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情绪中进行有效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无论多么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情绪产生也不外如是。

我们的情绪很少会是在与自己的独处中产生的,大多时候,都发生在相互的关系状态下。

当我们被情绪左右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焦虑。为快速的消解掉这种难捱的焦虑,我们会无意识的采用管用的压力状态下模式进行沟通。这种压力状态下的模式很多时候,更容易发生冲突、产生攻击报复类行为,你来我往导致情绪的不断升级。

在萨提亚中认为,我们在被情绪左右状态下的模式,一般承袭自我们的原生家庭,被我们无意识的反复使用。一般应对这种情绪压力、人际冲突,我们会有四种压力下的求生存模式。

第一种就是指责模式 ,这是在关系模式下非常常见的。当习惯于指责模式的人产生不良情绪时,ta会下意识的将情绪发泄到身边的人身上,也许是责备、也许是谩骂。

沟通的元素三元素包括自己、他人和情境。

指责模式的人往往过于在乎情境和这个情境带给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并将自己的愤怒、压力、焦虑等等一股脑宣泄在他人身上。

比如说,丈夫A在年底工作忙一周有四天回家晚,如果妻子是一个指责型的人,当她的愤怒值积累到一定界限时,就会将自己的不满情绪一股脑宣泄给丈夫。“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天天早出晚归是不是不想要这个家了”····等等等等,而不会顾忌丈夫的感受。如果丈夫也是个指责型的,他就会当下将妻子的怒气反弹回去,一来二去,争吵就会升级。

第二种是讨好模式。 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ta们为了避免冲突,习惯在关系中讨好对方,一切以对方的要求优先,步步后退,从而让自己变得没有自我。

很显然, 这种模式的人在沟通中会完全忽略掉自己的感受,而过于在乎情境和对方的感受。

比如说,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家庭里,孩子B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会快速成长成一个“懂事”的小大人,会在爸妈吵架活着爸爸妈妈将战火烧到自己身上时,无条件的接受他们的要求,或者主动做家务、表现好来讨好父母。习惯了这种模式后的孩子,在以后的人际沟通中,也会下意识的使用这种讨好模式。如在工作中不知道怎么拒绝上司不合理的工作量,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爱人提出的不合理的让自己更加辛苦的要求,虽然感觉到有压力和难过,但仍然不抗争的接受等等。

第三种是超理智模式。 这种模式的人遇到冲突时,会屏蔽掉自己的感受,也不在乎对方的感受,而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解决问题上。听起来似乎还不错,但在关系中的沟通时会让人感觉到如同碰到一块铁板,没有柔软可交流共情的地方。

在这种模式中的人,像刚才所说,只注意情境本身,而忽略了自己和对方感受。

比如那个听起来很好笑的例子,女友打电话对C说,我的车发动不起来了,怎么办我好焦虑,我已经约了个重要客户,如果我车开不起来,我就要迟到了!很明显,在这种情境下,女友最想找C发泄自己的焦虑情绪,而C如何回应呢?作为一个超理智的C,他并没有处理女友的焦虑,而是将全副身心放在了如何让车发动起来,如何解决问题上。女友想要发泄的焦虑情绪,并没有被C接住,感到挫败而沮丧,甚至开始怀疑和C的关系。而C呢,还在一个劲儿劝女友再试试怎么发动这个车。

在这样的互动中,这两个人都沮丧的焦虑的进行着无效的沟通。

第四种是回避模式。 这种模式的人在遇到冲突时,也许是因为过度恐惧焦虑,会直接回避掉这个冲突,假装这个冲突不存在,转移话题转移注意力或者拒绝理会制造冲突的人。这让冲突的另一方宛如一拳挥出去打在空气上,空落落的更是难受。

在这种模式下的人,一股脑将情境、自己、他人都给忽略了。

比如说,那个指责型的妻子,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回避型的丈夫,他面对妻子是不是不爱我、是不是不想要这个家了的质问指责的时候,也许开始会小小的分辨几句,但当冲突升级的时候,巨大的焦虑就会让他变得僵硬不安。也许他会选择用工作来逃避妻子的指责,也许他会选择看球、刷手机等方式不去理会妻子的指责。等到妻子的愤怒过去后,当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很显然,这四种压力下的沟通模式都是非常令人感到挫败、焦虑,且极有可能让冲突升级的。

那,如何在情绪状态下进行有效沟通呢?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更好的使用语言来坚定、有边界、不具攻击性的进行沟通。

非暴力沟通有四步,包括观察、感受、表达需要和描述请求。

什么叫观察呢?就是不带任何批判和指责的客观的陈述事实。

在这里需要区分观察和评价。比如说“你怎么这么粗心”,这是评价;“你这个语法在这个礼拜错了三次”这是客观事实。一般来说,评价是概括化的、笼统的、模糊的概念和语句,经常无法对应到实际情况上。而客观事实一般具体到了事件详细经过、发生频率等情况。

感受就是要表达出来自己的情绪,比如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紧张等等。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感受不等于想法。比如“今年生日你没有送我礼物,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是想法;而“今年生日没收到你的礼物,我感觉到很伤心”,这就是自己的感受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读心术,我们无法清晰的了解对方的意图想法,对方也是如此。所以没必要通过对方的行为推导他是怎么想的,甚至直接下判断。在有效沟通中,要尽量清晰的表达出我们的感受。

如何表达需要呢? 既然没有读心术,那就不存在“我想要什么,你应该会知道”,“既然你爱我,那你就应该知道我的想法”。揣度“圣意”,一个不小心就会南辕北辙。所以 在有效沟通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清晰的表达出我们的期待来。

描述请求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步。一般来说,我们尽量用可选择性的语气如“能不能”“可不可以”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表达要求的时候,要表达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因为在情绪状态下,一直说自己不想要什么,更像是在拒绝和发泄情绪。

那么,如果对方处于一种无法好好沟通的情绪状态,我们如何帮助ta理清情绪呢?可以通过询问ta“ 发生了什么?你是否有什么感受?你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来一步步引导ta发泄情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尽量不要在没弄清楚情况的时候随意下评论、做判断和讲些人生的大道理,这只会让对方的情绪更加糟糕。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来细致讲讲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情境1:面对年底工作忙回家晚的丈夫,妻子可以这样表达:你这周有三天都在凌晨一两点才回家,我感到不安和孤独,同时也担心你的安全和健康。我希望你能在家里多陪陪我。所以,下周你可以早点回家吗?如果不能早回家,你可以提前告诉我个回家的大概时间吗?我真的很担心。

情境2:面对给自己加了很多工作量的上司,B可以这样表达:领导,我现在手上有项目A、B、C,你现在给我这个工作,我有些担心不能按照你规定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我希望现在能够将精力能够集中在我现有的项目上。所以,这件工作可以分派给别人吗?或者我们来看看能否延迟到**时间再交?

情境3:面对焦虑的女友,C可以这样表达:亲爱的,车启动不了,看到你这么焦虑,我也很着急。我真希望立刻能赶到你身边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现在可以看一下**按钮,确定下这个车是不是没电了吗?

非暴力沟通除了可以用在我们的情绪压力下,也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朋友、家人、同事、下属有效的疏导情绪。同样的,这个习惯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养成。

下次在关系中遇到情绪烦扰时,你可以尝试着用非暴力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