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张雪峰在《演说家》的演讲?

如题所述

刚刚看了这段演讲以及后面马丁和张雪峰互怼。

总的来说,张雪峰没有把话说死,并没有说一定要考研,考研是唯一的路。他是在讲大概率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人脉,以及雄厚经济基础的本科毕业来说,考研是一次改变和提升的机会。

局座所说的马云乔布斯,是小概率。试问全世界有几个马云,乔布斯?而马丁说的话,根本就是为了怼而怼,而且还把自己的局限性和低涵养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毕业很久了,工作也很久了。张雪峰所说的现实深有感触。比如换专业。我学的是电子专业,后来发现确实不喜欢,也学不进去,于是就想换专业。结果在学校一问,正如张雪峰所讲,年级前几名才可以换。我当时就懵逼了。我都年级前几名了,证明我适合这个专业啊!我为什么要换?这个bug我就遇到了。我现在干的工作和电子专业八竿子打不着。

再比如招聘。我上的大学是西安的一所二本学校。找工作的时候只能去交大,西工大,西电这种大学的招聘会去找,因为好的公司确实就根本不来我们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在工作中锻炼,起步平台都不一样。

说到平台,另外还有两个现实。

中国的高考是相对公平。各省的招生分数相差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张雪峰为什么说河北,山东河南这些省份的考生压力很大的原因。也就是说,在211也好,985也好,有很多成绩比不过那些省份的学生在这些好大学中学习。四年后,平台带来的差距就会被拉开拉大。

这是学校的平台。还有城市。北上广这种中国超级城市,她所拥有的平台等级是绝对优于其他城市的。所以可想而知,如果你在北京的一所211,985上学,那么你接触的很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顶级导师,就算老师不是顶级的,但你有大把的机会去接触顶级。这在日后的工作上更是如此。

我干姐,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毕业,毕业后没考研,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实习,没背景,没后台,只能是个实习。后来去了北京,进了搜狐。但确实也是经人介绍进的搜狐。简历里面超多海归。但城市不一样,你的机会真的不一样。毕竟搜狐就是在北京。现在可能好多网媒都在一些省会城市建站了,但好多都是外包的。学校不一样,你的机会也真的不一样。

所以,张雪峰说齐齐哈尔大学不是在黑这所学校,而是现实。确实不会有世界500强企业去招人,不需要啊!北上广差不多就招够了。所以,你连500强的门都没敲到,还谈什么工作中锻炼?你在500强企业里有机会和顶级业内人士接触,你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这是锻炼。你去搬砖,这也是锻炼。但这两种锻炼环境,一年后,两者的工作薪资,眼界,思维就天差地别了。

所以,张雪峰说的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大概率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考研这条路去有机会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

可惜,这些嘉宾也好,马丁之流,说的都是什么我的企业不看重学历,什么我也是齐齐哈尔的我做在这儿云云,除了想跳出来显摆自己与众不同虚荣心以外,眼里哪有什么大概率广大学生啊?

单看马丁后来微博的回复,没什么问题。马丁的问题是偷换概念,答非所问。而且表现的特别没品和小人得志的既视感。

我不想否认,学历不能决定这个人优秀与否,毕业学校也不能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但你必须承认,在大概率的情下,低学历或者说非名校毕业的占主体构架的公司,确实是要比高学历和名校毕业占主体构架的公司发展要有局限性一些。举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我的同学,算是发小。大学在西安的西北政法大学学的法律英语,后来自己努力,最终去了剑桥深造,拿的博士学位。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后,在西安新东方学校做老师。剑桥毕业后,现在是一培训学校的总裁。学历,名校差异显而易见。

真心觉得,长时间混迹在娱乐节目里的这些所谓的牛人。除了工作与之相关外,无非就是赚些名头,目的不过就是名利都收点。

像张雪峰这些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和他们不太好交流。考虑的东西不一样。

但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下自己的一个看法!我赞成通过考研,或者名校来提升自己的就业门槛,这的确是一个选择,是一条捷径。但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是非常不满的。和工作严重脱节。学生很难学到真本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令我比较感慨的是,现场的8名嘉宾中,最终没按红灯的只有2个:

刘媛媛:北大法律系研究生,《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冠军,贫苦出身靠学历改变命运的她,知道学历的重要;

MC天佑:本科没上过的直播红人,因为他没学历吃过很多苦,所以他也知道学历的重要性;

可能这两位童年吃过大苦的人,对学历改变命运的观点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吧。

其他嘉宾我不认识,于是查了下马丁老师的履历,确实励志。法律系出身的他,虽然没有本播音主持专业的高学历,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以及对主持行业的热爱,照样在主持界取得了一席之地。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他是马云型的成功者,虽然没有学历,但通过努力也能能成功。这一点张雪峰老师也没有否认,但说到底还是概率的问题。

我认为马丁老师的这个观点(本科生毕业后先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也没有问题,这种立场没有对错,我相信他也是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他的固执偏见和对他人的不尊重,实在让我对他没啥好感。例如在花絮中,鲁豫问张雪峰是否真的相信考研改变命运。张雪峰老师神色凝重的回应了三次“我相信”。

第2个回答  2018-01-06

必须要为张雪峰老师点个赞!

这既是对老乡的支持,也是对他负责任的态度的支持。

作为一个从齐齐哈尔这么一个N线城市出来的人,我和他感同身受。。。

我的老家齐齐哈尔,名义上的黑龙江第二大城市,哈尔滨之前的省会。从我出生起就一直在走向衰落,几乎从来没有享受过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

在这个以老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如果不走出,大多数的大学生(比如齐大)毕业后基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通过家里的渠道,在父母所在的工作单位里某一份稳定的职位一直到老。要么通过考公务员,在政府里某一份稳定的职位一直到老。

而无论这两个的哪一个,工资可能都只有2000不到。虽然这个工资,在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在有父母支持的情况下,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

但说白了,几乎就是一个混吃等死慢性死亡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正发生在我老家所有跟我差不多大的亲戚身上。。。

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是张雪峰老师所说的考研更有可能改变命运,还是马丁说的职场锻炼更能改变命运呢?

别逗了,在齐齐哈尔,根本就没有职场这个东西啊!别说世界500强了,稍微好一点的企业都不会去齐大招聘的啊!

第3个回答  2018-03-21
说白了,平台不一样,机会就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