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综合征为什么会容易误诊为神经源性膀胱?

如题所述

正常膀胱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的运动与感觉成分相互协调。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圄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对患者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呢?怎么治疗呢?在了解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膀胱具备什么功能?


膀胱具备储尿和排尿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肾脏分泌尿液以后会经过输尿管,最后集中到膀胱。 膀胱先把这些尿储存起来,膀胱存储尿液到一定程度,就会向人体发出指令,再把储存好的尿液排出去。这是两个过程,一个是储尿的过程,一个是排尿的过程。如果神经系统出现障碍,症状也会随之而来。

一、储尿障碍:正常情况下,人体膀胱里有一定的尿,但没有到一个合适的排尿时间或是地点,我们可以不排尿,也就是能憋住尿液。但如果是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就无法很好的储存尿液,有了尿以后不能等,马上要去排,这是储尿的功能下降。常表现病人压力性尿失禁,在遭遇打喷嚏或者腰背用力导致下尿路受到压力刺激时,会不自控地尿失禁、无法憋尿还会出现漏尿、溢尿等情况。


二、排尿障碍:病人在排尿的过程中,尿不能排净,病人出现排一会儿停一会儿,病人想排,但要等一会才能排出来。这种情况属于间断排尿或排尿踌躇。常表现为尿潴留,尿液在膀胱中无法顺利排出,膀胱收缩力不够,括约肌的支配能力跟不上后,想尿却尿不出,排尿困难,严重的病人甚至会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引发肾积水甚至是肾衰竭而出现严重后果!


由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导致储尿和排尿这两个过程的任何障碍,都可以叫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伴有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如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困难,肢体反射异常,会阴区感觉减退或丧失,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丧失,甚至严重可能出现肢体瘫痪。

当马尾综合征病人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严重尿潴留、小便不通畅、生殖器感觉异常难受等病症,极大可能是合并了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主要展现的也就是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表现。而膀胱作为下尿路的重要器官,出现病变后会伴有储尿和排尿的功能性障碍。


随着神经源性膀胱越发的常见,疾病带来严重的危害性,损害了很多的病人朋友,也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所以对于马尾综合征病人合并出的神经源性膀胱来说,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护肾脏功能,防止肾脏损害。其次是改善排尿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另外康复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西医治疗】

一、间歇导尿

膀胱间歇性充盈与排空,有助于膀胱反射的恢复,间歇导尿是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其适应证是逼尿肌活动性低下或收缩力减弱的患者、或逼尿肌过度活动被控制后存在排空障碍的患者。

若长期使用间歇性尿管会造成排尿反射障碍,也就是拔了导尿管后不能排尿,不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加速膀胱纤维化进程。同时对外出行动非常不方便,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和发炎。


二、留置导尿

对于原发神经系统疾病的急性期,短期留置导尿是安全的,但不建议患者长期留置导尿。因为实际操作这种引流尿液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之处,它具有侵入性,容易感染尿道,同时留置导尿技术会给病人带来不适,生活质量下降,伤口愈合时间变长,甚至长期留置导尿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病人的痛苦会加倍甚至会危害到生命安全。


三、集尿器

该方法适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已经接受尿道外括约肌切断术的男性患者。其不适用于过度肥胖、阴茎萎缩或回缩的患者。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患者在治疗后需定期随访。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马尾神经损伤的二便功能障碍问题,主要是修复括约肌的能力,括约肌是肛门、尿道口、幽门等处的环形肌肉。括约肌控制肛门、尿道口、幽门的收缩和舒张。括约肌影响患者的膀胱收缩力、肠胃蠕动和男性性功能问题。

服用中药从身体内部调理,首先促进膀胱的收缩力,在可以自排的情况下,建议患者经常喝水,增加尿量,这样膀胱会长期处在一个充盈的状态,增加收缩起伏的频率,收缩力会逐步得到好转,这样排便排尿的控制力就会增强,二便困难就会渐渐得到好转,部分男性的性功能问题会随着二便的好转而好转。


在这之前还需要注意肠胃的蠕动情况,因为排便不畅,患者的消化功能减退,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日常锻炼身体不便,肠道更是蠕动慢。服用生 经益气 汤可以消除肠胃堆积的垃圾,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在促进肠胃蠕动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大肠的水分,增加了肠容积,软化了大便的同时,还缓解了腹胀、便秘的问题,膀胱收缩力、肠胃蠕动和肛门收缩力上来之后,括约肌的支配能力渐渐提升,二便功能障碍会逐渐好转,性功能问题也会得到好转。

中医药方面有很多药材对二便障碍都有着很好的医疗效果,例如马钱子有兴奋膀胱,增加膀胱收缩力的作用。人参、鹿茸、麝香等能促进神经修复。蝼蛄、蟋蟀通过神经反射,以及直接作用于促进膀胱收缩排尿。仙灵脾、补骨脂能调整内分泌,改善代谢,对膀胱的恢复大有好处。中医是治本的,不仅能促进膀胱收缩,还能协调膀胱颈部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对于尿失禁同时有益,一个方子就可能既治疗排尿困难又治疗尿失禁,这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1
当马尾综合征病人开始出现尿急、尿频、尿失禁、严重尿潴留、小便不通畅、生殖器感觉异常难受等病症,极大可能是合并了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主要展现的也就是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表现。而膀胱作为下尿路的重要器官,出现病变后会伴有储尿和排尿的功能性障碍的。
那到底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呢?简单可以理解为人体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后,出现一系列膀胱功能障碍,通常马尾神经损伤的病人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神经源性膀胱通常有32%的几率会出现尿路感染,所以在诊病上有绝大数病人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导致疾病没有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从而发展成更复杂的情况。
神经源性膀胱也属于马尾综合征典型的一个并发症,对病人的危害同样是比较大的。比如我们马尾神经受损后,导致膀胱尿道功能改变,这样就会出现两种下尿路功能障碍
1.一种病人是储尿障碍,常表现病人压力性尿失禁,在遭遇打喷嚏或者腰背用力导致下尿路受到压力刺激时,会不自控的尿失禁、无法憋尿还会出现漏尿、遗尿等情况。
2.另一种病人属于排尿障碍,常表现为尿潴留,尿液在膀胱中无法顺利排出,膀胱收缩力不够,括约肌的支配能力跟不上后,想尿却尿不出,排尿困难,严重的病人甚至会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引发肾积水甚至是肾衰竭而出现严重后果!
随着神经源性膀胱越发的常见,疾病带来严重的危害性,损害了很多的病人朋友,也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所以对于马尾综合征病人合并出的神经源性膀胱来说,康复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护理的工作能够帮助病人在疾病治疗上排除很多其他的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所以不管是病人也好,家属也好都应该注意,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护理措施。
发病期间病人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多注意,应该远离一些忌口禁忌。在睡前应该控制牛奶及水的摄入量,夜间不建议喝茶或者咖啡。发病期间可以多喝温热的开水,另外姜属于温热的食物,可以起到驱寒、暖胃、增进食欲的作用,有利于本病的治疗恢复。尽量不要使用鱼类食物,过度食用鱼类食物容易导致病人的胆固醇升高,不利于病情恢复,更是不能食用辛辣以及刺激性严重的食物。病发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多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对于病人出现神经源性膀胱的问题,在治疗上中医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中医药对于这种问题有着更强的针对性作用,中医药不仅能促进膀胱的收缩能力,还能协调膀胱颈部和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所以在对于神经源性膀胱上,一个方子就可以既治疗排尿困难又治疗尿失禁。这也是中医药的奥妙之处。
中医药在解决二便问题上主要采用辨证施治,随症变方的方法,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方组治疗。例如马钱子可以起到兴奋膀胱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膀胱的收缩力;人参、鹿茸等药材可以促进神经因子的再生,为会阴区括约肌创造更好的恢复条件;蟋蟀可以通过神经反射,直接促进膀胱的收缩排尿;仙灵脾、补骨脂又能调整内分泌改善代谢,对膀胱恢复大有帮助。中药可以根据症状表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配伍搭配而成的纯中药口服汤剂。不掺杂多余物质,为达到疗效,中医讲究因症施宜,随症加减,灵活辩证马尾综合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