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今日有幸得见孔老师收藏的12米长卷《富春山居图》原大复制品并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作者的生平和画作鉴赏,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在其81岁时历时三年绘制,因被无子嗣的收藏者殉葬而被烧成了二部分:剩山图

无用师卷

画中的题跋也相当有趣,黄公望许诺这幅画送给无用师,但是画了三四年画还是没有画完,无用师着急了,让黄公望在题跋中备注这幅画是送给自己的,然后您就爱画多久画多久去吧,反正此画有主儿啦[偷笑]

划分南北宗论的董其昌对黄公望的这幅作品简直顶礼膜拜,在题跋中重复了二次“吾师乎吾师乎”

  沈周的这幅题跋就像写小说了,沈周曾是富春山居图的收藏者之一,后来托人裱画时丢失此画,后被朋友无意中买到收藏,沈周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也只是觉得此画与己无缘[呲牙]

    乾隆爷收藏了的一幅赝品的富春山居图,后来真品辗转出现在爷面前,他认为真品是赝品,让大臣题跋说明,大臣在题跋中说明是圣上鉴定此画为赝品,言外之意就是“这不代表我也认为是赝品[捂脸][捂脸]”

“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

不紧不慢,渔舟唱晚

山林寂静,皆兴之所往

在一笔一画,一枝一叶里。

“既无巉岩之险,亦无群峦之雄”

有着一种波澜过后的云淡风轻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公望画的也不止是个人

而是千年里漫长的历史

他也许想说的是

我来,它是富春江

我走,他依然是富春江王朝的江山常易主

而真正的江山却从未改变

有了这样的感怀

再回望他人生的坎坷

或许,就已经释怀了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情境再一次走进《富春山居图》

那共鸣度自然就更高了

我们不禁会问

最好的人生在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

因为最好的时光,永远是当下

任何时刻

只要我们笃定自己想要做的事

那么,在我们心中

可能都会有少年王希孟与老年黄公望

这不是什么时候的问题

而是我们是不是知道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

时光有限,贵在当下

绘画小笔记

古画最好等大尺寸1:1等大欣赏。

文同(北宋)擅长竹:起承转合的作用

王维(唐)

北宋偏工流行绢画

【米氏云山】北宋米芾、米友仁画集

元赵孟頫

黄公望(黄公望子久)浙江

纸,干笔,淡墨,润,留白,互相转化,(披麻皴的成熟),渔隐7人

吴镇:渔鹰图

王蒙:牛毛皴

沈周:吴门画家掌门人,号称黄公望加强版,比黄公画中苔加深加重。意向性表达,装饰性强

四王:复古,复二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