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分几个步骤制作而成

如题所述

第一步:炒黄丹
将黄丹置于清洁的铁锅或铜锅内,用文火炒至丹中水气散尽,且变得松散即可。炒制过程中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则膏药偏嫩,炒过头则膏药偏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需担心,取出后冷凉,会自然恢复原色。
第二步:炼油
将不含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用武火煮至翻花,再改用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接向上升,过一段时间后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此时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即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我习惯用黑芝麻油,若油中掺碱,不仅会溢锅,而且膏药不易粘贴。
第三步:火上下丹
继续用微火熬油,将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停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可能导致膏药起火而毁。个人体会是,火上下丹比离火下丹更容易去除丹中的毒性,膏药不痒。
第四步:加入药面
离火待油稍凉后,缓缓加入药面。急用木棍搅拌,待油平后,再加入贵细药面。注意,热油加凉药面,会有溢起现象,勿需害怕。需逐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否则一锅膏药可能溢出而废。
第五步:摊膏药
急将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即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第六步:贴膏药
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