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经历哪些发展?

如题所述

在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出现与推进还是近年来的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小学的入学人数大大减少。这种生源减少而教师队伍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小班化教学首先在上海出现了。

上海的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为了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需要。从1996年以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为先行试点学校到1997年秋试点学校进一步扩大,实验组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现行的实验内容包括:教室配备做到一个班级2个教室或两个班级3个教室,除上课用教室外,另一教室作活动教室用。教室内设有科技角、生活角、玩具角、展示角等,有的还有录音机、幻灯机等电化设施;课桌椅排列形式有改变:由单一的””秧田型””变为””马蹄型””、””口子型””、””小组型””等形式,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理与空间距离减小;试点班教师实行包班制,即每班2.5名教师,改变每位教师只教一门课的常规,而是兼任几门学科,安排具体的工作,如生活与劳动、体育锻炼、班队活动及社会实践等综合教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