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与猴的区别,他们是拥有同一个祖先吗?

类人猿是一个物种的名称吗?人类到底由什么进化来得?
猴与猿的区别?他们是拥有同一个祖先吗?

猿与猴的区别在于:

1、猿类没有尾巴、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和屁股上的胼胝(臀疣),长臂猿有臀疣(它是低级的猿),猴子却统统具有这些结构。

2、猿的体型一般比猴大(除长臂猿外),而且手比腿长。猴的胳膊一般与腿长度相当,四肢行走时,猴的臀部和肩呈一个水平面,而猿的肩部明显高于臀部。

3、猿的上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猴,例如直立行走时,猿的上臂可以上举,而猴不行。

扩展资料

猿、猴共同属于灵长目人科的一类,同时具备了一套独特的感觉器,能够把触觉、味觉、听觉、尤其是色觉和立体视觉感受到的各种信息输入脑中。它们的生活和迁徙都是成群结队进行的。其规模大小根据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群体中,有一只雄性成年的个体是整个群体的领导者。

猿、猴一般都有一个“居住区”,就是经常活动的一定区域。居住区周围经常有群体成员进行巡逻。在居住区内,还按照群的大小以及食物的获取方式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居住区经常根据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它们会迁徙到经常去的区域,称为“核心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第一个问题答案:猿与猴的区别:猴子有尾巴,而猿则没有
  是同一个祖先
  第二个问题答案:类人猿不是一个物种,类在古文中解释为像的意思,类人猿的意思就是像人的猿,也就是正在向人类进化中的猿.
  第三个问题答案: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一)
  人类是一种动物,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因此两者有密切的
  血统关系。可以说,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认识一下人类的这些近亲,对于了解人类起源是会有所帮助的。
  现代类人猿属于高级的灵长类,主要种类就是: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
  猩猩也叫褐猿,黑猩猩也叫黑猿,大猩猩也叫大猿。
  它们是热带森林的动物。
  (二)
  长臂猿是两臂特别长的猿类,直立的时候两臂可以达到地面,所以叫长臂猿。
  长臂猿的身体比较小。它们产于我国云南、海南岛和东南亚的森林里。
  长臂猿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最小的种类,体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过10千克。
  长臂猿完全过着树上的生活,擅长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
  去。它们下到地面来的时候,也能用两脚行走。
  长臂猿过群的生活。它们主要的食物是树上的水果、植物的嫩芽、昆虫和鸟蛋。
  长臂猿跟人类的区别比较大。它们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比较低级的类型,脑量很小,
  平均只在100~120立方厘米之间。
  (三)
  猩猩也是我们亚洲的热带动物。它们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森林
  里。
  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雄的比雌的大些。雄的体高可达
  1.4米,重量可达80千克。手臂很长,两只手臂展开可达3.5米,比人长了一倍以上。
  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①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它们对付
  敌人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手。
  ①颌部指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猩猩是森林动物,有筑巢习性。巢是用树枝筑成的,离地大约8~10米,晚上就睡
  在里面。白天也多半呆在树上,不轻易下树来。在树上,它们是无敌的。在那里,它们
  可以用手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树上的水果、花和嫩叶,也吃些昆虫和鸟蛋。
  有时它们也落到地面上来活动。在那里,它们用四肢走路,可走得一点也不快。它
  们也可以勉强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用前
  肢着地支撑身体,就像拄着拐棍那样。
  它们一般不大合群。雄猩猩总喜欢独自生活,到了生殖季节,才跟雌的生活在一起。
  雌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八九个月。
  猩猩的智力相当发达。它们的脑比狗的大得多,平均脑量是410立方厘米。从小捕
  来饲养的猩猩,人们能训练它模拟人的动作,叫它帮助人做些事。
  它们的寿命一般是25~30岁。
  (四)
  黑猩猩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也是一种大型的动物,但是一般比猩猩小些。
  它们的毛色乌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们的头比较圆,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齿也发达。
  它们的习性跟猩猩有些不一样。比方说,它们喜欢群居,每群由十几只到三四十只。
  它们喜欢在树上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它们善于用臂行法从一棵树荡到另
  一棵树上去,它们在树上的灵活性远远超过猩猩。
  它们也到树下来生活,也可以勉强直立行走。不过它们快跑的时候,总是四肢着地
  的。
  它们也睡在树上,像猩猩那样睡在自己临时筑的巢里。
  由于它们的体力强大,又有合群跟敌人作战的习性,所以在自然界里,很少有野兽
  敢去触犯它们。
  黑猩猩是杂食性的动物,吃的是许多种果实、嫩叶、昆虫和小鸟等。有时候它们也
  会合作抓猴子吃。这一点是不久以前才从实地观察到的。
  雌黑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大约9个月,哺乳大约1年,这些都跟人很相似。
  它们7岁左右就成熟,寿命一般是25~32岁。
  它们的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人们可以教它们做许多种技艺。动物园里养的类人
  猿多半是它们。
  (五)
  大猩猩也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是最大的类人猿,所以叫大猩猩。雄的平均体高在1.6米以上,体重大约200千克。
  据现在的记录,最大的大猩猩,体高1.88米,体重达290千克。
  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长,它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到2.7米。
  大猩猩的犬齿很发达,体力又很大,在自然界里也很少有比它强大的敌人。
  它们生活在森林里,常由3只到10只合成一群,过着仿佛是家族的生活,由老的壮
  大的大猩猩担任家长。雌的和年幼的大猩猩多半生活在树上。成年的雄的大猩猩却多半
  生活在树下。这大概因为它们的身体太重,在树上生活不大合适了。
  它们也能够勉强直立行走。
  它们的性情很凶暴,很难捉活的成年的大猩猩来饲养,只有幼小的才能养活。
  它们只吃植物,不吃动物。它们吃的主要是果实、嫩叶、竹笋等。
  它们的智力也很高,脑量平均达500~600立方厘米。脑的结构跟人脑很相似。
  (六)
  从以上的材料可以知道,现代类人猿的确跟人相近。
  哪一种或哪几种最相近呢?
  是黑猩猩和大猩猩跟人最相近。其次是猩猩。在类人猿中,长臂猿跟人相似的程度
  最差。
  根据形态结构、行为和化石材料,现在认为这些类人猿的进化系统,大抵如下图表
  示的情况。

  图1-3-1 现代类人猿之间的进化关系

  这就是说,在现代类人猿的进化中,长臂猿是比较低级的猿,很早就跟其他类人猿
  分支进化了。
  接着分支进化的是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彼此很相近,分支最晚。而人呢?他跟黑
  猩猩和大猩猩都很相近。他大概跟它们是从共同祖先分化而来的。这是最近的一种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您的满意!

参考资料:原创回答,杜绝剽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第一个问题答案:猿与猴的区别:猴子有尾巴,而猿则没有
  是同一个祖先
  第二个问题答案:类人猿不是一个物种,类在古文中解释为像的意思,类人猿的意思就是像人的猿,也就是正在向人类进化中的猿.
  第三个问题答案: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一)
  人类是一种动物,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因此两者有密切的
  血统关系。可以说,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认识一下人类的这些近亲,对于了解人类起源是会有所帮助的。
  现代类人猿属于高级的灵长类,主要种类就是: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
  猩猩也叫褐猿,黑猩猩也叫黑猿,大猩猩也叫大猿。
  它们是热带森林的动物。
  (二)
  长臂猿是两臂特别长的猿类,直立的时候两臂可以达到地面,所以叫长臂猿。
  长臂猿的身体比较小。它们产于我国云南、海南岛和东南亚的森林里。
  长臂猿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最小的种类,体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过10千克。
  长臂猿完全过着树上的生活,擅长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
  去。它们下到地面来的时候,也能用两脚行走。
  长臂猿过群的生活。它们主要的食物是树上的水果、植物的嫩芽、昆虫和鸟蛋。
  长臂猿跟人类的区别比较大。它们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比较低级的类型,脑量很小,
  平均只在100~120立方厘米之间。
  (三)
  猩猩也是我们亚洲的热带动物。它们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森林
  里。
  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雄的比雌的大些。雄的体高可达
  1.4米,重量可达80千克。手臂很长,两只手臂展开可达3.5米,比人长了一倍以上。
  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①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它们对付
  敌人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手。
  ①颌部指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猩猩是森林动物,有筑巢习性。巢是用树枝筑成的,离地大约8~10米,晚上就睡
  在里面。白天也多半呆在树上,不轻易下树来。在树上,它们是无敌的。在那里,它们
  可以用手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树上的水果、花和嫩叶,也吃些昆虫和鸟蛋。
  有时它们也落到地面上来活动。在那里,它们用四肢走路,可走得一点也不快。它
  们也可以勉强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用前
  肢着地支撑身体,就像拄着拐棍那样。
  它们一般不大合群。雄猩猩总喜欢独自生活,到了生殖季节,才跟雌的生活在一起。
  雌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八九个月。
  猩猩的智力相当发达。它们的脑比狗的大得多,平均脑量是410立方厘米。从小捕
  来饲养的猩猩,人们能训练它模拟人的动作,叫它帮助人做些事。
  它们的寿命一般是25~30岁。
  (四)
  黑猩猩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也是一种大型的动物,但是一般比猩猩小些。
  它们的毛色乌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们的头比较圆,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齿也发达。
  它们的习性跟猩猩有些不一样。比方说,它们喜欢群居,每群由十几只到三四十只。
  它们喜欢在树上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它们善于用臂行法从一棵树荡到另
  一棵树上去,它们在树上的灵活性远远超过猩猩。
  它们也到树下来生活,也可以勉强直立行走。不过它们快跑的时候,总是四肢着地
  的。
  它们也睡在树上,像猩猩那样睡在自己临时筑的巢里。
  由于它们的体力强大,又有合群跟敌人作战的习性,所以在自然界里,很少有野兽
  敢去触犯它们。
  黑猩猩是杂食性的动物,吃的是许多种果实、嫩叶、昆虫和小鸟等。有时候它们也
  会合作抓猴子吃。这一点是不久以前才从实地观察到的。
  雌黑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大约9个月,哺乳大约1年,这些都跟人很相似。
  它们7岁左右就成熟,寿命一般是25~32岁。
  它们的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人们可以教它们做许多种技艺。动物园里养的类人
  猿多半是它们。
  (五)
  大猩猩也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是最大的类人猿,所以叫大猩猩。雄的平均体高在1.6米以上,体重大约200千克。
  据现在的记录,最大的大猩猩,体高1.88米,体重达290千克。
  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长,它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到2.7米。
  大猩猩的犬齿很发达,体力又很大,在自然界里也很少有比它强大的敌人。
  它们生活在森林里,常由3只到10只合成一群,过着仿佛是家族的生活,由老的壮
  大的大猩猩担任家长。雌的和年幼的大猩猩多半生活在树上。成年的雄的大猩猩却多半
  生活在树下。这大概因为它们的身体太重,在树上生活不大合适了。
  它们也能够勉强直立行走。
  它们的性情很凶暴,很难捉活的成年的大猩猩来饲养,只有幼小的才能养活。
  它们只吃植物,不吃动物。它们吃的主要是果实、嫩叶、竹笋等。
  它们的智力也很高,脑量平均达500~600立方厘米。脑的结构跟人脑很相似。
  (六)
  从以上的材料可以知道,现代类人猿的确跟人相近。
  哪一种或哪几种最相近呢?
  是黑猩猩和大猩猩跟人最相近。其次是猩猩。在类人猿中,长臂猿跟人相似的程度
  最差。
  根据形态结构、行为和化石材料,现在认为这些类人猿的进化系统,大抵如下图表
  示的情况。
  图1-3-1 现代类人猿之间的进化关系
  这就是说,在现代类人猿的进化中,长臂猿是比较低级的猿,很早就跟其他类人猿
  分支进化了。
  接着分支进化的是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彼此很相近,分支最晚。而人呢?他跟黑
  猩猩和大猩猩都很相近。他大概跟它们是从共同祖先分化而来的。这是最近的一种看法。
第3个回答  2020-11-06
猿和猴区别:

1、猴比猿类在生物学分类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与人的亲缘关系上,猴比猿要远得多。

2、猿的体形比猴大外,而且手比腿长。

3、猿类没有尾巴、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和屁股上的胼胝(臀疣),只是长臂猿有臀疣(它是低级的猿),猴子却统统具有这些结构。

扩展资料:

猿是13种大型的高智能的灵长目动物的总称,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有人常把猿和猴相混淆,其实除了体形比猴大以外,猿还没有尾巴,并且猿的手臂比腿长.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属于猿的各种动物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他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猴子的寿命一般是20年左右,1988年7月10日,一名叫波波的雄性白喉卷尾猴死去,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一只猴子,时年53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猴 百度百科-猿
第4个回答  2020-11-09
黑猩猩是“最后共同祖先”中最好的模型,主流舆论已经开始介入。杨说:“这个社区发生了转移, 有些人开始质疑‘最后共同祖先像黑猩猩’的共识。”但这不是故事的结局,仍然有“最后共同祖先像黑猩猩”的支持者发动反击。

例如,杨与其同事们于2015年发表论文称,通过对猿肩的研究显示,“最后共同祖先”可能与黑猩猩和大猩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暗示它可能实际上是林间摆荡物种。如果是10年前,这样的结论不会产生争议,但主流思想正从“最后共同祖先像黑猩猩”的观点转移,事实上这种观点现在正面临一些批评。

当然,只有当“最后共同祖先”的化石出现时,争论才会结束。但是,寻找那些关键化石不再像曾经那样直截了当。在过去的五年中,有些遗传学家已经开始质疑,他们使用分子钟估算“最后共同祖先”生活的时代是否正确。很有可能“最后共同祖先”实际上生活在1300万年前,而不是700万年前。猿类在1300万年前的欧洲和非洲都非常强大,这意味着原则上“最后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那里。

这个想法可能获得2015年对森林古猿分析的支持,它们大约125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和欧洲。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家戴维·贝甘(David Begun)认为,森林古猿可能是大猩猩的早期近亲,而人类和黑猩猩的“最后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大约1000万年前。

贝甘表示:“‘最后共同祖先’生活在欧洲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他的观点没有直接证据,但他仍然支持“最后共同祖先”生活在非洲的想法。当然,也有许多研究人员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舒瓦茨认为,猩猩才是我们的姊妹物种,而不是黑猩猩。

舒瓦茨于上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这个想法,他说,人类学家们承认,分子学才是猿类家族树形状的最终仲裁者,而非解剖学。施瓦兹认为DNA是不可靠的证据,有很多解剖和行为学证据不该被忽略,它们可以证明人类和猩猩之间不简单的关系。比如,人类和猩猩的牙齿上都有一层厚厚的珐琅质,当处于发情期时,雌性猩猩(就像女性)不会向雄性展示等。舒瓦茨说:“除了人类,猩猩是我知道的唯一不发情的哺乳动物。”

显然,只有很少的研究者赞同舒瓦茨的观点。但即使把他的想法放在一边,显然“最后共同祖先”还没有达到普遍共识。的确,今天有些研究人员对“最后共同祖先”有了深思熟虑的考量,包括他们的外貌以及行为方式等。问题在于,其他研究者同样具有良好的推理模型,表明“最后共同祖先”在外观和行为方面完全不同。

这使得研究界感觉左右为难。原则上,“最后共同祖先”的化石可能成为最终论据,它们可能会在今年发现。但因为在“最后共同祖先”问题上存在太多分歧,研究人员对化石的解读也可能不同。奥尔莫西加说:“这是我们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发现‘最后共同祖先’时,我们是否能够认出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