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韩滉作《五牛图》的意图进行了哪些猜测?

如题所述

关于《五牛图》的创作意图,历来说法不一。《五牛图》最早的解释者是元代的赵孟頫,并亲自为韩滉《五牛图》题跋,称赞此画:“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他认为韩滉是借“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陶弘景是齐梁间著名的道士,他虽修道山中,但并未忘情世间,多次替萧衍出谋划策。萧衍立国为梁后,多次召他出山,他都坚辞不就,并且画了两头牛:“一牛散放水草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南史》卷七十六)萧衍看后,明白了陶弘景的意思,知道他不愿在官场中受约束,就不再勉强他。虽然《五牛图》中有一牛是以红绳络头为饰,略似陶弘景故事,但综观韩氏一生为官从无退隐之意的轨迹,似乎又与此无关。
韩滉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经常深入乡村,郊游写生。当他看到为农民不辞辛苦耕种的牛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仔细地观察,把牛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牢记在心。相传有一次,许多画家朋友相聚一堂,大家问韩滉,为什么偏爱牛呢?韩滉拿出自己的新作《五牛图》展示在众人面前,说道:“耕牛是田间劳动的主力,是农家之宝。画牛要仔细观察,才能体会到牛的品格。”只见画面上的五头牛或停或走,或吃草或舔舌,或高声哞叫,各具神采,一位宾客竖起大拇指赞叹道:“为兄爱牛、画牛,将耕牛与国运民生联系在一起,看来《五牛图》并非单纯为牛而作,吾等自愧不如啊!”
当图到了清帝乾隆手里的时候,乾隆又做了另外一种揣测,可从他的题诗上知道:“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讲韩滉为官正值清廉;“弘景高情想象间”,是指陶弘景的清高只是一种理想之境界并不足取;“舐齿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这两句包含了“丙吉问喘”的典故,大意是韩滉喻指丙吉。两位先朝的丞相都能从大处考虑,真正的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但当时乾隆身为帝王,正处于大清盛世之际,自然希望得到贤臣良将的辅助,对陶弘景“出世”的做法肯定不赞成。因此,乾隆由《五牛图》联想到汉代名相丙吉也便不难理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