德·兰巴尼,道号伊玛目·阿兰(世界的领.导者),继承教权,共治事6年。在其治事期间,惨淡经营,但宗.教无大发展。穆自幼学习经典,通晓阿文和波斯文,十多岁就修功办道,为人实在。他后因在举行宗.教仪式上持不同见解,被老教方面的人以“乾隆年间的新.教.徒所当剪除”为由,控.告到官方,被.捕押平凉。后释放,于1812年(嘉庆十七年)5月27日病故,终年67岁。教内尊称为“平凉太爷”。穆阿訇无子,只有一女,嫁于平凉白水之单家,教内称为“白水姑太太”。


穆阿訇殁后,由宁夏灵州(即今天灵武县)人马达天(马化龙之祖父)继承穆宪.章传教。马达天是灵州七巴巴(教内称巴巴太爷,墓地在金积堡鸿乐府)的独生子,经名穆.罕.默.德·者俩里,道号古土布·阿兰(世界领.袖之意)。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八月二十三日。七巴巴与穆阿訇均系马明.心之高足,为明.心所器重。马达天是穆阿訇的学.生,故穆阿訇以其为继承人。马达天在宁夏金积堡之芦沟闸(即今吴忠市金积镇)暗设道堂,秘密经管.教务,礼拜、念经多在夜间。马达天自嘉庆十七年(1812年)掌教,至嘉庆二.十.二.年九月亡故,历时5年。


马达天殁后,教权由其长子马以德继承。马以德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十五日,共掌教12年。自他执掌教权后,哲合忍耶教.派改变了马明.心“传贤不传子”的教.规。马以德经名穆.罕.默.德·索菲依,道号哈给根俩(意为安.拉的本质)。他自幼攻读经典,极度信.仰,很有智谋。本人很穷,很俭约,时常是骑毛驴赶“尔埋力”,后据说抢.劫了他人了银子才发了财。在传教初期,鉴于前几代教.主遭祸之惨,凡事随遇而安,幸得善终。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之后,相继爆发了太平军和云南回.民的反清斗.争。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下,对西北地区新.教的防御渐渐松.弛,马以德在此情况下,才逐渐在金积堡公开设立道堂,开始经营教务。他对哲合忍耶的教仪、念法做了不少修改,原每天五次功课后,念三段《穆罕曼斯》,而马以德主.教时改为五段。他殁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八日,教内尊称为“四月八太爷”,建“拱北”于.宁夏金积堡鸿乐府。


马以德殁后,由其长子马化龙继承教权。马化龙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曾改名为马朝清,清.官方文书中诬为“化·(隆字前加反犬旁)”。经名拖必尔停俩,道号赛义德·束海达依(殉道者的领.袖)。他家因三代教.主积累,富甲一乡,在当地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影响。且同堂兄弟8人,族人众多,声势浩大。加之马化龙机智多才,善于团结教.徒,因而教务发展较快。教.徒因对清政.府残.害前几代教内领.导人不满,对亡人保有怀念之情,因此,对马化龙信奉极为虔诚。哲合忍耶教.派在马化龙时期,教众之多,活动地区之广,均超过前人。当时,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吉林等地的教.徒,跋山涉水,不远千万里来金积堡送礼拜谒。


同治起.义


同治元年(1862年)春,陕西爆发了大规模回.民.反清事.件,八月,宁夏府平远所(今宁夏同心县)回.民马兆元领.导回.族人.民举起反清旗帜。开始,马化龙拒绝参加马兆元的反清行动,后来为群众性的抗清运.动所迫,马化龙被拥戴为领.袖。但马化龙参加叛乱后寄希望于清廷招抚,但清廷并无回应。如同治四年六.月,清军雷正绾部回合曹克忠部向金积堡一路杀来,马化龙惊惧,尽管马化龙一再派人送银送面,并递呈求抚,清军不予理睬而一味进攻,在金积堡附近的强家沙窝,马化龙和陕西回.民马步近旅击败清军,清军腹背受敌,死伤两千余人,雷正绾部全军覆没,这是马化龙求抚不成而反击的一个典型战例。


同治八年八月,刘松山奉左宗棠之命率大军向金积堡合围。以马化龙为首的金积堡各堡寨的回.民在和退守那里的陕西回.民.联合一道,在求抚无望之下和清军做生死搏斗,使得清军每攻下一座堡寨,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同治九年正月,在马五寨的争夺战中,清军统帅刘松山被寨中回.民杀.害,清军粮运被截断,各路同时溃退。又经过将近一年的拼搏,金积堡粮援俱绝,马化龙无奈之下,只得亲赴刘锦棠军营投降,乞求清军饶恕叛乱的回.民。同治十年正月十三日,马化龙和亲属以及回.民军主力一千八百余人遭杀.害。至此,同治回乱事平,但战争造成了大量无辜回汉百.姓身亡。


同时在整个抗清斗.争期间,马化龙采取了“安揖地方,保卫汉民”的和睦相处的政.策,清封.建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回.民起.义期间,宁夏和灵州等地城里衙署和居民“均尚完好”,“回汉民人亦俱安堵”,他们之间是“交相贸易,和好如初”的友谊关系。在战乱时,马化龙仍重视农事,多次捐银兴修水利,并亲赴塘渠监修,受到回汉.人.民好评。同治二年,马化龙率军攻占灵州后,派马殿魁为知州,命令马殿魁“少杀.人,重农事,爱百.姓”。当时,西北年年兵荒,饥民很多。到处逃荒的汉民,听说马化龙严禁回.民杀伤汉民就纷纷来投奔就食,马化龙除发放“食饭”救济灾民以外,还派人组.织他们入山采集发菜出.售,补贴生活费用。后来,回.民起.义军中,有不少汉民参加。又由于他在灾荒之年,对宁夏贫苦的群众,不分回、汉均给予施舍,故又获得了“马大善人”之称。[2] 


残酷镇.压


马化龙被杀后,全.家300余口和另外1800多人也同时被杀,仅有少数妇幼被发配各地。此次起.义达8年之久,为哲合忍耶教.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因而清政.府从此对哲合忍耶教.派就更加注意,对新.教大肆镇.压。如左宗棠在布告中说:“查新.教本是回.教异端,自乾隆四十六年剿办马明.心、苏四十三,四十九年办田逆后,马化龙之父马二,复以新.教遗种,惑众敛钱,传染数省。马化龙称总阿訇,凶焰更炽”。今后,“如敢仍行新.教,听从海里飞等妖徒惑众,潜相勾煽,或妄造谣言……定即立定刑诛”。于是,采取了“涣其群,孤其势”的策略,把回.民及老弱妇孺强.迫安置在“荒绝无主、各地自成片段”的地方。


其迁散情况是:将原金积堡的回.民12000人迁到固原地区;将在金积堡附近居住的陕西回.民9000人迁到化平(今泾源县);将原马家滩(今青铜峡市中滩)的回.民迁至甘肃张家川;将原望洪堡的回.民迁至灵州(今灵武县)附近;将固原的陕西回.民数千.人迁至甘肃平凉大岔沟;将宁夏(今银川)的回.民迁至灵武、吴忠堡一带。


为了加强对迁徙后的回.民的统.治,清政.府在行政区划上也做了相应的变动。即把原属平凉府的固原州改升为直隶州。州城西南的硝河城,因是固原附近各县扼要之区,是回.民聚居的地方,增设州判一人,并派千总一人驻硝河城;把盐茶厅(今海原县)改为海城县,在下马关新置平远县,在化平增设化平川直隶厅;把金积堡改为宁灵厅,将原住宁夏府城的水利同知改为宁夏厅抚民同知,移住金积堡,并增建灵武营,由参将率领。


马化龙的男性后裔被杀后,仅留下两个孙.子:一个叫马进成,6岁,一个叫马进西,4岁。马进成于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被阉.割后,发往河南开封清吏温某家为奴,25岁夭折。后被教.徒追认为“汴梁太爷”。马进西在解押进.京途中,被张家川的李德仓和马元章派人抢救(后详)。女性亲属,或交清吏为奴,或交清军婚配。马化龙三弟的一个女孩侥幸逃脱后,在西吉县沙沟陶家堡(在一个破窑洞里躲避过,后被教.徒修为拱北,叫“道堂窑”。至今遗迹还在)讨饭时,被柏树坟阿訇收养,后与马元章结婚;马化龙的一个侄.女逃到张家川嫁了恭门镇杨某,后来成了寡妇,与马元超结婚。


元章反思


清同治十年(1871年)以前,居住在云南河西县东沟村的马明.心第四世孙马元章、马元超等,化装成汉民来到甘肃张家川,时马元章年仅20岁。马元章、马元超兄弟二人在陇南镇台李德仓(李大帅)的帮助下,在张家川的北山建立了传教根据地,是为北山门宦之始。这时马元章获悉马化龙之孙马进西、马进成分别被押在西安和开封时,便于光绪四年在李德仓的协助下,派穆云鸿和金爷到汴梁联.系,并让其开设商号作掩护,进行援助。后来马元章亲自见了马进成,要他逃走,但没有得到机会。马进成,经名穆.罕.默.德·松的格,道号西俩伦丁,是马化龙四子马建邦之.子,生于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元月二十五日。被押时只有6岁,12岁受官刑,于清光绪十六年(1⑧9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殁于汴梁,埋于汴梁满城北墙根。教内尊称为“汴梁太爷”。后将其遗体,偷迁张家川,葬于南川,名曰”南川拱北”。清光绪三年(1877年),李德仓、马元章得知马进西被解押进.京阉.割,便派张家川大.麻子村人马德全和云南省逃到张家川的何某4人,潜伏.在山西洪洞县境内,杀死解差,劫了囚.车,将马进西 潜藏在杭州陶茂春家,继匿山东济南,后经西安收养在张家川南川,是为南川门宦之起缘。马元章在北山奠定基础后,留下其弟马元超传教,自己又向宁夏西吉一带发展,在西吉沙沟建立了第二传教基.地,这是沙沟门宦之始。马元章55岁寿诞之期,清乾隆懿太后手书“寿”字中堂赐予,以示褒奖。


《何兆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概述》说:同治回乱后,马明.心四世孙、哲派第七代穆勒师德马元章“在教.派内部,改.革了历.史上强调‘舍西德’(为教牺牲)的作法,极力主张爱惜民力”。其实,是一种反省与改良。经过马元章的不断努力与改造,使得哲合忍耶又达到了加强。


1920.年(民国9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固原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马元章及其眷属60余人在西吉滩遇.难,由其弟马元超将尸体安葬在张家川北山。修建了“拱北”。马元章殁后,在郭南浦等人的积极支持下,其四子马震武继承了沙沟门宦教务。马元章在世时,对其长子马忠武、次子马广武、三子马仁武都较一般,唯对马震武特别偏爱。1911年,马震武到北.京在袁世凯跟前供职,见闻较广,喜看杂书,幼年研究过经.学。他的别号宙丞,经名阿布杜·扎米尔,道号阿_布杜·罕俩格。解.放后,历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宁夏省民委委.员,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州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等职。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⑨84年经中.央批准改正。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⑧95年)六.月一日,于1960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在银川病故。安葬于.宁夏金积堡鸿乐府(今青铜峡市),共治教38年。其子马烈孙,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马进西成年后,借助其祖父马化龙为教牺牲的功绩,先在张家川南川建立道堂传教,1916年把教权交给了张六指阿訇,自己带了家属去开封。后又到金积堡板桥传教,是为板桥门宦之基。


马进西,字锐恒,乳名五十九。为人淳朴、诚恳,通阿、汉两文,还懂中医学,开设药铺,经常给回、汉群众免.费诊脉看病,影响很好。教.徒对其与马元章同样尊敬,同时期与马元章并行传教,教内尊称“板桥二爷”。1940年病故,安葬于金积堡板桥(今吴忠市),建有“拱北”。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拱北被.拆.除,1⑨81年退还了原坟地,恢复了墓志。马进西有十子八女,第十子马腾霭,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马元章、马进西主持教务时期,哲合忍耶教.派便形成了两个系统。一为马明.心之后裔,包括沙沟、北山、新店子三个门宦在内的官川系统(因马明.心在官川传教时间较长,故名);一为马达天之后裔,包括板桥、南川两个门宦的灵州系统。即两大系统,五个门宦。


沙沟门宦所在之西、海、固一带,是哲合忍耶教.徒居住最集中的地区。自清同治年间以来,兵灾连绵,荒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国.民.党统.治时期,更施以无限.制的镇.压,横征暴敛,赋税畸重,民不堪苦。1938、1939、1941年连续爆发的三次海固农.民武.装暴.动,就是以哲合忍耶教.徒为主发起的。当时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他们在“保教保民”的口号之外,还提出了“反蒋抗.日”、“打.倒欺回灭教,把回.民当狗看待的国.民.党.政.府”等口号。第一、二次参加暴.动的回.民均为几千.人,第三次达万余人。涌现出了大量如马国瑞、马国琳等民.族英雄,有的战死在沙场,有的被.捕而亡。后以马思义为首的武.装力量200余人,突破“围剿”,投奔陕甘宁边区,参加了革.命队伍,成长为新中.国的建设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