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演说家》张雪峰老师与马丁的言论?

如题所述

马丁有种非正统优秀者的自卑。

在成绩好就是优秀的最重要表征的中国教育文化里。总有一些学习不好最后还成了名的人。这种人普遍都有急切向别人展示自己优秀,得到别人认可的心态。“你们都说学习好才是优秀,如今我学习不好,我混的比你们还好”。但是,这种心态源自于年少不优秀,以致被人忽略的存在感缺失所产生的反作用。成名之后就饥渴的渴望把存在感找回来,好好让当年瞧不起我的人看看。这甚至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马丁后面用手指指人这种不礼貌的举动、急得咬牙切齿的态度都能说明这一点。


马丁的格局不高,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

张雪峰每一个论点每一条论据都在强调考研是大多数学生比较好的道路。他站的是普通齐齐哈尔大学的学生找工作的视角,是迷茫大学生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的视角。雪峰老师确实是切身为大学生来考虑问题的。而马丁时刻在以自己的视角在谈论问题。“我公司”“就是工作中才能磨练自己”。其实他只是在援引自己的个人经历来讨论问题。甚至言语之间还为自己学习不好却混的很好,我没读研究生但我是老板而十分自豪。但他似乎没有沉心考虑过,到底是他的公司不要985的学生,还是985的学生不屑来他的公司。马丁的一番话,更多的是在强调自己的个人存在感罢了。


笔者没有看过马丁的其他节目,只是看了张雪峰老师和马丁互怼视频之后,查百度发现马丁只是一个中青政的逃课学生。有感写下此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6
二者言论都有对的成分,但都不都对。前者夸大了研究生学历的威力,后者过度贬低了研究生学历的威力。所以要客观看待研究生学历,首先世界五百强偏爱它是事实,但并不是说有了它就一定能进世界五百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