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等5个方面。

1、价值导向

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建良好教育生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宣传报道。

2、组织领导

应健全领导机制,强化考核督导。加强县(市、区)教育部门领导班子和校长队伍建设,选配政治素质过硬、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育规律、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干部担任县级教育部门书记、主任等。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

3、教学条件

保障足够学位,保障教学设施,保障教育经费。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配齐配足教学实验设施设备,配备团队活动、心理辅导、卫生保健等必要场所。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保障。

4、教师队伍

保障教师编制配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落实教师地位待遇。依照标准足额核定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按国家规定课程配足配齐所有学科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依法保障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5、均衡发展

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全控辍保学机制、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21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三者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内在统一,构成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等五个方面重点内容。
价值导向:主要考察地方党委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履行举办义务教育职责,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组织领导:主要评价地方党委政府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情况,包括制定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资源配置和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
教学条件:主要考察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等情况,包括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教育资源等。
教师队伍:评价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包括教师的学历、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方面。
均衡发展:主要评价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学质量均衡提高等情况。
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五个方面重点内容。
办学方向:主要考察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制定并实施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规划等情况。
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包括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
教师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包括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教学研究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学校管理:评价学校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效能,包括学校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管理队伍、校园安全与治理等方面。
学生发展:考察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涵盖多个方面内容,从不同角度关注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些评价内容相互衔接、内在统一,构成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