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成绩差不多而进入大学后差别很大?

如题所述

第一,自控能力不同,大学和高中不同,父母管不着,老师懒得管你。各种诱惑也会越来越多,每个大学后面周围都有一条“堕落街”,对自制力是一大挑战。加上那句害人的“上了大学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些无法管住自己的人就随波逐流了,综艺、动漫、韩剧、日剧、农药、屁股、吃鸡一起上。这还是初级的,还有约炮酗酒堕胎的高级玩法。我大学见过好几个每天只知道打游戏,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人。任何一个能保持高中一样时间的人在大部分学校都可以拿奖学金拿到手软,最起码可以做到傲视群雄的地步。 很多人只能考前几天努力一下,然后考个不错的分数自我满足。

第二,愿景不同,自控能力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愿景的不同造成的。高中的目标是单一目标、一个卷子、一个心思。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考好考好考好,高分高分高分。 但是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你未来可以去工作也可以考研,考研你可以保送,你也可以申请国外。目标一多,人就不能决断,人一旦开始犹豫不绝或者三心二意就不能朝一个方向努力,可是“有些人就是朝一个明确目标努力的”, 我建议大学生早点明确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当然了,可以制定一些不那么冲突的备选方案),三心二意无法决断的人自然是比不上这些人专心的人。那些又想保送又想考研又想出国的一般没啥好下场,分散注意力到多个目标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惜,大部分大学生第一年都在玩,第二年都在谈恋爱,第三年突然想起未来,然后第四年匆匆行动外加分手。一个大一就对未来有具体职业规划的人四年后比其他人要好得多了。

第三,潜力(能力)不同。同样两个高中数学考150分的人不代表这两人的数学潜力是一样,高中这种差别不太容易发现,因为知识量就那么点,玩来玩去更多只是技巧。 到了大学通过不同课程学习的放大你会发现他们的实质的差别是很大的。大学学习是一个放大器,两个不同能力和潜力的人在大学学习中他们的差异会被不断放大。特别是其中一方系统地学习,具有强大愿景地去努力。 结果是一方老老实实按照课本上学,另一个早就绝尘千里之外了。

第四,在学科思维方面,中学思维和大学思维是不同的,很多人在改变规则后依然无法改变学习方式。 仅仅在数学方面,高中数学就把太多时间花费在“数字计算”上了,而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抽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问题就很少涉及到了。在英语方面,沟通上最重要的口语被不可避免地忽视。几乎每个学科都有这样那样的区别,所以你高中某学科的成绩无法代表你一定有能力在这方面深入学习。可是人是有道路依赖的,会不自觉的沿着高中的学习方式继续学习,而很难根据新环境马上改变,那些更早弄清规则的人可以更早的调整,可惜很多人在弄清规则前就倒了。

第五,同样的智商,不同的情商。就算是两个人智力相同,情商的差别可以很大,这点差别在高中事不太重要的。 我说的情商更多的是“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高中的天之骄子到了大学后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比自己“优秀”或者“差不多优秀”,这样一个平常的心理调整很多人就无法完成,无法处理自己的优越感了,变得不想努力,害怕努力。 这只是“情绪调节”中的一个小事,还有大学不可避免地碰到宿舍“政治”和各种人际关系,我就见过两个女生闹矛盾到“泡利不相容”:不能放在一个房间内,否则就会吵起来,结果两个人上课谁来了,另一个就逃课。 这些磨人的小冲突是每天发生的,很多人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导致被一些小事带跑,小则意兴阑珊好几天,重则好几个月才缓过来。总之,他们无法专注于自己应该专注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3
第一、自控力不同: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自主权大大增加,父母管不着,老师懒得管,我们学生时代常常用作自我安慰的一句话便是“上了大学就解放了”,于是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人便在各种诱惑之下随波逐流,放飞自我,综艺、动漫、农药、吃鸡、泡吧、蹦迪、逃课等,各种各样的摆烂方式。我大学见过好几个每天只知道在宿舍打游戏,逃课上瘾的人,也见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晨跑、早读、空闲时间泡图书馆的人,两者结局孰好孰坏大家可想而知。要相信,任何一个能保持高中学习习惯的人在大部分学校都可以拿奖学金拿到手软,最起码可以做到傲视群雄的地步。
   第二、个人目标不同:自控力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每个人对于自我未来规划不同或者人生目标不同导致的。未来你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考研,工作你可以选择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者三甲医院、政府部门等企业事单位,也可以选择回归家乡或者私立机构、民办企业等,考研也可以选择保送,或者选择申请国外高校,当然也可以选择参加统考。目标不同,自然对于自我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若你想要通过保送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那么你从大一开始就得着手了解保研相关要求,学习也得兢兢业业,不说满绩,至少也得名列前茅,同时还要注意全面发展——学术、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个人技能等都得全面开花。因此,对于在校生来说,小编认为,尽早确定个人目标很有必要!
   第三、思维方式不同:虽说高中时期也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但对于大学全新的各门学科时,我们的思维方式仍需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而适宜性地发生改变,有时候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思维方式能让我们事半功倍。拿我们功能解剖这门学科来说,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各关节或肌肉的作用,不出一会儿便会记忆混乱,但如果我们把关节和肌肉与各功能运动结合起来,同时配合记忆口诀等记忆方法,那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大学里,思维方式的不同还表现在思维深度的不同,有人习惯知识被动输入,不求甚解,而有人却能打破砂锅问到底,举一反三,将知识融会贯通。
   第四、情商不同:大学不同于高中,高中是一个单纯的学习阶段,但大学更像是一个小型社会,所以也有人说,“上大学是为了未来出入社会做准备,”现在想来,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情商也许在高中的重要性可能体现不出来,但在大学里,这样一个需要大量社交和沟通的地方,情商的重要性便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比如寝室矛盾、比如同学相处、比如师生关系、比如待人接物、比如心态调整等,都需要情商的参与,虽然情商并不能直接决定我们的大学成就,但却能间接影响我们的大学生活。
   总之,大学学习不是高中学习的延续,高考只是一个考试,考察的只是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大学里,任何一方面的差距都会有所体现,因此不要认为高考一样的分数,大学就理应一样的水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起加油吧少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03
大学和高中不同,父母管不着,老师懒得管你。各种诱惑也会越来越多,每个大学后面周围都有一条“堕落街”,对自制力是一大挑战。加上那句害人的“上了大学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些无法管住自己的人就随波逐流了,综艺、动漫、韩剧、日剧、农药、屁股、吃鸡一起上。这还是初级的,还有约炮酗酒堕胎的高级玩法。我大学见过好几个每天只知道打游戏,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人。任何一个能保持高中一样时间的人在大部分学校都可以拿奖学金拿到手软,最起码可以做到傲视群雄的地步。 很多人只能考前几天努力一下,然后考个不错的分数自我满足。
自控能力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愿景的不同造成的。高中的目标是单一目标、一个卷子、一个心思。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考好考好考好,高分高分高分。 但是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你未来可以去工作也可以考研,考研你可以保送,你也可以申请国外。目标一多,人就不能决断,人一旦开始犹豫不决或者三心二意就不能朝一个方向努力,可是“有些人就是朝一个明确目标努力的”, 我建议大学生早点明确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当然了,可以制定一些不那么冲突的备选方案),三心二意无法决断的人自然是比不上这些人专心的人。那些又想保送又想考研又想出国的一般没啥好下场,分散注意力到多个目标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惜,大部分大学生第一年都在玩,第二年都在谈恋爱,第三年突然想起未来,然后第四年匆匆行动外加分手。一个大一就对未来有具体职业规划的人四年后比其他人要好得多了。
同样两个高中数学考150分的人不代表这两人的数学潜力是一样,高中这种差别不太容易发现,因为知识量就那么点,玩来玩去更多只是技巧。 到了大学通过不同课程学习的放大你会发现他们的实质的差别是很大的。大学学习是一个放大器,两个不同能力和潜力的人在大学学习中他们的差异会被不断放大。特别是其中一方系统地学习,具有强大愿景地去努力。 结果是一方老老实实按照课本上学,另一个早就绝尘千里之外了。
中学思维和大学思维是不同的,很多人在改变规则后依然无法改变学习方式。 仅仅在数学方面,高中数学就把太多时间花费在“数字计算”上了,而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抽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问题就很少涉及到了。在英语方面,沟通上最重要的口语被不可避免地忽视。几乎每个学科都有这样那样的区别,所以你高中某学科的成绩无法代表你一定有能力在这方面深入学习。可是人是有道路依赖的,会不自觉的沿着高中的学习方式继续学习,而很难根据新环境马上改变,那些更早弄清规则的人可以更早的调整,可惜很多人在弄清规则前就倒了。
就算是两个人智力相同,情商的差别可以很大,这点差别在高中事不太重要的。 我说的情商更多的是“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高中的天之骄子到了大学后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比自己“优秀”或者“差不多优秀”,这样一个平常的心理调整很多人就无法完成,无法处理自己的优越感了,变得不想努力,害怕努力。 这只是“情绪调节”中的一个小事,还有大学不可避免地碰到宿舍“政治”和各种人际关系,我就见过两个女生闹矛盾到“泡利不相容”:不能放在一个房间内,否则就会吵起来,结果两个人上课谁来了,另一个就逃课。 这些磨人的小冲突是每天发生的,很多人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导致被一些小事带跑,小则意兴阑珊好几天,重则好几个月才缓过来。总之,他们无法专注于自己应该专注的事情。
首先,高考成绩只是对这一次卷面答题结果的一种判定形式,它既不考查答题过程是否公正公平,也不考查参考答案是否完备并且被按同一标准执行,因此,考分只是一种较模糊的参考坐标,不要太当真。其次,大学学习开始与社会对接,而社会体系的复杂性远胜于学校教育内容,于是,优秀中小学生不一定就会成为优秀大学生,后来亦然。
第3个回答  2022-09-03
因为每个人努力程度不一样,高考真的只是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只是高考考的好,人生还有几十年,怎么可能一直处于上游,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什么高考成绩差不多进入大学后却差别很大
和个人性格爱好和能力有关系。高考成绩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不能说明其他。
高考成绩并不差,进入大学后反而学的很吃力,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大学有些专业课程实际上难度比中学的课程要更高,技术性要求更高,加上大学相对更依靠学生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家长和老师的督促管理宽松了很多。想放松的心态更多时间资源的掌握和娱乐选择导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相对下降了很多。遇到大学中有难度的知识点就很难攻克了。加上大学补考重修等制度比起高中努力冲高考的氛围也显得缺乏紧迫感,所以在意志下降的情况下面对实际上更棘手的敌人就难免更吃力了。
为什么同样是高考同样是大学,却有很大的差距?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本身不是很大,是由于环境和自己的选择,然后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差距。
高考之前,每个人的教育资源是不一样的,富裕的家庭就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知道很多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或者是请别人来帮忙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普通人的教育子女就会比较吃力,首先自己得每天努力工作才能供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也有些孩子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这就造成了孩子在高考前的差距。
大学之后,由于高考的筛选,成绩好的学生被好的大学录取,身边也都是优秀的孩子,会让人越发努力越发优秀。倘若不是很好的学校就读,就总有同学拉着你打游戏,每天碌碌无为,虚度你自己的大学时光。如果你能够在大学期间一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虚度年华,你就会比那些不学好的同学要优秀,慢慢的你也会追上高考的时候考上好的大学的同学,那时你可以和他说顶峰相见。
第4个回答  2022-09-03
这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天赋问题,许多人天赋平平,又不是很努力,一个是努力问题,你花时间没有别人多,自然就有了差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