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清末新政

如题所述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教育改革、改革官制、考订法律和筹蒙改制。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主要内容是:一、改革官制。1901年,应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
  二、改革经济。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兴办企业,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兴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民族危难的刺激下,逐渐走向朝廷的对立面,成为清朝统治者所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
  四、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清廷的军事改革,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进程,但新军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许多新军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鼓动下,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五、改革法律。光绪二十八年起,清廷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
  新政既没有起到加强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如果说当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掀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上层中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么以《辛丑条约》的巨大屈辱和沉重赔款负担为背景,相同内容的重演已经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了。赔款、练兵、新政所需的巨额“筹款”,足以抵消任何新政带来的些许希望。慈禧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依靠其支持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名词解释:
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所以,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1859),洪仁玕制定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献,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3.洋务运动
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4.总理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5.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6.清末新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