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哪四个?详细说明,谢谢。

如题所述

分别是噶德忍耶、哲赫忍耶、库布忍耶、虎夫耶。

中国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四大功修教团于17世纪初自西亚、中亚和南亚陆续传入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一带。在云南、吉林和华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1、嘎迪忍耶

起源于波斯人阿卜都·卡迪尔·吉拉尼所创之卡迪里教团。清康熙年间由阿布·董拉希传入甘宁青穆斯林中,后来分化为数支门宦。

在教乘上同于一般穆斯林,虔信伊斯兰教根本信仰,遵循《古兰经》和圣训,奉行“天命五功”。道乘修持则以“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心”为宗,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功”,“弃绝尘俗为入道之门”。

修持方式以静修参悟为主,默诵各种迪克尔(记主)词。有少数高级修士,抛离红尘,不求婚配,出访名师,入深山或驻拱北,进行苦修苦炼,禁欲苦修的特征很显著。

2、哲赫忍耶

哲赫忍耶的教旨是“ 敬主赞圣”、“ 遵经从训”。在修持上主张先 “教乘”后“道乘”。认为“教乘”是基础,“道乘”只限于少数有条件或教派继承人才能修持。

对伊斯兰教“舍希德”(圣战、殉教)思想信仰较为重视,富于斗争精神,曾数次掀起反对民族和宗教压迫的抗暴起义。在宗教修持和礼仪习俗上,主要特点是高声念诵“迪克尔”(记主词) 和公开举行颂主赞圣的仪式,以“明扬正道”故名“哲赫忍耶”。

主麻日只举行聚礼拜,不再举行晌礼拜,该派男性教徒以不留腮须和戴黑白色六角帽为特征,妇女不戴盖头,不蒙面纱。

3、库布忍耶

起源于中亚人纳吉姆丁·库布拉所创的库不拉维教团。传入时间,一说于明末清初,一说于明洪武三年 (1370),由一名外籍传教师穆呼引弟尼传入。该门宦除遵五功外,主要是静修参悟,幽居山洞拜主,默念迪克尔,静修时间分 40 天、70 天、120 天不等。教徒分布于甘肃省东乡、康乐及皋兰等地。

4、虎夫耶

也门乃格什板顶耶道堂的派出者叙利亚人阿法格·赫达耶统拉西·古图卜·兰巴尼·毫苏素不哈尼于清康熙初年到青海西宁时所传。

以教乘、道乘兼修并重,以教乘为基础进行道乘功修,强调遵循教法,笃信《古兰经》和圣训,严格要求奉行“天命五功”;主要实行静修,但主张“闹中静”,即在热闹的尘世生活中进行修炼,反对脱尘幽居;门宦领袖穆勒师德或谢赫及其拱北(陵墓)受到信众的高度尊崇 ;道统传承多行世袭制,也有实行“传贤制”的。

扩展资料

门宦一词的渊源其说不一,说法各异。主要有:

1、源于汉族的“宦门”、“门阀”等名称。

2、源于河湟地区群众所说的“七门八宦”。

3、源于穆斯林所说的通向真主之道的大门(即真主的召唤)等词。

据扬州普哈丁墓有关记载,南宋末年来扬州的普哈丁是一个苏菲主义神秘派的修道者,其墓迄今尚存。《伊本·白图泰游记》记述,元时在广州一山洞中曾见到有200岁高龄的修道者,到杭州时,在他寄居的“埃及人士欧斯曼·伊本·安法尼之子孙家中”,“有一道堂”,“内有一批苏菲修道者”。

崇祯年间,印度一位苏菲派学者阿师格来华,留居南京3年,张中曾投师于他,对其讲道内容作了笔记,整理成《归真总义》一书。17世纪苏菲主义各学派从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传入新疆后形成白山派和黑山派,通称为“依禅”。

18世纪以降,库布林耶、卡迪林耶、虎非耶、哲合忍耶等苏菲主义学派通过海、陆两路,相继从阿拉伯、中亚以及新疆传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穆夫提、大湾头、大拱北、华寺、官川等支系。

其中以拱北或道堂所在地命名的有毕家场、北庄等;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有鲜门、张门等;以创始人的形象命名的有胡门、疯门等;以拱北众多、建筑宏伟而命名的有大拱北、华寺等,但都不叫门宦。

发展历史:

1、康熙、乾隆时期(1662~1795)为传入时期,在甘肃、青海先后出现了11个门宦,最大的有大拱北、华寺、官川和穆夫提等。

2、嘉庆、道光、咸丰时期(1796~1861)为发展时期,先后又形成新的8个门宦,如北庄、文泉堂等。

3、清末和民国时期(1875~1940)为内部分化时期,先后从上述门宦中分立出来13个门宦,如崖头、灵明堂、撒拉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门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