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班上有一些学困生,他们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和特殊教育措施进行补救。 一、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 通过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再结合大量的事例,发现学困生在学习形成因素上主要与学习兴趣、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关。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学习的兴趣、有畏难情绪。 从我平时对学困生的观察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对语文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低,有些学困生,如果老师在堂上展示一些图片或播放一些音乐,可能会暂时吸引他们注意力,但是一旦转入文段的阅读与感悟,他就立刻失去了兴趣,一遇到困难,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2、基础知识没学好 由于学困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积累的基础知识少之又少,学困生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拼音学不好,识字就差,词语积累就少,写话就成问题了,更谈不上阅读理解了。连锁反应,恶性循环。形成学困生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3、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学困生跟不上的又一重要因素。有的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堂上要么讲话,小动作不断,要么走神发呆,不听课,老师讲课好像与他无关,一副事不关己的状态,每到提问,一问三不知;读书不想开口,老师注视他,读两句,不看他不读;课后作业书写马虎,应付了事;不会一概不闻不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就更不要奢望了。总之,学困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学困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困生预习的习惯。 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大概情况, 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特别是学困生,原有的基础较差,让他们学新内容会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从而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其实,预习能很好地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我发现;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比一味地听老师讲课要感兴趣得多。效果自然也好得多。 2、培养学困生聆听的习惯。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离不开听、说、读、写。而听是前提,只有愿意听,善于听,才可以说、读、写。而上课走神,听不进去,往往又是学困生的通病,所以,要转化学困生,我认为首要是让他们愿意听、学会听,聆听是堂上最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困生很难集中精神,所以我会用语言去鼓励他们:堂上请同学读课文时,要求把读错或读不好的地方用铅笔点起来,然后汇报,看谁听得最认真。找别人的错处,学困生既容易做到,又尝到成功的喜悦,尽管他们也不一定读得准,无论他们汇报得怎样,我都会表扬没听得很认真,在纠正的过程中,他们也记住了。最重要的是他们认真听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了。为了让他们继续听下去,我给予他们最多的关注,我会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断地反复提醒他们去听,我还会用积分的办法,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一次积一分,一个月统计一次,给予奖励。采用多种手段,激起学困生聆听的欲望。 3、培养学困生读的习惯。 读帮助识记,读有利于积累,读培养语感,读让学困生不易走神学困生往往懒于开口,齐读时,读着读着就停了,或者只动动嘴,精神不知跑哪去了,滥竽充数。所以堂上要尽量少一点齐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大声自由朗读、开火车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读的形式丰富多样,既走出了沉闷,有迫使学困生参与其中,减少他们走神的机会。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 总之,在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作为教师,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一定会让学困生不断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