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如题所述

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展,进入学龄前,这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人的很多基本能力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比如口语,基本动作,一些生活习惯,性也是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的。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和心理护理不容忽视。早期教育包括身体、智力、道德和审美方面。体育是早期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爬。

要完成这些任务,光照顾保健和营养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以掌握一定的技能,锻炼儿童的骨骼、肌肉和各种器官,提高其适应性和各种功能。智育:早期智育重要的不是传授高深的科学知识,而是注重开发儿童的智力,即开发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学前阶段的智力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弥补了,比如口语。如果一个人在学前班没有机会练习口语,即使成年后花费大量精力,也达不到正常的口语水平。

我们应该为孩子的智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发展做好准备,而不是把学几本算术作为孩子智力的标准。德育是指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人的品德形成有三个因素,即对品德、情感、行为的认识。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相对较低,很多抽象的原因无法理解。他们只能明白直接简单的是非标准,培养一些初步的行为习惯,比如礼貌、善良、诚实。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社会上很多事情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如果他们不主动进行教育,孩子自然会学到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

道德教育依赖于成人将教育内容,无微不至地渗透到孩子的整个生活中,仅靠说教和讲真话永远不会有效。美育是指对儿童的审美教育。生活中有很多让人觉得美好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些艺术形式就是这些美好内容提炼升华的结果。对孩子的审美教育,就是训练孩子有意识地去体验生活中的美,教会孩子初步的技能,从而表现出对美的感受,甚至做出一些创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5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而且应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并且可以注重孩子的自我调节,身体发育,这些都是比较关键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21-07-05
首先在教育的时候,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也要多表扬孩子,不要和别的孩子相对比,其次也要尊重孩子学习知识的速度,不要大声辱骂,不能体罚,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适可而止,而且也要有耐心,不要着急。
第3个回答  2021-07-05
抓住孩子的心理,同时也应该抓住孩子的意识,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力,等等。
第4个回答  2021-07-05
要锻炼这些儿童的思维逻辑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培养这些儿童的独立能力,要让他们有自我解决问题的实力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