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为什么汉人管满人叫鞑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8
1. 在16世纪后期,后金崛起并与蒙古贵族联姻,这使得“鞑子”成为了汉族人民对满清统治者的一种蔑称。
2. “鞑虏”是“鞑子”的贬义词,它更多地带有憎恨的情绪。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 “鞑虏”、“鞑子”和“鞑靼”通常指的是塔塔儿人,他们是西伯利亚南部的游牧民族,后来与蒙古民族融合并参与了成吉思汗的西征。
4. 在清朝末期,“鞑虏”一词专指清朝的统治者。清末的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民国成立后,这一口号被“五族共和”所取代。
5. 在蒙古民族兴起之前,“鞑靼”是蒙古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称。塔塔儿人是大兴安岭西部的游牧民族,后来西迁至欧亚民族大迁徙时所到达的地方。
6. 蒙古人继承了“鞑靼”这个名称。在蒙古西侵时,俄罗斯的王公们仍然称他们为鞑靼人,而非蒙古人。
7. 鞑靼草原是南俄的一片草原,其名称来源于该地区的主体民族——鞑靼人。
8. 鞑靼人最初是明朝时期对蒙古人的称呼。由于历史上的仇恨、经济、文化心理优越感以及政治军事斗争中的宣传需要,鞑靼人逐渐被称为蔑称“鞑子”。
9. 尽管后来蒙古内部的瓦剌势力超过了鞑靼,明朝的主要对手变成了瓦剌人,但“鞑子”这个称呼并未改变。
10. 随着东北地区女真人的兴起,鞑子的称呼也扩展到了女真人身上。为了区分蒙古人和女真人,汉族人有时会称女真人为辽东鞑子。
11. 女真族改名为满族后,对女真人的蔑称也随之改为“满州鞑子”。
12. “鞑虏”是“鞑子”的文言文称呼,两者没有实质区别。
13. 从明代开始,汉族人将经常侵扰边境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统一称为“鞑子”,这一称呼主要指的是蒙古人和女真人(即满族人)。
14. 这样的称呼反映了明代和明之前中华文明的领先地位和由此产生的自傲与鄙夷。
15. 华夷之辨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一部分,强调保卫文明,抵抗野蛮的侵略,防止社会倒退和文明破坏。
16. 即便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华夷之辨的思想仍然被认为是先进的,不容质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