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很有能力,为什么诸葛亮不信任他?

诸葛亮为什么不相信魏延?

第1个回答  2019-08-16
魏延。三国鼎立时间。蜀国将领。
我们要相信,三国许许多多是虚构的。
如,草窜借剑,说诸葛亮什么什么的通晓天问天象,实际,那个时节多雾有东南风多。
说说,魏延。
魏延,在群雄逐鹿期间,因为当时魏延是“自由人”,所以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给人印象不好,但刘备知道他一名全才,欲收留时,诸葛亮却劝刘备不收此人,说“此人终有一天会背叛主公”。 诸葛亮的担忧是建立在别人的流言基础上,与现在的“事实求是”不同。
魏延的性情:对于不看重他的主公,他会立刻离去,魏延始终想投靠曹操,但机会就是不出现。
眼看跟随自己的部将纷纷离去,魏延才不得以乱投靠。几经周折后,他终于能面见刘备,他想一心为刘备卖命,因为世上人都说刘备最厚道。刘备真正听从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才是掌握军事大权的人,亮使用未给魏延重要任务,两人的争斗从一魏延刚来就已经开始了。
平定西南孟获的战役中,魏延几次献计,均被做事保守的诸葛亮否决。 六出祁山,蜀国已基本无大将,魏延是军中资历最老的,但他说的话一点应有的威力都没有。诸葛亮把姜维作为自己的心腹,继续排挤魏延,魏延的计策一律被他看做是冒险的,不理智的,不妥当的。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过于“稳健”保守,才导致其最后的失败。 诸葛亮死后,魏延心存多年的积怨一下爆发,导致烧毁栈道,欲独自出山,征讨魏国。
却被早已部下陷阱的诸葛亮害死,马岱斩下其首。魏延落了个谋反的罪名,成为了千古罪人。
第2个回答  2019-08-16
撇开正史不谈,就以三国演义中而论,三国演义里的魏延是非常的勇猛,对用兵也有一定的能力,所以后来魏延在蜀汉政权中也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可见魏延在当时的地位和能力。

但是不管魏延的能力和地位多高,终究不能和关羽、张飞等人相提比伦的。所以诸葛亮后来也一直对魏延采取信任与不信任的心态之间。

魏延生性刚猛,在蜀汉政权中是居关羽、张飞等人之下的首席大将,在关羽、张飞等人去世后,魏延也就隐然成了蜀汉政权中最有能力的战将。

在三国演义中,虽然诸葛亮对魏延始终不放心,但也不想过早的杀了魏延,因为当时蜀汉人才凋零,诸葛亮虽然猜忌魏延,但也要用魏延的勇猛来冲锋陷阵。

同时诸葛亮知道,只要自己活着,魏延是不敢乱来的。但诸葛亮也知道,一旦自己不在人世,魏延就在也没有顾忌,为没人人能轻易地制住魏延。

当然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也相信,一旦诸葛亮去世,整个蜀汉政权又有谁是他的对手。

所以三国演义中,在诸葛亮临死的时候,要除去魏延,不然魏延就会危害蜀汉江山,最终勇猛的魏延被马岱所除去,这也是诸葛亮留下计策。
第3个回答  2019-08-16
那是三国演义的内容,其实历史上的魏延在蜀国还是比较受重用的。至少备受刘备的重视,命令其镇守汉中,要知道刘备最辉煌的时候也不过是两川之地,半个荆州,其中两川即东川汉中,西川为益州成都。刘备把汉中一地交给魏延镇守说明刘备对魏延还是非常信任的。

刘备死后,魏延多次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屡建功勋,诸葛亮也并未不重用魏延,如果非要说不重用,那就是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没有被采纳。
北伐中魏延多次提出分一支精兵给自己,走子午谷偷袭长安,这样便可以速战速决,取得成功。但是诸葛亮并未采纳,因而心生不满。诸葛亮死后,魏延因为和长史杨仪不和,互相争斗,最终被马岱所杀。
所以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其实都还是很重视魏延的,所谓的不重视也只是没有采纳他的计策而已。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虽然是以历史为背景撰写的小说,但是小说就是小说,不是正史。而且小说除了描述一定的历史之外,为了故事与人物的戏剧化,以及前后剧情的衔接,必须添油加醋增加一些不一定客观的事实。
第4个回答  2019-08-16
蜀国刘备是用人的高手,诸葛亮则恰恰相反,他作为领导,在用人这个问题上非常失败。
诸葛亮事必躬亲,喜欢把一切细节都安排好,甚至不给部下随机应变的机会,而是喜欢给一个锦囊,让部下在意外时拆开,这样用人的结果就是蜀国到后期后继无人,因为他们没有得到锻炼。
诸葛亮可以说是自恋、自大到了极点,不相信别人的脑子,不喜欢有主见的人,而魏延恰恰是个有脑子、有主见的人,这一点肯定不能为诸葛所容,所以诸葛一开始就不喜欢魏延。
魏延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具备领袖才能,而且在诸葛死后基本上是蜀国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人之一,诸葛亮当然知道他的能力和威望,又知道刘禅的水平,诸葛自己因为对刘备的承诺所以不会夺权篡位,但是他不知道魏延会怎么样,所以安全起见,还是除掉的好。
第5个回答  2019-08-16
魏延一直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魏延,此人原本乃是长沙太守韩玄部将,后因救黄忠斩杀了韩玄投靠刘备。但是刘备和诸葛亮同时见到魏延,两个人却是两个不同反应,诸葛亮一看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然;但是刘备一眼去看,却说此人有大将之材,加以重用日后必成大器。为什么魏延会有如此悲凉的下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早期行为带来的负面结果。要知道魏延此人可是当年跟随刘备入川作战的将领,不仅如此,他还救过老将黄忠的命。而恰恰是因为此次行动让诸葛亮认为此人十分不可靠,因为他为了救黄忠打开了原来驻守的长沙郡大门,并且杀了当时的长沙太守韩玄,随后让刘备以及诸葛亮入城。面对这个结果,刘氏集团一二号人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刘备对此很欣赏,认为自己正是在用人之际这样的大将加入,自然是一件非常的高兴的事。而诸葛亮至死都认为这个人并不可靠。

刘备
不仅如此,一向听从诸葛亮话的刘备,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拿下汉中郡之后,他力排众议提拔了这位将军,当了汉中太守,而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是因为他并没有这种因为当时的蜀汉三当家张菲。所以魏延也没有辜负这位蜀国第一人的信任,几十年来把汉中郡守的是铜墙铁壁一般,多次在战场上打败魏国将领。

魏延
可是随着刘备在永安城的去世,魏延的好日子似乎也到头了。诸葛亮主政期间,对于魏延的态度一直是以打压为主,临死之前更是安排马岱杀掉魏延。孔明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看出自己的秘书杨仪与魏延之间早有不和。为了避免此二人的矛盾,影响到蜀国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所以他深刻的明白,必须除掉魏延以解决这个隐患。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成功安排杀掉魏延,让蜀国又多活了几十年。

这个为蜀汉帝国操劳一生的老人,早就看出一件事情,魏延在自己死后必然会谋反。或者说他至少会把蜀国上下折腾一遍。因为以魏延的资历来说,跟随刘备入川或者创业的那一批将领以及人才都已经死的差不多了,蜀国上下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镇住他。而且魏延在军队中又有着极高的威信,稍有不慎就会给蜀国带来灭顶之灾,并且在前几次对魏战争之中,发生因病退兵的先例之时魏延就对孔明说,丞相可回国养病,我自己带兵作战,这已经就让孔明对她提高了警惕之心。而且而且蜀汉丞相死后,事情的发展也有果不出所料,当他离世之后,魏延便对当时的姜维说,他应该领兵继续与魏国作战,其他人带丞相的灵柩回国安葬即可,从此就能看出魏延的不臣之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