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艺术体操项目,谈谈如何通过心理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如题所述

摘 要:本文从心理训练在艺术体操运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出发,总结分析了心理训练的要素,研究形成运动员调控自我心理状态的指导方法,对于当前艺术体操运动的人才培养工作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体操;心理训练;教练员;运动员;手段;方法
  艺术体操作为一个运动竞赛项目,它不仅具有艺术表演的性质,同时有着动作难度要求,有竞争对手。随着我国艺术体操事业的发展进步,心理训练日益受到重视,它已成为培养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1 心理训练是艺术体操运动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
  1.1 心理训练与技术、身体、战术训练相辅相成
  技术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完成器械动作的成功率和舞蹈训练水平,提高身体动作的技术,确保完成比赛成套动作技术的成功率,使运动员具有相应的机能潜力;身体训练是培养和保持高水平的运动素质,即柔韧、速度、力量、耐力、速度力量、协调能力等;战术训练是根据对手的实力,在全套动作中有效地分配难度、基础和特定要求的动作。然而,在比赛的条件下,运动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体现高水平的运动素质和战术变化,如果运动员不具备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结果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心理训练和技术、身体、战术训练一样,是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的任务之一,并且相辅相成。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善于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需要通过持之以恒地长期训练才可达到。在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诸多因素中,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不逊于身体、技术和战术训练。事实上,在艺术体操比赛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往往会大于身体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因此,重视有效的心理训练,把它提升到艺术体操运动日常训练的日程上来,赋予它一个重要位置,无疑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创造高水平动作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1.2 心理训练是提高动作表现的保证
  艺术体操以身体自然动作和自我表现为基础,强调身体动作的优美性和身体姿态的正确性,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形成节奏感和表现力以及造型优美的韵律动作。因此,身体基本动作训练是提高艺术体操动作表现力的重要环节。然而,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优美的姿态,协调性和节奏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达到优美、舒展、协调等要求,这些提高动作表现力的各项因素,都是和运动员的心理情况和条件紧密相关。良好的心理状况,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完美协调地完成所有动作,并且达到最大的运动幅度,使每一个动作的表现力能够得到更好地展现,始终能够体现一种积极向上、活泼愉快的精神面貌,使身体动作与精神境界完美结合,促使身体动作的表现力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心理训练在艺术体操的全面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 心理训练应当贯穿于艺术体操运动人才培养过程
  2.1 用语言和行为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情绪
  正是因为心理训练对于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性,所以毫无疑问,它要始终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教练员合理、适时地运用良好语言和行为的刺激,会激发起运动员的积极情绪,从而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艺术体操训练是在教练员主导下,通过运动员的积极思维,并与身体练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的。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对于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尤其重要。因此,教练员在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为运动员建立起如何完美表现的感性认识,给运动员以良好的感官刺激,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愿望。同时,教练员要以生动的语言启发运动员大脑中积极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动作通过身体运动把感性和思维有韵律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动作具有表现活力。
  2.2 用心理启发帮助运动员学习运动技能
  在艺术体操训练中,对运动员的心理启发是提高动作表现力的重要方法,每一个训练环节都应该加以注意和贯彻。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以及通过观看录像、图片、图示等,能够让运动员通过观察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的具体操作技能,一定程度上获得这种技能的行为蓝图,然后进一步地实际训练,找到比较生动的动作印象和运动感觉,由模糊至清晰地印记在大脑里,进而利用运动表象,学习到比较复杂的运动技能。
  2.3 用积极的态度树立运动员的自信心
  影响艺术体操运动员比赛临场表现的因素中,自信心可排在最前列。除了运动员的自我评价之外,教练员的评价与态度,会增进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是形成运动员自信心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因此,教练员积极生动的语言,可以维持和提高运动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将极大地影响他们技能水平的发挥和表现。所谓积极的语言,指的是尽可能多的以表扬形式给运动员以积极的反馈,向运动员表达满意和接受的关怀情感;批评时尤其忌讳使用讥讽性语言,应该让运动员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同时依然感到被教练员所喜欢和接受。
  3 树立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心理训练的关键
  3.1 运动员自信心的基本概念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培养和改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日常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的自信心都会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它来源于成败经验、替代经验、劝导和社会舆论以及情绪生理状态。无论是在训练或者比赛中,自信心都是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完成和表现动作的保证。如何树立和保护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值得艺术体操教练员思考和重视的一大课题。
  3.2 自信心使运动员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最初的训练开始,教练员就应当细致地研究每个运动员的性格特点,注意消除运动员自卑、羞怯等不利于艺术体操训练的心理因素。众所周知,几乎每个人都会具有自卑的情绪,或者都有过类似自卑的心理体验,它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运动员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激发运动员达到理想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初练的新运动员在消极心理方面容易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害怕自己的动作不够漂亮,反而使得动作幅度、优美性和表现力受到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运动员,教练员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好运动员的自尊心,使他们逐步建立和充满自信,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这是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能得到完美发挥和体现的前提。
  4 艺术体操运动心理训练的指导方法
  4.1 培养运动员承受紧张训练的良好动机和态度
  要使运动员对艺术体操运动的训练怀着良好的动机和态度,培养运动员的承受能力。从运动员参加运动的动机而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需求:满足刺激和兴奋需要的乐趣;满足归属他人或集体的与人交往的需求;满足自己在社会中有价值的展示才能的需要。因此,教练员在分析了解运动员需求特点的情况下,必须解决它们与紧张训练之间的矛盾关系,采取有效的训练对策。其一,细心维护运动员的乐趣。运动难度要适合于运动员的能力,循序渐进,提出力所能及的目标,有意识地为运动员取得训练成绩提供条件,造成运动员的成功体验。其二,重视运动员的参与感。根据个人条件逐渐分派能够让其发挥和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使运动员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享受,培养磨练运动员的承受能力。其三,强化集体荣誉色彩。满足运动员被教练员和团队集体所接受的需要,鼓励运动员相互帮助和相互信赖,学会共同享受成功与进步,共同面对困难与挫折。其四,了解运动员的价值需求,培养运动员积极的自我观念,保护运动员展示才能和被人们承认的愿望,正确地判断自己的个人价值。
  4.2 塑造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
  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自信心。自信心过低或者过高都属于错误的自信心,直接影响运动员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影响对错误和失利的纠正,以至破坏运动员实现目标的方向,甚至挫伤运动员的人生意志。因此,不断调整任务,并且提出对运动员主客观都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复杂条件下训练运动员承受失败的能力和体会到达成功的努力过程,使运动员积极地思维,积极地对待暂时的错误与失利,采取积极的心理效应,学会改正错误以达到获取最好成绩的长期目标。
  作为教练员,要与运动员谈心、解释和说服,并用优秀运动员的实例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帮助运动员明确自信心的根本来源并不是胜利,而是作为竞争者的能力。从而使得运动员具备自我分析和自我要求的自制力,不断增加责任心,承担义务,在目的性、顽强性、勇敢性、坚决性、忍耐性、独立性、主动性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建立起健康的自我价值观。
  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在训练中为运动员设置和调整具有挑战性的短期目标,用技术完成目标来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减少训练的枯燥感,消除焦虑心理,增强运动员稳定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依照设置的客观目标,可以同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这个体系并非是以取胜作为运动员自我价值评价的唯一尺度,而是以技术完成目标的成功作为标准。通过对目标达成的奖励,促动运动员去追求下一个目标,激励最大动机的目标难度。为运动员营造了更多的成就和奖励机会,同时也是在为运动员制造了更多遭遇挫折的条件,这样能够帮助运动员认识失败的暂时性和普遍性,逐渐具备从失败中复原的能力,其实也就是科学地确立运动员的自信心,夯实运动员健康的心理基础以及优良的品质。
  4.3 使运动员掌握自我心理状态调节的要素
  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的成绩最终是要在赛场上进行体现。运动竞赛的公开性、激烈性和戏剧性,是对运动员身体和心理准备的检验,是对运动员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与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心理调节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经过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才能达到。所以,把运动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贯穿在日常训练中,无疑会对比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方面,通过心理技能训练,使运动员能够充分把握和运用表象、心理能量控制、应激控制、集中注意力、目标确定等技能。其一,利用运动员重现自己的最佳动作表现和获得成功的情景念动训练,体验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对于高难度艺术体操动作的发挥是一种积极的意念。其二,心理能量和应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比赛的表现。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动作难免缺乏生机与激情,而当心理能量过高时,又会产生焦虑,导致心理偏离。只有当运动员把心理能量控制在既高又无应激的最佳区域时,运动员才可能处在既兴奋而又无紧张的流畅状态,动作才可能高水平地发挥和完成。因此,教练员要训练和诱导运动员把握能量控制能力。其三,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训练和比赛。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正确地认识胜负,设置与其运动水平相接近的目标,都可以为运动员找到最佳能量区并控制好心理能量。
  另一方面,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受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做好赛前工作。做到让所有运动员提前了解比赛的日程及具体时间,准备好比赛器材,熟悉比赛场地。积极谈话,多讨论比赛程序,少谈或不谈比赛结果,最大程度减轻运动员的顾虑,减少运动员所处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此外,临场运用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呼吸调节法,都是降低压力,实现运动员自我心理状态调节与控制的好方法。
  5 小 结
  艺术体操的运动技能是要通过无数次的训练和比赛,才能达到动作与形象完美结合的境界。同样,艺术体操的心理调节与控制技能,也是要经过长期、系统地训练,针对艺术体操运动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形成心理调节的对策与方法,从而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个性与习惯。只有把心理训练贯穿到整个艺术体操运动的训练活动之中,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运动员具有积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调控能力,才可能在比赛中发挥其效应,使运动员始终保持健康活泼的心理状态,以饱满昂然的精神面貌去达到艺术体操运动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樱 . 对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的研究 [ 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1):58-62.
  [2] 顾倩 . 艺术体操运动员比赛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调控方法 [ J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3):62-64.
  [3] 黄继珍 . 艺术体操运动员心理训练初探[ J ]. 体育学刊,1999(4):32-33.
  [4] 和睿 . 浅析艺术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 J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207-20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