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问题

六祖慧能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提出“顿悟成佛”,他认为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绑住我们,只不过我们的心看不清楚,才会觉得有人绑着我们,得不到解脱。只要看破这一切,顿悟,心就是佛。
在六祖慧能看来,成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顿悟,就是佛。
他也认为佛经和文字都是魔,执着于文字的人就是受到魔障困扰。

而佛经却说成佛要经过多世修行,努力修行,修心,清除一切欲望,才能成佛。
这一说,好像成佛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六祖慧能却说成佛是一件容易的事。

佛经说人生来就被业力和魔障捆绑着,要去除欲望,才能解脱。
六祖慧能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认为没有东西绑住我们,是我们的心绑住了我们自己,只要“顿悟”,我们就解脱了。

这样说来,六祖有许多徒弟,他们都顿悟了,那么他们都成佛了吗。
见性成佛这个佛是什么佛,和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吗?
为什么六祖所说和佛经说的反差这么大。

六祖所说法和佛所说毫无差别

关键就是你要懂佛和祖师是站在什么角度讲的

六祖是站在清净自性的角度讲,没错!即心即佛弹指成!佛在《楞严经》中也说过: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如何不符合佛说呢?

但是,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啊,去即心即佛,去明心见性,顿悟可不是嘴巴里喊喊那么简单的,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觉得说:啊!我悟了!那祖师说:你这个悟还是迷(详见六祖坛经)那你如果说:啊!我没悟!祖师说:没悟就是没悟啊,那讲悟了也不对,不悟也不对,如何是对?没见性怎么样都不对,见性怎么样都对(详见六祖坛经)

佛说修行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60位阶位渐次(依楞严经为60位,因为楞严讲的最详细,一般只谈到52位)这是渐教,六祖所说是顿教大法,禅宗不立阶位

其实,修行很难吗?真的很难,难在那里?难在道理都知道,事实做不到,因为习气。

修行真的很难吗?其实很简单,因为: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处,即得菩提。

讲简单是对的,这是站在究竟义的清净自性的角度讲

讲难呀是对的,这是站在事相的角度讲。

六祖悟道一切法无生,但对我们而言,我们毕竟不是六祖啊

至于祖师大德所悟到的佛是什么佛?就是真如自性,也就是《金刚经》中佛所说的真正的如来。这和诸佛所悟到的是一致的。

但是,这是理体上的,事相上还不是。

在《楞严经》中佛详细的说明了“理可顿悟,事非顿除”这8个字极为重要。
所以,我们常说“开悟”还有“证悟”

开悟是在理体上悟道了一切法无生,见自本性,但事修不可免,但因为已经见性,修行全部不离开自性,一日千里,事相习气一断就证悟(就是有果位啦)

所以,佛说的很清楚,理可顿悟,事非顿除,事修不可免。

另外,附加关于您打坐的问题,总的纲领就是无论你在打坐时感觉到什么或见到什么皆不可当真,更不可贪求这种境界,否则极度容易着魔,我强烈建议您去百度百科“楞严经”词条里详细看看五十种阴魔,因为牵涉复杂,实在无法一一为你表明清楚,您还是自己去看吧。

另外,首先《六祖坛经》中记载,当年薛简问六祖坐禅可否成佛时,六祖回答:道在心悟,岂在坐耶?打坐只是一种方便的手段或方式,但真正的‘坐’是内心真的如如不动,无论你是在吃饭,睡觉,乃至玩游戏,心都如如不动,这个才叫真的如如不动,你真的有如如不动吗?千万不可妄称啊,否则一不小心,自己就犯了大妄语,你不信把你银行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放在你家客厅,然后你出门,门不要关,走出去10分钟,你试试看,你真的能心如止水吗?丝毫不去惦记吗?

尊敬的善知识,我无比赞叹你能学佛,但学佛必须要依大德教导,我强烈建议您观看慧律法师的讲座,法师是禅宗祖师,您要学禅可以多看法师讲座,另外慧律法师建议如果没有法师从旁指导,万万不可只看几本书就私学打坐,您还比手印,这个更不如法。

愿您能解佛真实义,勿急盲修,要先有稳固的正见。

又圆瑛大师在《楞严经讲义》——经前十门中说:良以真虽本有,而迷之已久,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而执之已深,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觉;

慧律大师亦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座中说过:六祖那个顿悟,也是他无量劫来渐修得来的。所以凡是之人,当先学神秀大师,慢慢的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又依大善知识好好学习佛法,了解诸佛心要,待因缘成熟,悟道放下亦是多余,自然能体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1
本来就一样,是你还不懂,要学的还很多,你的问题不能简单回答,你要想知道就要了解你的烦恼心,你的烦恼所来,你的痛苦所来,如何升起,一步步知其真实,知其本相,慢慢的理上才能明白!但是要证得还是要次第修行的!
顿悟与渐修都是一种方法,不要看别人怎么样,你要知道你自己怎么样,处在什么位置上,在其位谋其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走怎样的路,佛本觉悟,佛性乃觉性,因众生迷惑颠倒贪嗔痴具足,此贪嗔痴性亦是佛性,贪嗔痴能现起烦恼痛苦迷惑颠倒,种种困扰,知贪嗔痴本性,觉知其真如,也能现起清净平等智慧慈悲,所以佛性与贪嗔痴性是一不是二,你认为有什么帮助你的心是你的颠倒,所以你是众生,欲望本不需要除掉,也不需要对治,知其来去,知其本性,自得解脱,不来不去,不一不异!

泛泛谈谈,不知道你能听懂多少,但是你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你的疑惑,源于你的无知,所以还要学习,解惑正心!
第2个回答  2010-09-01
兄台~ 因为同样是佛这个字,代表的意义不一定都一样,要看前后文。

有时候"佛"可以解释我们本来就具足的真如佛心,其心与诸佛、一切众生无有差别。

有时候"佛"就是代表福慧满足的世尊,这的确要经过无量劫的修证,具足一切种智的圆满以及福德的圆满,才能成就果地之究竟佛。

又同样是佛,也有理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佛的差别。

至於六祖慧能所说的顿悟、也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实际上依佛经圣教量来说,还只是三贤位的菩萨阶位,因为只是亲见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如佛心,可是虽然众生本具此佛心,却含藏无量无边的污染、烦恼习气,纵然刚开悟了,习漏也不会马上顿除,必须藉由悟后起修,渐次断尽烦恼障,以及修证更深妙的般若智慧,才能成就佛道,可是这也是需要极长远的时劫。

至於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首诗,当时其实还未开悟,等到他被五祖叫进方丈室开示,才真的开悟,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六祖还未圆满究竟佛,尚在菩萨位阶,与佛地实际上还是相去甚远。但是如果今天六祖说,顿悟、众生与佛无二,那是从真如佛心来看待的,从真如来看待一切法,都是本来平等的。

而且,也不是顿悟就解脱了:

从理上来说,顿悟亲见真如佛心时,照见此真心无形无色、无觉无观、无来也无去、本来就没束缚,但也没有解脱可说,也没有解脱、智慧可证可得。但就是因为没有解脱、智慧可证可得,才是真解脱。

可是从事相来说,悟后仍然有烦恼障、烦恼习气未断,也有所知障还未断,仍然有三界有漏烦恼障所束缚,还必须悟后精进於烦恼障现行的修断。因此也不是究竟圆满的解脱。

因此呢,悟后才是开始而已。 要到圆满佛地,还得好好用功。
第3个回答  2010-09-01
都是对的,而佛与六祖也都成了佛。
这里有个问题,有许多回答,楼主可以看一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9993937.html

佛性本来就存在于众生之上,只是被自我、执念、欲望所迷惑,造就了一个虚假的自我,所以是为尘埃蒙蔽。
佛与六祖皆是开悟者,他们开悟了,但不能将开悟的经验告诉我等,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开悟之道全部告知于我等,因为就算我等沿着别人的开悟之路也不会成佛。所以 开悟者都是对的,但他们为了引导我等成佛而有了不同法门。
顿悟是真,若有极其深刻至你整个存在的觉悟,你的一身灰尘就被一刹那抖落,显现的就是你的本性-佛。
修行也是真,因为顿悟绝对不适合所有的人,大部分人不会有这种瞬间的觉悟,修行的法门就好似一点一点的擦掉灰尘,到最后也依然会看清存在的佛性。

一切开悟者(佛、六祖、南怀瑾、奥修、老子。。。。) 他们都是对的,不过方法不同,路不同,路的彼岸却是同一处。
不要执着于方法。
佛经中有许多互相矛盾的语言,也是提醒佛徒不要执着文字,关键是体验那种存在、那种佛性、那真理,那真实的你。
第4个回答  2010-09-07
《 华严经》说:“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所以成佛的关键是去除妄想执著,佛说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是指在获得小乘初果须陀洹的基础上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但是大乘教人一门深入,顿舍万缘,于一念间熄灭贪嗔痴,破除分别妄想,了断生死根本,所以在一念间即入佛乘。即入无一物之境界。
至于成佛,佛者,觉也,成佛是指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做到了就是佛,没做到就是凡夫,没有彻底做到就是阿罗汉,就是菩萨。与众人生的真相是以不是二,明了这真相的人自然内心与三界诸佛一般无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