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居住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居住证明是公民带上有效的资料到当地派出所或者社区机构办理的,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九条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扩展资料:

居住证的主要功能:

1、金融服务。可以绑定银行账户,利用居住证查询账户余额以及省内外银行间汇款、支付业务。

2、公交服务。可以“刷证”乘坐贴有居住证服务标识的公交车辆。

3、电子政务。通过自助申报平台,在申领居住证以及申请居住证项目变更、续期等功能的自我实现。

4、小额消费。通过加载电子钱包功能,居住证可以在商户POS终端上进行小额消费。

5、电信充值服务。可绑定移-动、网通、电信号码,并对该号码随时进行充值,可以自动获得消费积分。

6、公共服务。持证人可以预订地铁、火车以及飞机航班票务。

7、门禁应用。通过加载门禁功能,可以有效识别小区居住人口。居住期满,自动阻断持证人在小区的出入。

8、企业一证通。企业或单位可以根据实际,利用居住证对员工进行考勤登记、出入识别以及内部消费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办理居住证需要提交多项居住证明材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居住证明需要的材料:

1、自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者不动产权证明。

2、租房的,需要提供租赁合同,还有租房完税证明,以及房东房产证、身份证。

3、租住单位公房的,需要提供单位房管部门开具的住房证明(加盖公章),和房产证(用途为住宅)的复印件。

4、租住无房产证的农民房,提供:

①房屋地契证明;

②建房屋审批证明;

③村委会开具的,由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联合签字的房屋情况证明。

以上三种证明之一就可以。

扩展资料:

居住证明的作用:

1、一年有效期居住

如果你是外来人口,需要在某个城市生存,就需要有居住证明才行。只要你有有效期为一年的居住证明,就可以在当地免费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免费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免费培训;按规定享受政府保障性住房。

2、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

如果你们夫妻两人有生育的计划,只要你们手上有居住证明,就可以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三年有效期居住证

如果你手上有一个有效期为三年的居住证,除了能够享受有效期为一年的居住证服务以外,还能够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办理赴港澳地区商务签注手续。依法参加居住地社区组织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居住证

参考资料:人民网-居委会一年开数十份实际居住地证明

参考资料:浑南区人民政府-80后社区书记带领社工自创56页“社区宝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各地居住证明开具需要的材料不一定相同,但大致需要以下材料:

1、身份证或者户口本。

2、房屋租赁人员需要出示租房合同;

3、购房人员需要出示房产合同或者房产证原件、复印件。

居住证明一般是由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开具,以沈阳五三街道为例,开具居住证需要:

1、使用人及代办人身份证;

2、房证或购房合同或户口本(户口本首页地址已迁入我管辖区域可不用带房证或购房合同);

3、结婚证(房证或购房合同名字不符);

4、根据居民开具《居住证明》的用途,提供居住证或个人声明(房主或代办人添写,社区有统一格式);

5、如房屋为出租房,需携带租赁协议。

此外,还有备注:社区居住证明为统一制式,居民需说明开具《居住证明》的用途,并提供使用单位的名称。

扩展资料:

居住证明与居住证的区别:

1、居住证明只能证明本人在某地居住;居住证除了证明本人在某地居住之外还可以让持证者享受到居住地很多的公共服务和便利。

2、居住证则是一个单独的证件,居住证明是一张证明单子;

3、办理条件不同:居住证办理要求公民要求公民在异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才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明是只要在当地居住就可以开具。

参考资料:人民网-居委会一年开数十份实际居住地证明

                辉南人民政府-80后社区书记带领社工自创56页“社区宝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九条

1.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

2.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

3.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扩展资料

居住证明的相关明细

《居住证暂行条例》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63号国务院令发布,共23条。

1.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依据,以各地已出台的居住证制度为参考,注意与户口、身份证制度的比较。

2.突出居住证的赋权功能,突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

3.在明确居住证的性质和申领条件的基础上,一方面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另一方面鼓励各地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居住证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所需材料:

一、本地户口居住证明

本地户口居住证明分为两种类型: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

1、农村户口

(1)到村委会找村支书

(2)开一个居住证明:内容包括你是谁,居住地,村支书签字

(3)盖一个村里的公章

2、城市户口

(1)到居委会找居委会主任

(2)开一个居住证明:内容包括你是谁,居住地,居委会主任签字

(3)盖一个居委会的公章

二、外地户口异地居住证明

1、外地户口异地居住证明即暂住证

2、准备两张白底照片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到所在的派出所办理

5、大概一周左右能出来

扩展资料

居住证是中国一些发达城市借鉴发达国家“绿卡”制度进行的尝试,为中国制定技术移民办法,最终形成中国国家“绿卡”制度积累了经验。持有居住证者,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

2014年1月,北京市出台规定,居住证制度将替代现行的暂住证。同年12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申领居住证。

居住证连接了几个不同的时代。这头是从1984年开始实施的暂住证时代,那头是未来各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时代。在全中国各地的相关改革中,非户籍人口的权益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也在日渐扩大。这些变化的背后有招工难、地方保护等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也有着地方政府辖区管理的政治需求。

全中国范围内的大趋势是,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逐步放宽城市户口的迁移限制。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类似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近乎必然地陷入政策悖论难以自拔:一方面,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对二元结构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一旦户籍制度有所松动,户口“含金量”越高的地区,越可能面临外来人口蜂拥而入。

摆脱这一两难困境绝非易事,因为除了考虑外来人口的强烈需求,还需要考虑以城市居民的变革意愿。

从实际情况来看,阻碍户籍统一管理的障碍,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对本地居民大量失业以及公共财政入不敷出的顾虑。风物长宜放眼量。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通过限制外来人口进入以维护本地居民就业、压缩公共支出的做法,终究会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而损及经济持续向上,就业岗位以及财税收入亦将因此增长乏力。

这就好比各个独立经济体之间,全球化固然带出种种冲击,但是利弊权衡之下,封闭的、静态的、低水平的稳定,终究还是让位于开放的、动态的、高水平的稳定。 

在深圳之前,上海、成都、昆明、沈阳早已经进行了“居住证制度”的尝试。

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以法治助推新型城镇化。会议认为,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保障持证人合法权益,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草案还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2016年2月25日指出,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了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办事便利。鼓励各地方提高居住证上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尽可能缩小与原有居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两个线索同步推进,一个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解决1亿人落户的问题,确保落户后和市民同城同待遇。二是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因为除了落户1亿人之外,到2020年可能还会有2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没有落户,要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依托居住证制度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居住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