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精神不够的表现

如题所述

孩子缺少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怎么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太有道理了,让人精神焕发,看到希望,确实是鞭策孩子们养成“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的名言佳句。据一家民营教育机构的调查,大约有40.2%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缺少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而据我的研究发现,实际的现状,可能不止这个比例,因为有一批孩子还在小学低年级,还没有明显呈现出让父母感到焦虑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花点时间,真正探索一下,孩子为什么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为什么不能吃苦耐劳?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样的故事,人所皆知。它让很多孩子感到绝望--因为他们被寄予期望却根本无从做起。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拥有爱迪生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卓绝、锲而不舍”品质。问题是,这样的品质,是通过讲一个故事,说一个道理,就能达成的吗?目标与显示的期望中间没有路可走,孩子们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非是生活所迫,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吃苦耐劳才能获得生存资源,否则大多数人不会愿意主动生活在这种状态。人的行为动机首先会受到生理需求的控制,一旦基本生存或者温饱问题能够得到满足,这种需求就会潜伏,而新的需求就出来了--那就是安全的需求,以及之后的爱和尊重的需求。
​而爱迪生能够做到,是因为创造发明是他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说,爱迪生具有强烈的成功动机,不让他做这件事情,如同不让他吃饭一样难受。而大多数孩子,在学习方面显然不具有这样强烈的成功动机。所以,普通孩子与爱迪生的区别并不是在于吃苦耐劳,而是在于需求层次的不同。
(一)吃苦耐劳不应是努力的目标
吃苦耐劳,是一个人追求目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品质,而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目标本身,而不是这种品质。正如很多父母正在想方设法让自己孩子少玩手机,而忘记真正应该花力气解决的是,如何让孩子愿意学习,在学习中找到感觉。因为只有正确的目标确立了,错误的行为才会自动让位。
父母太喜欢“教育”这种形式了。可能会跟孩子说,吃苦耐劳是一种美德,或者说吃苦耐劳能够让你未来丰衣足食。但是你仔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美德是什么东西?它跟我有什么关系?要想让一个儿童去追求美德,那么他首先应该理解美德意味着什么,美德是如何让他受益,而且他真的能够理解和感同身受。父母原本想要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开始高效学习,最后却在教育孩子吃苦耐劳,甚至跑到美德的培养上去了。这是一种认知的混乱,如同进步路上忘却了出发的初衷一样,必然会导致挫败。
企图通过传播美德的方式来让孩子进入吃苦耐劳的状态,首先要解决美德的认知、认可的问题。虽然培养儿童的美德,是父母很重要的职责,但这比让孩子简单的吃苦耐劳要抽象、复杂得多。而儿童的理解能力是从具象到抽象,过于抽象,就显得毫无意义。用更加抽象的东西去解释和达成简单目标的共识,这也是父母教子思维混乱的重要体现。
(二)不明确的目标不会达成共识
父母可能会跟孩子说,吃苦耐劳能够让你获得更好的未来,比如你能搞好学习,能在工作上做出成就。这样说当然也是理由充足,但要让孩子认同,达成一致,这需要解决一个前提: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搞好学习,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未来能在工作上作出成就。可是,您的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是搞好学习吗?不见得是。也许他们也有这样的期望,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
搞好学习、更好的未来、工作上的成就,这些概念对于儿童来说,是抽象的概念,他们对此没有深刻的感同身受,也很少跟父母探讨过这样的概念。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仿佛理解,但是却无从明白,自然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也很难成为目标。只有抱负远大,志向高远,且非常明白搞好学习的意义,更好的未来跟自己的关系,工作上的成就意味着什么,他们了会以此为目标,最终能自发形成“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因为这是达成目标所需具备的品质。
(三)爱可能是重要原因
前几个月,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一批清华学生学业成功的秘密,这个研究的成果在《考上清华的秘密》课程中有详细讲解。研究发现,很多考上名校的孩子,他们并不一定都有远大的志向,最简单直白的动机是:“父母如此爱我,他们期望我能够成为一个学业优秀的人,所以我不能让他们失望。于是,我就会艰苦卓绝地努力,成为父母所期望的那种人。”
这个结论或许超出了您的想象,但这是大量存在的事实。您要知道,“成功是少有人走的路。”如果大家都真正了解并理解成功之路,并且那么容易做到,那么成功就不再是少数人的彼岸。爱,可能是让孩子拥有吃苦耐劳的重要原因,但它注定不那么容易实现。
​二、不懂规律必然适得其反
如果生活窘迫,必然会让人有动机去改变这种状态,这个过程肯定需要吃苦耐劳的学习和工作精神才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自于一个人的习惯。比如,你就是一个喜欢做点什么事情,学点什么东西的人,你闲不住,总需要做点什么。你拥有了一种自动的行为,不想让自己停下来。而且你的付出是快乐的,是不痛苦的,是让自己满意和让他人满意的。
这种源自于习惯的自动行为,可以让孩子努力地去做好一件事情而无需太多的理由和动机。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状态啊,因为我们提供的理由总是如此苍白,而现实生存窘迫的动机早已不再存在。
(一)功利的行为降低意愿
我母亲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和小朋友到河边,拿几件衣服在那里洗。这不是父母的要求,而是她们玩耍的一种方式。如果您要觉得这样的故事太过于陈旧,那么我可以讲一下我儿子的事情。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洗澡的时间变得较长,我就问他怎么搞的,花这么长时间洗澡?他说他在洗袜子呢。我想说,咱们不是有洗衣机么?这点时间用来读书多好啊?但是我忍住了,我说:“真有进步,开始自己动手洗袜子了!”
我儿子主动洗袜子,并不是为了博得我的表扬。自从我表扬之后,他反而不洗袜子了。因为我也不可能天天表扬他洗袜子啊,而他洗袜子的行为被赞赏所绑定之后,他行为的动机就从自发转向了获得赞赏。一旦得不了赞赏,这种行为的动机就消失了,这件事情大致就结束了。
在我儿子上学之前,他每天都会艰苦卓绝地画植物大战僵尸的故事书,我主要的工作就是用A4纸裁减一下,装订成一本小册子,给他作画。自从他上了学,班里有了美术课程之后,他就再也不画画了。我想,多少是因为正规而系统的教育,让他开始否定自己的方式和作品。
​当然,改变一件事情,或许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完全作用,但是你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观察到,功利和有目的的行为,真的会让儿童天生就具备的学习动机和行动意愿减弱,甚至消失。
(二)有好意愿更需要好态度
作为我们访问和研究的对象,北大的张欣瑞同学告诉我,“爸爸很喜欢跟我讲大道理,其实我压根就不怎么听。不是他讲得不对,他讲的东西,我早已明白,早已通过阅读、社会实践而深刻体悟。”孩子们不怎么喜欢听讲大道理,但也并不是说这样的行为没有意义。主要的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并没有体现信任,而是流于表面和形式,孩子很难跟你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模式。
因为生活窘迫的原因,让孩子长期在吃苦耐劳中努力获得生存资源,那么吃苦耐劳就能形成习惯,让你终身不渝。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自发的学习意愿和生活能力自我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乐于做这件事情,因为本能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是对自我的最大认可和价值体现。所以他们也有可能因此而构建起努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形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据我所知,很多父母并不清楚儿童做事的规律,往往喜欢讲述道理,仿佛只要符合这种道理的事情,才真正值得去做。这种行为恰好给自己带来了困境:如果孩子也被教养为“有道理的事情就应该去做”,而我们所秉持的道理却不是他们认可的道理,这反而导致事情很难被执行。
跟孩子讲太多道理,早已败坏了儿童纯真美好的学习和做事的初心。让一件原本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变成了一种胁迫或者控制,这是从期望到态度的错节。不是我们的期望有问题,而是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以及这种方式所代表的控制,会带来的否定和反对。
三、如何才能培养?
(一)放弃这个期望
为何要请大家放弃对孩子“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的培养?在于这种精神它不可能抽象地存在。我们前面讲到,因为生活的窘困,或者自发的习惯得以保存,那也只是具有一种“愿意付出,无需激励”的做事态度,但并不见得会在学习方面得以发挥。传统的学科学习是一项有挑战的事情,和我们前面提到的自发学习的精神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绝对的正相关。
前面我们还提到,任何人做事情都需要动机。这种动机一定不是因为你说的话很有道理,而是需要他们认为这样做真的太有必要。
所以,如何培养这种吃苦耐劳精神的需求实际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换为“如何让孩子学习更有目标”。因为没有目标就不会有计划,没有计划就不会有行动,没有行动,何谈吃苦耐劳的精神?
缺少吃苦耐劳精神
(二)明确学习的目标
每天都会有家长向我求助,救助的问题五花八门。每天我们也能由此看到很多家庭的痛楚,在于他们无法控制孩子去做父母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如何让孩子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何让孩子少玩手机游戏”、“如何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等等。
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处境,但是我想要说的是,他们的所有期望全部都错了。你不能去期望一个孩子变成一个听话的机器,你也不能让孩子去作抽象的事情,比如“努力学习”或者“吃苦耐劳”,你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让他们克服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从而提升学习成效?”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让孩子变成不玩手机、自主学习、吃苦耐劳、努力学习的孩子,这些期望的一个前提就是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孩子当然知道,但不一定关心、上心。所以这个问题不解决,目标也无法确定。
学习目标不确定,你到底想不想要进步?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进步?你离这样的进步还有多远的差距,如何去弥补这种差距?需要每天做些什么?需要父母给你什么帮助?这些行动的步骤,根本就无法进行,那一切都不会开始!

(三)制定学习目标
糟糕的目标是:“认真学习”、“努力学习”、“刻苦学习”、“要有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
好的目标是:“下次考试进步一名”、“用一个学期把数学搞及格”、“在高二阶段背完高中所有的英语单词”……
好的目标有什么不同?
1.有完成时间的要求。
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并不能让人真正开始行动,我想你懂我在说什么。
2.有评价标准。
“进步一名”、“及格”、“背完所有的单词”这些就是非常明确的标准。而“认真学习”、“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这些都是抽象的、公说公有理的评价标准,根本就无法操作。其实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不愿意搞好学习,而是他们并不清楚“好好学习”、“努力努力”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3.有可能做到。
下次考试进步一名,用一个学期让数学及格,这些都是有可能做到的。而非常多曾经优秀的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误或者一段时间的放纵,导致成绩下滑厉害,很快就会失去信心。因为,他们的目标可能还是原来的前五名,或者年级第三,这些曾经的辉煌应该先放下,从当下的水平开始逐一进步,你才知道,可以简单地做一些事情即可达成,只有这样你才有真正的希望。
(四)实施过程激励
确实有很多人都会制订目标,但是真正开始行动的人,或者能坚持行动的人却不多,这或许也是学业成功者与普通人之间重大的区别之一。
1.为什么很多人不能真正行动呢?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两个学生躲在厕所里面抽烟,被一个男老师发现了。老师看了一眼,语重心长地说:抽烟也不是特别大的错误,但是你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就只能抽这种几块钱一包的烟。这两个学生顿时感到老师还很可爱,心生感动……于是他们就全情投入到学习中。
​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是否会去真正面对,并全情投入,并不取决于当事人是否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在于当事人是否会把这件事情与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连接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有挑战的事情,并不是讲一个道理就能简单做好。对于他们来说,搞好学习需要一些真实的利益驱动:
(1)因为父母爱我,所以我要做他们期望的那种人(这需要被爱和尊重的感受);
(2)因为学习能给我带来价值感和成就感(这需要曾经有过成功的体验);
(3)因为学习可以让我获得我需要的东西,比如赞赏、更高的平台、更丰富的资源、足够的自由(这需要学生的远见);
(4) 可以让心仪的女生(男生)高看自己;
(5) ……
真正采取行动,至少要有一个或以上的原因。无论是什么原因,但绝对没有“因为你讲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一定要做到”、“因为你要求我,所以我就要满足满足”类似这样的原因。
也就是说,要做到你期望的那种“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需要给他们随时的奖励和认可,与他们期望的利益一致。那如何去提供这种正向激励呢?恐怕我们应该向游戏设计师多学习。如果你玩过游戏,应该知道一些规律,比如你只要付出时间,游戏经验值必然增加。只要你付出努力,你的级别一定会上升。而且这种进步,是基于你付出的时间,以及做了一点正确的事情。如果按我们父母的想法,“无论你怎么做,离我期望的优秀差得太多”,你就永远没有机会去奖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最终导致孩子一怒之下放弃学习。

2.父母到底如何去在生活中激励?
(1)随时随地的赞赏。
前面我们提到过,对于孩子本能需求的,天赋的正当行为或者优秀能力,轻易的赞赏,可能导致孩子动机转移。但是对于一些不那么容易,需要以来一些动机支持而且还不容易达成的未知目标,则随时随地的赞赏则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时随地的赞赏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比如“我看到你今天比昨天更加专注地学习,感觉到很欣慰”,这句话让孩子的行为富有意义。
比如,“今天的作业,书写整洁,思路清晰”这样的表达,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真正地关注自己的进步,他们就会有被爱的感受,从而充满了力量。

(2)及时指出孩子努力的行为,而不是结果
如果孩子的努力没有被发现,如果孩子的改变没有被发现,孩子就会觉得沮丧。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是需要外在的认可,及时对他们行为的进步提出认可,能让他们感觉到欢欣鼓舞,从而更具斗志。
(五)养成习惯
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被动
孩子们对为什么要自己主动学习、努力学习没有认识。老师提醒了,父母通过谈心、陪伴,让孩子开始按时学习,开始逐一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阶段:自发
通过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精心陪伴和善意的提醒,孩子们对“自己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控制自己,需要一定的情境提醒和外部监督,经常出现反复。如父母提醒了之后,他们开始面对自己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不再需要太多反复的敦促。当然也会出现不能很好应对的情况,一旦我们通过善意的语言、手势或者其它方式的提醒,他们就能够马上明确知道自己当下需要面对的主要任务。
第三阶段:自觉
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不需要接受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基本上能够做到自我要求和自我控制了,偶尔会有反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自己说服自己要走。还不是自动的行为。
第四阶段:自动
孩子们既不需要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会很好地处理,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一种自然的、自动的行动,即形成了一种习惯。
四、用爱来激励
我提供咨询服务的一些家庭,遭遇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困境。主要的问题就是,孩子沉迷于手机和游戏,不能自拔,敷衍对待学习,缺少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父母经常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勃然大怒,大吵大闹。这样做,不仅得不到想要的改变,反而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旦孩子否定了你的管理,你就会变得无计可施。青春期的孩子,你根本就不敢动手打他们,否则你可能遭遇强烈的反击。如果孩子想爱你,但是同时又非常愤怒,那么他们可能不会反击,而是出走、跳楼,用放弃自己的方式来表明他的愤怒。
所以,从小保护孩子自主学习和自发做事的意愿,非常重要。如果这种做法能够自然而然地延续,就能形成习惯。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正想激励,同时因为感恩父母的爱,他们就愿意责任承担,欢愉地应对这些挑战。
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举步维艰。原因是,他们太急于想让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那样,却忽略本文所分析的所有的前提,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激励。这种激励,从我的建议中看,似乎就是一些赞赏,认可。但是真正要做到,则需要父母爱的能力的支撑。因为你的激励是否真正起到激励的功效,不仅仅在于你是否做了,更为紧要的是,你是怀揣一颗爱的心在做,还是一颗控制的心在做。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的行为,孩子才能接收到我们的爱,他们才会合作。
那什么样的态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爱?
(1)你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爱孩子,希望他的人生之路更加美好,而不是为了控制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变成你想要的那样。如果你认为这没有什么两样,说明你就属于后者所描述的那样。
(2)我们相信孩子天生就有学习、成长、承担的意愿和能力。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机会去面对,即便他们最初做得并不太漂亮,这也是他们成长所需。
(3)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我们的看法,但是最终是否认可,作何选择仍需孩子来决定。
(4)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行为和语言要随时随地体现平等、尊重的态度。
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就是随时体现平等、尊重的态度。
那什么样的言行属于平等、尊重的言行呢?
(1)认真的倾听
(2)理解孩子的需求
(3)接纳孩子的感受
(4)随时响应孩子的倾诉
(5)用陈述句描述你之所见,而不是反问句质问他们
(6)与孩子一起集思广益,共谋对策
(7)讲述你的感受和期望
(8)请孩子做自己的选择
(9)……
我们很努力地把一件事情讲述清楚,但这只是“知道”的层面。对于悟性高,执行力强的父母来说,这已经足够好了。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父母,既不“知道”,也无法“做到”,那可能就需要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了。建议尽早参与靠谱家庭教育的系统课程学习,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方可有大的进步。否则,一切都不会改变。
五、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不能达成目标的共识
不能就学习目标达成共识,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有如下可能:
1.低价值感孩子
低价值感的孩子,他们内心缺乏自信,从来就不相信自己能搞定任何事情,更不会相信自己能够搞定有挑战的学习。为了避免再一次的失败,以及失败后可能遭遇的负面评价,最后的应对之策是,放弃目标,放弃学习。因为我放弃,所以并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愿意做而已。
如何帮助低价值感的孩子走出困境?
这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里只能简单地讲一下,具体做法,可能需要参加系统的可能才能逐渐改善。对于低价值感的孩子来说,父母需要做一些事情:
改善夫妻关系,改善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不好,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随时可能遭遇的家庭崩溃,自己将面临生存的挑战。夫妻关系不好,十有八九都会因为孩子的原因,所以孩子也会自责自己而陷入低价值的困境。
亲子关系不好,则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太多的负面评价,从而丧失了被信任的可能,丧失了所有未来的希望,他们一蹶不振是必然的。
怎么改善?简单来说就是搞好家庭和谐,学会爱和尊重。具体要练成这种能力,可能需要较长的过程,建议参加靠谱家庭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
在生活中不断证明孩子的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具体的做法有:赞赏孩子的进步、证明孩子有责任感、证明孩子有能力、证明孩子在家庭中的价值……具体要能做到这些,需要参加靠谱家庭教育学院初级研修班的课程,前三讲是专门纠正父母错误的负面沟通方式,后三讲主要是如何唤醒和激励孩子。
2.孩子沉迷于手机而不愿意确立目标
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电子书的孩子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低价值感的孩子。
通过手机、游戏来连接世界,从而避免自己可耻的孤独和不被认可。这种孩子,是决然不可以轻易剥夺他们的手机或者游戏的机会,因为这是他们存在于世的唯一价值体现。所以,要向帮助他们,应该先执行让孩子走出低价值感的困境,才有可能。
第二类是被现实所诱惑而沉迷。
比如一些极其聪明的孩子,以及一些亲子关系尚可的孩子,抵挡不住这些东西的诱惑而沉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大致过程可以如此:
(1)首先确保父母能够体现无条件的爱和尊重。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到,后面的操作不能进行;
(2)确保父母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技术。比如理解、接纳孩子的感受,能够倾听,不用否定句和疑问句进行沟通,等等。如果不具备这一点,需要参加靠谱家庭初级研修班的课程来习得这种能力;
开家庭会议来讨论和确立目标。
开家庭会议,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比如:
(1) 需要父母达成共识,认可并支持这种形式;
(2) 一次不要讨论太多的问题;
(3) 不要期望问题能一次得到完美的解决;
(4)不能仅仅讨论孩子的学习问题,否则就变成了批斗会;
(5)讨论过程要倾听孩子的需求,不要轻易反对;
(6)把所有的想法集中起来,共同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步骤;
(7) 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8) 达成一个决议;
(9)然后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继续开会调整!
……
温柔而坚定地执行决议
如果孩子仍然沉迷于手机,而不能执行家庭会议的决议,则父母需要温柔而坚定地执行决议。比如超时使用,必须要上交;比如偷偷使用必须没收。如果反复调整还是不行,必要的时候,可以砸掉手机。如果砸掉一次不管用,可以连续砸掉三次。
3.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觉得只要听话,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孩子就能呈现出“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哪里有这么容易。事实上,真的有一些孩子,他们也想搞好学习,也想拼搏一把,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做。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知道怎么做,怎么面对呢?
答案是,他们心智成熟,认知丰富。即便他们的父母并不是高知,但是也是具有丰富生活经验和智慧的人,他们善于思考,包容开放,凡事想得开,看得清,自然就能处理好很多事情了。
而生活在价值观单一的家庭,父母缺失这种生存的智慧,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所以,很多简单的事情,想不明白,搞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这种家庭,父母需要参加学习,积极实践生活中育儿智慧,慢慢就能搞定。建议参加靠谱家庭教育学院,《考上清华的秘密》课程学习。
(五)养成习惯过程中遇到困难
我们确实无法预见所有的困难。但对于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则有一些认知,比如:
1.孩子只是想想而已,根本就不能坚持。
不能坚持的目标,说明对于孩子当下来说,要求太高,难以做到。
有时候我们不会承认孩子难以做到,总觉得是孩子不够勤奋,缺少耐力。不够勤奋,缺少耐力,也是能力不足的表现,所以仍然属于要求太高,这个需要定期进行调整。
2.善于利用家庭会议机制
很多的家庭,初试家庭会议,会有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就不再依赖家庭会议机制,而重返之前的,随时随地纠正,随时随地评价的状态,则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
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父母缺少正确做事的思维模式和执行力。这是父母能力的缺失,这是父母需要修炼的方面。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就是:你又想得到好的结果,却又不愿意努力去付出。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不也是这种情况吗?
​所以,父母唯一的依靠就是家庭会议机制。因为这是合理合法公正解决问题的唯一可能,除非你完美地掌握了沟通、唤醒和激励的艺术,否则你确实很难轻易管理好家庭生活。
3.父母的行为让孩子再次失去希望
培养好一个孩子,确实没那么容易,对于认知不足、能力欠缺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父母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孩子成长意愿的放弃。比如,父母本身缺少安全感,就容易滋生焦虑,就难以用耐心去帮助和等待成长。比如父母本身缺少价值感,就容易情绪化,喜欢索取别人的爱和结果,最好破坏掉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导致所有人失去信心。
这些问题,我很难一一列举,但是我想你应该清楚,我在说什么。但是,我请你不要放弃,即便你的进步很小,也不要放弃,不要灰心。你的精神力量,就是孩子成长的保障。你的努力,就是孩子成功的希望。
​如果实在扛不住,请加入我们,一起面对,你就能得到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具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牢骚满腹,应付得过且过,消极怠工,只想投机取巧,面对既不能吃苦也不能耐劳,总是重复反复的做同样工作,特别厌倦反感缺乏积极性!
一个人仅从外表上看,是很难看出他是否能吃苦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才行,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如果你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判断他是否能吃苦,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查看一下他过去的经历。比如他以前都从事过哪些工作,都干了多长时间,为什么会换工作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第2个回答  2020-10-17

通常从以下几种的行为可以看出:

    做事情没耐心,稍微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譬如写作业碰到不会做的就抄袭等

    经常下决心,但是总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1天就放弃了,譬如今天下定决心每天跑步,结果坚持两天就放弃了。

    拖延症晚期,总是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做,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提前动手。

    做事情总喜欢偷懒、走捷径不能脚踏实地,总是好高骛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6
折面前不屈服,面对大量的内容不气馁,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古寒窗苦读、一朝成名,成了读书人统一的途径,如果不能吃苦,大概也就不能有所成,因此中华民族谈到如何成功时总少不了教人吃苦耐劳。 

  这话没错,从很多方面看来如此。比如,埋头读书的人学习成绩总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要作出一定的成就,不花力气、不作坚忍之举也总是不太可能。但真正有所为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他的勤奋刻苦却都是快乐的,他要的也只是将兴趣爱好扩大化,淹没其他的一些爱好,他必须要克服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苦,因为他喜欢自己的事业,因为他在某方面学有所长、业有所成,或者事有所好,他不可能或不喜欢再将时间和精力化在其它上面,聪明的人就这样专注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上,并将它做到极致,发挥到无穷。 

  在旁人看来,这样的人真是苦的,当其他人去玩的时候,他没玩;当其他人娱乐的时候,他没空。他只一味地这样看书,但他从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他只一味地研究,但他从研究中获得试验和成功的喜悦;他只一味地从事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他沉浸在自己所爱的事上,每一步、每一滴都给他信心和满足。人就这样奇怪地被这样的事吸引,而这样的人又不是很多,他们这样执着地去做这些事情时,内心是充满愉悦的。虽然不是时刻都充满了快乐,但只有这样拥有着自信的人、主动求索的人才是成就大事的人。
第4个回答  2020-10-17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方面

整改思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每个党员最起码的组织和政治要求,只有加强学习,注重个人修养,时时刻刻对自己进行反省,才能永葆党员本色。

主要内容:有时存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不严格、组织纪律不到位

具体举措:①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政治素养。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立足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工作实际、指导工作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②更进一步地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的思想路线。

整改时限:长期

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的情况

整改思路:亡羊补牢、防微杜渐是至理名言。针对前一阶段剖析出来的问题不可小视,应该认真对待并立即改正。 主要内容:一是存在等待观望心理;二是有时不按时上下班,三是发过一些可发不可发的信息具体举措:①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②把维护和实践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③坚决执行中央和区市县有关规定精神。

整改时限:立即

三、“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整改思路:“四风”已严重威胁到党的肌体健康,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复杂而严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纠正“四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言必信、行必果,逐点逐条改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